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379-2022 油茶主要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DB41/T 2379-2022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trolling the main pests of oiltea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2379-2022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2-12-30
实施日期
2023-03-29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10

CCSB6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379—2022

油茶主要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2022-12-30发布2023-03-29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379—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防控原则...........................................................................1

5主要虫害...........................................................................1

6绿色防控技术.......................................................................2

附录A(资料性)油茶主要害虫识别特征、危害症状及杀虫剂使用方法.........................4

附录B(资料性)油茶主要害虫发生历期...................................................6

I

DB41/T237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信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光山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光山县诚信实业

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信阳农林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向阳、张学顺、杨涛、何贵友、余华洋、杨衡、冯志敏、陈勇、李志强、虞

涛、黄兴、马刚、李新生、盛宏勇、张亚阳。

II

DB41/T2379—2022

油茶主要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茶主要虫害绿色防控的防控原则、主要虫害和绿色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油茶生产过程中主要虫害的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LY/T2680油茶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41/T1931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

采用监测与检疫、营林、人工、物理、生物等防控措施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等对环境友

好的方法,达到有效控制植物病虫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4防控原则

以保护食用林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监管、强化责

任”的方针,根据油茶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采取监测与检疫、营林、人工、物理、生物等措施,必要

时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将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将农

药残留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5主要虫害

油茶毒蛾(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alis(Guenee))、

柿广翅蜡蝉(RicaniasublimbataJacobi)、茶梢尖蛾(ParametriotestheaeKuznetso.)、铜绿丽

金龟(AnomalacorpulentaMotschulsky)、山茶象(CurculiochinensisChevrolat)、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油茶蓝翅天牛(ChreonomaatritarsisPic.)等。

1

DB41/T2379—2022

6绿色防控技术

6.1监测与检疫措施

结合当地油茶林历年虫害发生规律,及时做好虫情监测预报,早发现、早防控。加强对外地调入油

茶接穗、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的检验检疫和复检,一旦发现携带危险性病虫害、杂草,立即按照国家

相关规定处理,严防外地油茶有害生物随繁殖材料携带传播蔓延。

6.2营林措施

6.2.1科学配置

油茶造林地选择山地阳坡,周边的阴坡栽植杉木、栎类、枫香等用材林、防护林树种,多树种、多

林种搭配,便于形成较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新造林选用经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或国审在河南省引种备案的油茶优良品种,苗

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面积2公顷以上的造林地,采用4个以上品种块状混栽造林,相邻区

块种植花期、果熟期相近的品种。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品种特性、经营管理水平而定,初植密度以

2.5m×4m、3m×4m株行距为宜,前3~4年可合理间作大豆、花生等矮杆农作物、绿肥类植物或者中

草药材,以耕代抚。间作植物不得与油茶有共同病虫害,且不与油茶争光、争肥、争水。

油茶园周边、园内合理配置趋避或者诱集植物,驱除害虫或吸引益虫。猫薄荷能驱除蚜虫、铜绿丽

金龟、跳甲、蚂蚁、象甲等多种害虫,其根系发达,还能起到保持水土作用;茴香能吸引多种益虫。趋

避、诱集植物配置密度为,低矮植物每公顷均匀种植20000~30000株。油茶园周边严禁栽植招引害虫的

植物。

6.2.2抚育管理

每年冬季对油茶树根际周围0.6m以内土壤进行垦复松土,消灭土壤中的越冬虫源。

对于生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