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18
3411
滁州市地方标准
DB3411/T0025—2023
江淮分水岭特色农作物观测规范绿豆
Specificationsforcharacteristiccropsobseravtioninwatershedareaof
yangtze-huaiheriver—Mungbean
2023-11-20发布2023-11-20实施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11/T0025—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发育期观测..........................................................................2
6生长状况测定与评定..................................................................3
7产量因素分析........................................................................5
8农业气象灾害观测....................................................................5
9病虫害观测..........................................................................6
10田间工作记载.......................................................................6
11观测簿/表填写......................................................................6
附录A(资料性)观测地段选择..........................................................7
附录B(资料性)产量因素分析..........................................................9
附录C(资料性)绿豆农业气象灾害情况.................................................10
附录D(资料性)绿豆常见病虫害.......................................................12
附录E(资料性)绿豆农业气象观测簿填写...............................................14
附录F(资料性)绿豆农业气象观测簿/表样式............................................16
参考文献..............................................................................32
I
DB3411/T002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滁州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明光市气象局、江苏理工学院、明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明光市涧溪镇长城家
庭农场、滁州市气象局、明光市涧溪镇农业技术服务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晓武、周文鳞、王田虎、周福红、柏长城、张辉、张鑫童、王玉杰、张发杰。
II
DB3411/T0025—2023
江淮分水岭特色农作物观测规范绿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淮分水岭特色农作物绿豆观测的基本要求、发育期观测、生长状况测定与评定、产
量因素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观测、田间工作记载。
本文件适用于江淮分水岭绿豆农业和农业气象观测的业务、服务、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发育期developmentstages
绿豆植株从播种到停止生长各出现外部形态变化的日期。
植株高度plantheight
地面到绿豆自然生长状态下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植株密度plantdensity
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豆植株的数量。
注:单位以株/平方米(株/m2)表示。
观测地段observationplot
进行绿豆农业观测的地块。
农业气象灾害agrometeorologicaldisaster
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导致绿豆生长受限、减产、品质下降、种植地块受损的不利天气或气候条件的
总称。
病虫害diseaseandinsect
绿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有害病原物的侵染或昆虫的危害,使绿豆生长不良,产量下降,甚至
植株死亡。
4基本要求
观测原则
4.1.1平行观测
1
DB3411/T0025—2023
同时观测绿豆的发育进程、生长状况、产量形成,以及绿豆生长环境的物理要素(如气象要素等)。
气象台站的基本气候观测,可作为平行观测中的气象观测部分。
4.1.2点面结合
在相对固定的观测地段进行原位系统观测;在绿豆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和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发
生时,应根据当地服务需求进行较大范围的农业气象调查,增强观测的代表性。
地段选择
观测地段应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土壤、地形、地势、耕作制度及产量水平。地段一旦选定宜保持长
期稳定,如确需调整应选择邻近农田,并对调整情况进行记载。地段选择的具体要求见附录A。
5发育期观测
观测内容
播种期、出苗期、幼苗期、分枝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
观测时间
播种期按实际播种日期记载,出苗期通过目测确定并记载,其他发育期两天观测一次,隔日进行,
相邻两个发育期间隔时间较长,在不漏测的前提下,可逢5和旬末巡视观测,临近发育期恢复隔日观测,
旬末进行巡视观测。开花结荚期宜在上午观测,其余在下午观测。
观测地点选择
在观测地段4个分区内,各选择一个测点,做上标记,作为发育期观测点。各测点位置两行交错排
列。
观测植株选择
每个测点连续选取10株。
发育期划分和确定
5.5.1发育期及其特征
绿豆发育期划分如下表1。
表1绿豆农业气象发育期观测内容
发育期形态特征
播种期绿豆种子播种的日期
出苗期植株第一对真叶展开时的时期
幼苗期植株从出苗到分枝出现的时期
分枝期茎的分生组织不断形成叶原基和芽原基的时期
当田块三分之一以上的植株出现两朵以上花朵到荚长、荚宽
开花结荚期
和荚厚达到最大值的时期
鼓粒期荚内豆粒开始鼓起,子粒达到最大的体积和重量的时期
成熟期荚果变成熟色的时期
2
DB3411/T0025—2023
5.5.2发育期确定
观测绿豆群体进入发育期,是以观测的总株数中进入发育期的株数所占的百分率确定。发育期百分
率统计公式(1):
······················································(1)
�
式中:�=�×100%
f——发育期百分率(%)。
n——进入发育期的株数。
p——观测总株数。
发育期确定如下表2。
表2绿豆发育期判定
发育期发育期百分率特征
发育始期第一次大于或等于10%时
发育普遍期大于或等于50%时
发育末期大于或等于80%时
5.5.3特殊情况处理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观测记载:
——因品种或天气气候等原因影响,进入发育期植株达不到10%或50%时,仍应观测记载;
——发育期未出现或发育期出现异常,应予记载;
——固定观测植株或观测点失去代表性,应重新选择固定植株或观测点进行观测,并相应记载;
——在规定观测时间段内,因遇到不可抗力而无法进行观测时,可推迟观测,过后参考5.5.2及
时进行补测。
6生长状况测定与评定
测定时期和项目
在开花结荚和成熟普遍期,观测区内测定植株密度、植株高度、分枝数和荚数。
植株高度的测定
6.2.1在发育期观测点附近,选择植株生长高度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
6.2.2每个测点连续取10株,4个测点共40株。由土壤表面量至主茎顶,含花序。
6.2.3当1~2株失去代表性时,应等量补选。测点中有3株或3株以上失去代表性时,应另选测点,
并在备注栏注明。
6.2.4植株高度测量以厘米(cm)为单位,小数四舍五入,取整数记载。
植株密度的测定
6.3.1观测地点
3
DB3411/T0025—2023
第一次密度测定,各选有代表性的测点,做上标记,以后每次密度测定也在此进行。如果测点失去
代表性时,应另选测定,并注明原因。
6.3.2观测数据记载
密度为单位面积上的总株数,以株每平方米(株/m2)表示,密度计算初始值及计算结果均以m为
单位,取2位小数。测量数据及结果记入表A.5。
6.3.3净作
单位面积的株数测算:
a)1m内行数:分别连续量出4个观测点中每个观测点10个行距(1~11行)的宽度,4个测点总
行距数除以所量总宽度。
b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8975-2006 低压信号灯 2006-05-06
- JB/T 8443.2-2014 铜铬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铜的测定 2014-07-14
- SN/T 1931.6-2009 进出口机织物检验规程 第6部分:麻及麻混纺机织物 2009-09-02
- AQ 2017-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危害程度分级方法 2008-11-19
- JB/T 10551-2006 真空技术 真空感应熔炼炉 2006-05-06
- JB/T 7274.5-2014 定位把手 2014-07-14
- JB/T 9782-2014 植物保护机械 通用试验方法 2014-07-14
- AQ 2018-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危害防护距离 2008-11-19
- YD/T 1953-2009 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GPON系统承载多业务 2009-06-15
- JB/T 5728.2-2014 多锯片纵剖木工圆锯机 第2部分:精度 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