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7/T 453-2020 夏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DB4107/T 453-2020 Summer maize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起草人:
- 郭文婵、张东升、浮光成、张庆、王向前、王磊、郎建玲。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4107
新乡市地方标准
DB4107/T453—2020
夏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2020-08-12发布2020-08-17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7/T45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文婵、张东升、浮光成、张庆、王向前、王磊、郎建玲。
本标准2020年8月12日制定发布。
I
DB4107/T453—2020
夏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夏玉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栽培技术、收获与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新乡市夏玉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种子禾谷类
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23349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夏玉米
小麦收割前后(5月中旬~6月中旬)播种的玉米。
3.2
种肥异位同播
指播种玉米种子时,同时按安全间隔距离施入化肥的一种播种模式,要求种子与肥料水平距离间隔
8cm以上、入土垂直距离10cm。
3.3
展开叶
叶环全部长出的叶片。
3.4
叶龄指数
1
DB4107/T453—2020
玉米某一生育期展开的叶片数占该品种总叶片数的百分数。
3.5
负交互抗性
指昆虫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后,反而对另一种杀虫剂表现特别敏感的现象。
4基本要求
4.1土壤环境
4.1.1环境质量
适宜种植土壤应符合GB15618、NY/T5010的要求。
4.1.2土壤肥力
土壤耕层0cm~20cm以内有机质含量≥10g/kg,全氮(N)含量≥0.8g/kg,速效磷(P2O5)含量
≥10mg/kg,速效钾(K2O)含量≥80mg/kg。
4.2肥料使用原则
4.2.1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NY/T496的要求,按以地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施磷、钾、微
的原则进行科学施肥。所用肥料,不应对环境和作物(营养、食味、品质和植物抗性等)产生不良后果,
符合GB/T23349要求。
4.2.2推广麦秸覆盖还田技术。将秸秆覆盖于玉米行间,加入速效氮素化肥调节碳氮比,加快秸秆分
解。
4.2.3提倡使用缓控释肥。
4.3有害生物控制及农药使用原则
4.3.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
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4.3.2使用的农药应具备国家规定的“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
的要求。
4.3.3农药的使用要按GB/T8321规定执行。
4.3.4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选用合适的施药器械并正确使用,避免在施药
过程中,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影响施药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适时用药,保护天敌提倡使
用缓控释肥。
5栽培技术
5.1种子质量
5.1.1应选用经过国家、河南省审定通过或引种批准,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且抗逆性强的玉
米杂交种,当前主要选用郑单958、登海605、新单61、新单68、先玉335等。
5.1.2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单粒播种时,选用种子包装袋上标明发芽率≥90%以上的产品。
2
DB4107/T453—2020
5.2种子处理
5.2.1宜使用包衣种子,采用经过国家登记的玉米专用种衣剂包衣。
5.2.2对于未包衣种子、所用种衣剂质量达不到要求的种子以及在玉米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地区,需要
进行拌种。播种前一天,每667m2用种量按2kg计算,每667m2种子用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
剂10mL,或60%吡虫啉10g+2.5%咯菌腈10mL,加种子量1/60的水溶解后拌种,拌后摊开晾干。
5.3播期
5.3.1播种方式
足墒播种,应在6月15日前播种结束。墒情不足及持续干旱时,要在播后3d~5d内浇水,实现一
播全苗。
5.3.2种植方式
麦后直播:在麦收后铁茬播种,先用破茬机粉碎秸秆后再播种,或使用灭茬、施肥、播种多功能一
体化播种机进行种肥异位同播,也可用其它精量播种机械进行播种。播种时播种机要匀速行进,做到下
种均匀,深浅一致。
5.3.2.1播种行距
宜采用60cm等行距种植,以利于机械收获。玉米不采用机收方式的高产田,可采用宽行80cm、窄
行40cm的宽窄行相间的种植方式。
5.3.2.2播种密度
土壤肥力、水利条件较差,每667m2产量水平400kg~500kg的中产田,每667m24000~4500株为
宜;土壤肥力、水利条件较好,每667m2产量水平500kg~700kg的高产地块,每667m24500~5000株
为宜。
5.3.2.3播种深度
土壤墒情充足时,播种深度3cm~5cm;土壤墒情较差时,播种深度5cm~6cm,播后及时覆土踏
实。
5.4田间管理
5.4.1查苗补栽
播后10d左右,及时查苗。缺苗较多处,用比大田苗多1片~2片叶的大玉米苗带泥土移栽,浇水
封土;缺苗20%~30%的地块,要及早快速催芽补种,施肥浇水。
5.4.2施肥
5.4.2.1施肥数量
根据目标产量、土壤供肥能力、需肥规律,确定需肥量。每667m2生产玉米600kg±50kg水平,
一般施氮肥(N):14kg~16kg,磷肥(P2O5):4kg~6kg,钾肥(K2O):3kg~5kg。缺锌田块,
一般每667㎡增施硫酸锌肥0.5kg~1.0kg。
3
DB4107/T453—2020
5.4.2.2施肥时期与方法
5.4.2.2.1底肥
种肥异位同播时,磷肥、钾肥、锌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宜选用释放期为50d~60d的缓控释氮素
复合肥,每667m2用量50kg,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种肥异位同播用普通氮肥时,施入总需氮量的40%。
5.4.2.2.2追肥
5.4.2.2.2.1对于采用三元素普通复合肥作种肥异位同播地块,大喇叭口期时(一般播后45d左右)
追施氮肥。单产水平600kg左右的高产田,追施尿素12kg~15kg;单产水平500kg左右的中高产
地块,追施尿素10kg左右。
5.4.2.2.2.2对于没施底肥的地块,追肥可分成1次或2次进行。一般单产水平500kg左右的中高产
地块,小喇叭口期时(播后25d左右),氮肥和磷肥、钾肥、锌肥采用一次性全部施入。单产水平600
kg以上的高产地块,采用分期追肥:小喇叭口期时,追施总需氮量的40%及全部磷肥、钾肥、锌肥;大
喇叭口期时,再追施总需氮量的60%。追肥要深施10cm左右,施后覆土。
5.4.2.2.2.3对于种肥异位同播时用缓控释肥的地块,可以免追肥,有脱肥地块抽雄期追施10kg左
右尿素。
5.4.3灌溉与排水
灌溉水质要符合GB5084—2005要求。
5.4.3.1播种出苗期
玉米播种时土壤水分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低于65%时,及时浇水。
5.4.3.2拔节孕穗期
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低于70%及时进行灌溉,以免影响雄雌穗发育。
5.4.3.3抽穗开花期
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此期遇3d以上35℃以上高温或土壤墒情持续下降低于70%,
应立即灌水。
5.4.3.4灌浆成熟期
灌浆前期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低于70%时进行灌溉;授粉30d以后,土壤水分保
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低于60%时进行灌溉。
5.4.3.5灌溉方法
除严格执行灌溉指标和控制灌溉水量外,推广沟灌、畦灌、喷灌,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滴灌、浸灌。
5.4.3.6防洪排涝
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应及时排除。
6病虫害防治
4
DB4107/T453—2020
6.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采用种子处理、清除田间杂草、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农艺措施培育壮苗,提高植
株抗病虫能力,控制病虫害发生危害。
6.2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发挥对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
6.3物理防治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食诱剂、性诱剂等杀灭害虫。
6.4化学防治
针对夏玉米生育期间病虫草害发生种类、程度,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农药的选用应符合GB/T8321
的规定。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见表1。
表1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时间防治方法
2
每667m宜用58%硝·乙·莠悬浮剂150g~200g对水40kg~60kg,地
杂草播后苗前
面均匀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墒情差时要加大用水量。
2
每667m可用28%(安全型)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100mL~
150mL;对于马塘草、马泡瓜较严重的地块用26%(安全型)硝磺·烟
玉米苗后5~7叶
杂草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150mL~200mL对水30kg定向喷雾。烟嘧
(拔节期前)
磺隆除草剂不能与有机磷杀虫剂混用。下午17时后喷药,避开高温,
减少药害。
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22
每667m用种量按2kg计算,每667m种子用25%噻虫·咯·霜灵悬浮
蝼蛄、小地老虎、二点委
播种期拌种种衣剂10mL,或60%吡虫啉10g+2.5%咯菌腈10mL,加种子量1/60的
夜蛾等;丝黑穗病、瘤黑
水溶解后拌种。
粉病;蚜虫、蓟马。
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2/T 846-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菜豆 2002-11-12
- DB62/T 850-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生菜 2002-11-12
- DB62/T 848-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油菜 2002-11-12
- DB50/ 60-2002 重庆市生猪屠宰检疫技术规范 2002-12-01
- DB62/T 839-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西葫芦 2002-11-12
- DB21/T 1220-2001 虹鳟鱼养殖技术规程 2001-10-24
- DB62/T 854-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草莓 2002-11-12
- DB21/T 1222.3-2002 蔬菜病虫安全控害技术规程 第3部分:黄瓜 2002-03-01
- DB50/ 59-2002 重庆市动物产地检疫技术规范 2002-12-01
- DB62/T 853-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莴笋 20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