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731-2002 干线公路定位规则
GB/T 18731-2002 Rules for locating highway of trunk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2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路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安徽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 起草人:
- 孙黎莹、侯小明、蒋景瞳、胡建国、钟朝晖、沈志纲、李春晖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3-220-20
x07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s/T18731-2002
干线公路定位规则
Rulesforlocatinghighwayoftrunk
2n02一05一30发布2002一12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层
GB/T18731-2002
目次
前言·········。·····································································································……皿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公路参照系统的设计。···························································,····························…·…2
5总体设计····················。····。···········································,···································……2
6公路参照系统的标识方法···························。·····················。································……,:3
7公路参照系统选用的地图及其数据传输···································,························……4
8公路定位要素数据的精度要求····。·······························································.···……5
9公路参照系统空间位置坐标和里程的转换··························································。。····。。…6
10公路定位要素的编码规则········································。····。·····································…·…7
n公路定位参照方法··································。··········。····。····。··········。················……S
12定位要素的设置与管理·9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公路实际里程与图上里程的换算···························。··········。··········。·…10
A.1实际里程与图上里程的换算·················································。···········。····。··…。.·……10
A.2里程换算误差对照表··············································································..·...……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定位要素分类代码···································································。·…11
B.1分类与代码·············································。····。·································。·····。··……11
B.2使用说明············································。····················································……12
GB/T18731-2002
前言
本标准的制定与JT/T318-1997公《路定位规则》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重新编制了第4章“公路参照系统的设计原则”;
—统一了“定位要素”名称的表示;
—删去3.5条公路里程桩的术语定义;
—第5.2.2条干线公路主要控制点的选取作了部分调整,补人5.2.2.2,5.2.2.3,5.2.3.2三条
规定,原a)-d)和5.2.3的a)-f)删去,另编人其配套标准;
—第6.2.2条位置点的坐标标识作了调整;
—第7.2条原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增加7.2.1“传输内容”和7.2.2"传输的数据”两条规定;
—增加了第8.2.4条“累计误差控制”;
—第10.1条修改了定位要素编码结构;
—第8.1.3.2,8.1.3.3条根据标图精度有所调整;
—第13章取消,部分内容合并入第12章,内容作了压缩;
—全文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JT/T318-1997自行废止。
本标准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23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路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
院、安徽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本标准起草人:孙黎莹、侯小明、蒋景瞳、胡建国、钟朝晖、沈志纲、李春晖。
GB/T18731-2002
干线公路定位规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道和省道组成的干线公路的定位规则,包括建立公路定位参照系统的总体设计、定
位规则、定位方法、数据处理与传输和分类编码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公路里程桩系统和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为参照系,对公路路线、构筑物、沿线设施、特
征点等地理位置进行信息标识;也适用于相关地理信息系统对公路空间定位信息的资源共享与交换。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917.2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
GB/T22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16831地理点位置的纬度、经度和高程的标准表示法
GB/T17730-1999国、省道主要控制点编码规则
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
CH2001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JT/T307.1公路及主要构筑物、管理养护单位代码省干线公路代码
JT/T412-2000国道主要控制点代码
JTJ061公路勘测规范
JTJ/T066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公路参照系统highwayreferencesystem
建立于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之上,综合描述公路路线、构筑物、沿线设施、特征点等定位要素空间位置
与变化状态的地理定位系统。
注:该系统规定了统一的定位规则、参照方法、对照转换办法和里程转换数学模型,能够系统地记录和描述公路网
络上各种点、线、面的准确空间位置,并建立起公路沿线里程桩系统、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WGS-84坐标系统之
间的对照与转换关系
3.2
公路定位基准点highwaylocationdatumpoint
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点,或由其引测而设置的具有高精度要求的地面固定点(简称基准点);是确定和
测量公路主要控制点、参照点及其他公路构筑物空间位置的基础依据。
GB/T18731-2002
3.3
公路主要控制点highwaymaincontrolpoint
控制路线走向和路网结点空间分布状况,建立于干线公路起讫点、交汇点、途经主要城镇和位于省、
国界线上的具有一定准确度要求的地面固定点(简称主控点)。
3.4
公路参照点highwayreferencepoint
公路主管部门选定的、在主要控制点基础上加密增设、描述公路主要构筑物和特征点位置的地面固
定点(简称参照点)。
4公路参照系统的设计
4.1设计原则
4.1.1公路参照系统的设计,应将干线公路基准点、主要控制点、参照点的空间定位与里程桩系统线性
定位相结合,在定位要素的里程桩系统标识基础上,建立与大地经纬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一一
对应与转换关系,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构成一套完整的路网定位控制体系。
4.1.2公路定位要素的选取、采集和信息处理,应符合国家有关测绘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并结合干线
公路网络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实际。
4.1.3系统的技术指标与信息标识要求,应与国际、国内有关标准规范相互协调。
4.2定位方法
4.2.1公路定位要素的标识方法应具有系统性,唯一性,交互性。
4.2.2线性定位精度应结合公路特点对各级比例尺地图的里程误差进行修正。
总体设计
5门公路参照系统的构成
干线公路参照系统由公路基准点、主要控制点、参照点和里程桩四项定位要素构成。前三种空间定
位要素的位置由地理坐标描述;后一种线性定位要素由干线公路里程桩号描述。
5.2定位要索的选取
5.2.1基准点的选取
5.2.1.1选取国家工~N等三角点与水准点或国家A--D等GPS测控点作为基准点。
5.2.1.2基准点应在干线公路沿线就近选取。所选基准点与被测的主要控制点或参照点之间直线距离
一般为:高程测量时(水准测量路线长度)不超过8km,平面(三角或多边形闭合)测量时不超过25kma
5.2.1.3通过引测而建立的干线公路基准点,应按照国家测绘标准的规定测量与设置。测量数据精度
原则上不应低于国家N等三角点和水准点的要求。其设置位置距离干线公路不超过2km,
5.2.2主要控制点的选取
5.2.2.1主要控制点应在国道和省道上选取和布设,由基准点引测,并建立永久标志。选点的密度原则
上为:路网稠密地区点间距小于25km,路网稀疏地区点间距小于50km.
5.2-2.2国道主要控制点应选取:
—国道起讫点;
—国道之间的路网结点(交汇点);
—国道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 5167-2009 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消噪音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2009-02-26
- JB/T 5755-1991 工业异步通信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1991-10-21
- HJ 1037-2019 核动力厂取排水环境影响评价指南(试行) 2019-10-01
- SJ/T 10806-1996 半导体集成接口电路显示驱动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1996-11-20
- YD/T 1061-2003 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IP的LAPS技术要求 2003-01-22
- JB/T 8195.7-2007 间接电阻炉 第7部分:SX系列实验用箱式炉 2007-08-28
- GBZ/T 160.3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砷及其化合物 2004-05-21
- LS/T 3601-1992 环模制粒机 1992-12-30
- HG/T 3139.8-2001 釜用立式减速机 CW系列圆柱齿轮、圆弧圆柱蜗杆减速机 2002-01-24
- JB/T 3927-2010 移动带式输送机 201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