DB11/T 692-2019 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DB11/T 692-2019 DB11/T 692-2019 Engineering Code for Integrated Planning of Pipelines 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9年12月
-
201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4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T692—2019
备案号:
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CodeforEngineeringPipelineComprehensivePlanningofHistoric
ConservationArea
2019-10-12发布2020-04-01实施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地方标准
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CodeforEngineeringPipelineComprehensivePlanningof
HistoricConservationArea
DB11/T692-2019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0年04月01日
2019北京
前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实施,按照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规划标
准化工作规划》和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7年北京市地方标
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发[2017]2号)的要求,编制组在充分调
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科研成果以及广泛征求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意
见的基础上,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DB11/T692-2009)
的修订工作。
本规范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管
线地下敷设;5.管线安全技术措施。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增加术语:风貌、信息管道、缆线管廊、线缆保护管;修改原术语“北
京旧城区”为“北京老城”;修改原术语“综合管廊”定义。
2.基本规定中增加管线沿墙敷设,明设管线附属设施和设备的隐蔽化设计,
提高管道和设备的标准等级和耐久性,加强管线保护,应用低影响开发、缆线
管廊等方面的规定;
3.增加限制10kV以上电缆敷设,雨水、污水管道敷设等规定。修订直埋
敷设中工程管线排列次序、覆土深度、部分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增加
给水、燃气管道与热力管线交叉的规定;
4.修订了综合管廊敷设一节的相关内容,增加浅埋沟道及组合排管缆线管
廊的规定;
5.修订雨污水管道、燃气管道及阀门、热力管线、信息管道、明设通信设
施的规定。
本规范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归口管理,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
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
容的解释(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邮政编码:100082;
E-MAIL:songwb@/duying@)。
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
室,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电话:68021694,邮箱:bjbb3000@163.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北京市路灯管理中心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宋文波、杜颖、李慧颖、马东玲、陈蓬勃、刘琳燕、
张晓昕、苏云龙、周楠森、刘荣华、徐新华、卢悦、
王铜、尹荣、李浩、侯良洁、温健、刘斌、
吴奇兵、贺建、廖正昕、石闻、肖建华、宋四海、
王凯、刘大爽、周开锋、崔苗苗、王妍、于国朝、
张坤、薛长江、刘义卓、刘艳梅、胡劲秀、宋盛华、
白丽萍、梁雪莲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郄燕秋、王耀文、王增义、杨炯、董乐意、赵宇、
李为民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管线地下敷设..................................................5
4.1一般规定....................................................5
4.2直埋、保护管及缆线管廊敷设..................................6
4.3综合管廊敷设................................................9
5管线安全技术措施.............................................11
5.1一般规定....................................................11
5.2给水工程....................................................11
5.3雨水、污水工程..............................................11
5.4燃气工程....................................................12
5.5热力工程....................................................13
5.6电力、路灯工程..............................................13
5.7信息工程....................................................14
本规范用词说明..................................................15
引用标准名录....................................................16
附:条文说明....................................................17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3
4.Undergroundpipelinelaying...............................................................................5
4.1Generalrequirements.......................................................................................5
4.2Directburying,ductingandcabletrenching......................................................6
4.3Utilitytunnellaying.........................................................................................9
5.Technicalmeasuresforpipingsafety...............................................................10
5.1Generalrequirements.....................................................................................10
5.2Technicalmeasuresforwater-supplyengineering..........................................10
5.3Technicalmeasuresforstormandsewageengineering...................................10
5.4Technicalmeasuresforgasengineering.........................................................11
5.5Technicalmeasuresforheatingengineering...................................................12
5.6Technicalmeasuresforelectricpowerandstreetlightingengineering............12
5.7Technicalmeasuresforinformationengineering............................................13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16
Listofquotedstandards.......................................................................................17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8
1总则
1.0.1为完善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满足工程管线实施要求,保
障工程管线安全,规范狭窄道路内的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及北京老城内其他地区宽度不大于10m
的道路内新建、改建及扩建各种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历史文化街区市政基础设施专业规划相协调,与历史
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设计同步进行,实现对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历史环境要素
的综合保护。
1.0.4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
国家、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历史文化街区historicconservationarea
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的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
定规模的区域。
2.0.2工程管线engineeringpipeline
各种市政专业管线,包括给水、雨水、污水(含合流)、燃气、热力、电
力(含路灯)、信息等。
2.0.3北京老城Beijingoldcity
明清时期北京城护城河及其遗址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的区域。
2.0.4狭窄道路narrowroad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及老城地区宽度不大于10m的道路、胡同。
2.0.5管线综合规划pipelinecomprehensiveplanning
根据各类管线的不同特性和设置要求,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道路范围内的
敷设方式、平面位置和竖向高程,综合协调各种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城市其它
各项工程之间的位置关系。
2.0.6风貌townscape
反映街区历史文化特征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整体面貌和景观。
2.0.7信息管道informationpipeline
用于敷设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线缆的一种通道,由管道、人(手)孔和
建筑物引入管等组成。
2.0.8综合管廊utility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2.0.9缆线管廊cabletrench
采用浅埋沟道或组合排管方式建设,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信息线缆的管
廊。
2.0.10线缆保护管cableducts,cableconduits
用于保护线缆和在线缆发生故障后便于将线缆拉出更换的管道,有单管
和排管等结构形式。
2
3基本规定
3.0.1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协调各工程管线布局;确定工程管线的
敷设方式;确定工程管线敷设的排列顺序和位置;确定相邻工程管线的水平间
距、交叉工程管线的垂直间距;确定地下敷设的工程管线控制高程和覆土深度
等。
3.0.2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相一致,实现保护传统风貌、
改善市政设施和防灾设施条件、保持街区活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
的目标。
3.0.3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应保证文物、现有保留建筑和保留管线的安全,
按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统筹安排,做到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同步设计和施工。
3.0.4工程管线的布置,应充分利用规划保留道路,并结合道路网布局,优化
各专业管线设置,满足供给需求。
3.0.5工程管线宜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当条件限制,需要架空或沿墙敷设时,
应采取装饰、美化措施,减少对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影响。
3.0.6明设的各种管线附属设施和设备,宜采取隐蔽化设计,并在形式、色彩、
材料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相协调。
3.0.7应采用高标准管材和设备,提高施工和安装质量标准,运用智能监控等
信息技术,加强管线保护措施,满足管线设计使用年限要求,保障工程管线安
全,降低故障频次。
3.0.8应因地制宜确定排水体制、供暖方式、海绵城市、综合管廊或缆线管廊
的建设内容。
1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区域,应采取提高截流倍数、调蓄和处理相结合
等措施。
2以采用清洁能源为原则,结合城市热力、天然气和电力网服务范围,同
时兼顾经济性和适用性、道路条件等因素确供暖方式。
3可通过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调蓄池和透水路面等控制降雨期间的水
量和水质,加强雨水收集与利用。
4应以规划为指导,结合地下空间开发、老城改造、道路改造、主要地下
管线改造、架空线入地等同步建设综合管廊或缆线管廊。
3
3.0.9应按照统建共享的原则建设信息管道。
3.0.10不宜布置非本区使用的工程管线。
3.0.11狭窄路段宜避免设置管线附属设施。
3.0.12宜采用新型及小型化市政站点设施,并宜布置在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地带。
3.0.13应配置小型、适用的消防设施、装备和器材;不符合消防车通道和消防
给水要求的道路和胡同,应设置水池、水缸、沙池、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和器材。
4
4管线地下敷设
4.1一般规定
4.1.1管线设置的种类应根据需求及道路宽度、管线规模等因素综合确定。实
施管线种类(不包含入户支线)宜符合下列原则:
1道路宽度在3m以下可布置给水、污水(含合流)管线;
2道路宽度在3m~4m范围内,可布置给水、污水(含合流)、电力或信
息管线;
3道路宽度在4m~6m范围内,可布置给水、污水(含合流)、电力、信
息、燃气等管线;
4道路宽度在6m~8m范围内,可布置给水、污水、雨水、电力、信息、
燃气等管线;
5道路宽度在8m~10m范围内,可布置给水、污水、雨水、电力、信息、
燃气、热力等管线。
4.1.2工程管线地下敷设时,应减少在路口处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
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
1压力管线避让重力流管线;
2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
3分支管线避让主干管线;
4小管径管线避让大管径管线;
5临时性管线避让永久性管线;
6污水(含合流)管道与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给水管道的下方,且
给水管道接口与污水(含合流)管道接口应错开设置,其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m。
4.1.3宽度在10m以下的道路内不应设置高压、次高压燃气管道。中压燃气管
道运行压力不宜大于0.2MPa。
4.1.4采用城市热力网供热时,宜采用小于100℃的街区热水供热管网,管径不
宜大于DN300mm。
4.1.5宽度在10m以下的道路内不应安排电压等级高于10kV的电力电缆。
4.1.6条件受限时雨水、污水管道可采取紧凑布置方式,共用检查井。
5
4.1.7路面雨水可自流排除的路段,当两侧无低洼院落或低洼院落雨水能够自
行排除时,可采用地面径流排水或边沟排水的方式,实现雨污分流。
4.2直埋、保护管及缆线管廊敷设
4.2.1自道路中心线向两侧建筑方向,工程管线宜按污水、雨水、热力、燃气、
给水、电力(路灯)、信息管道的顺序依次排列。
4.2.2工程管线宜采取浅覆土方式敷设,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当受条件限制不能满足本规定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表4.2.2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表
序号12345678
污水
管线电力信息热力燃气给水雨水缆线管廊
管道
名称管线保护管管线管道管道管道
(含合流)人行道车行道
最小覆
土深度0.50.50.70.81.00.60.700.5
(m)
4.2.3当采取有效安全措施,保证两侧建筑安全,满足工程管线管理、运营、
检修等条件时,历史文化街区的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
水平净距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表4.2.3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不包含入户支线)之间
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表(m)
12345678
雨水管
道/污
电力
给水管道水管道燃气管道
建管线信息
序(含合热力缆线
管线名称筑保护
号流)管线管廊
物管
低压中压
d≤d>≤
d≤1000P<0.01≤P≤
20020010kV
0.01MPa0.2MPa
1建筑物1.02.01.00.71.01.00.40.40.4
d≤
给水1.00.50.30.50.50.50.50.5
200
2管道
d>
2.01.00.50.51.00.50.50.5
200
3雨水管道/污1.00.51.00.10.51.01.00.50.50.5
6
水管道(含合
流)
d≤1000
低压燃气管
0.70.30.50.50.30.50.50.50.5
道P<0.01MPa
4中压燃气管
道0.01≤P≤1.00.50.51.00.31.00.50.50.5
0.2MPa
5热力管线1.00.51.01.00.51.01.01.01.0
电力管线
60.40.50.50.50.50.51.00.50.5
电压≤10kV
7信息保护管0.40.50.50.50.50.51.00.50.5
8缆线管廊0.40.50.50.50.50.51.00.50.5
注:1.表中管线管径单位为毫米。
2.给水、燃气管如采用塑料管材,和热力管间距需按相关规范要求适当加大或不与热
力管相邻。
4.2.4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信息、电力、热
力、燃气、给水、雨水、污水等管线。
4.2.5工程管线在交叉点的控制高程应根据重力流管道的高程确定。管线交叉
时的最小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4.2.5的规定。当受条件限制不能满足本规定
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
表4.2.5工程管线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20469-2023 压水堆核电厂失去厂外电源试验技术导则 2023-10-11
- NB/T 20196.1-2023 核空气和气体处理规范 试验规程 第 1 部分:空气处理系统的现场试验 2023-10-11
- NB/T 20681-2023 压水堆核电厂轴封型主泵调试技术导则 2023-10-11
- NB/T 20677-2023 核电厂照明设计规范 2023-10-11
- NB/T 20421.6-2023 核电厂安全重要电缆状态监测方法 第 6 部分:绝缘电阻 2023-10-11
- NB/T 20678-2023 核电厂安全系统光缆、连接件及接头的鉴定 2023-10-11
- NB/T 20682-2023 压水堆核电厂辐射监测系统调试技术导则 2023-10-11
- NB/T 20680-2023 压水堆核电厂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调试技术导则 2023-10-11
- NB/T 20683-2023 压水堆核电厂地震仪表系统调试技术导则 2023-10-11
- NB/T 20679-2023 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贯穿件 J 型焊缝超声及涡流检验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