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THXM 001-2022 小麦(婴泊700)高产栽培技术标准

T/GTHXM 001-2022 Wheat (Yingbo 700)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tandard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GTHXM 001-2022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3-23
实施日期
2022-05-06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馆陶县黑小麦产业服务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4栽培技术本条款没有说明的栽培技术,仍采用常规农耕农艺技术。4.1整地与造墒整地要达到上松下实,无明暗坷垃。秸秆还田 2 遍,秸秆长度在 5 cm以下。深耕控制在 25 cm 左右,深松控制在30cm左右。土壤墒情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70%~80%为宜,干旱土壤在耕地前一周造墒,勿抢墒播种。4.2施用基肥目标产量650 kg/亩的中产田,亩施有机肥 4 000 kg、纯氮(N)10 kg、磷(P2O5)8~10 kg 和钾(K2O)6~8 kg;目标产量700kg/亩的高产田,化肥用量上浮20%左右;目标产量600kg/亩的中低产田,化肥用量下浮 20%左右。微量元素缺乏地块补施锌肥、硼肥等。施用的肥料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4.3种子选择与处理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2008的规定,纯度≥99%、净度≥99%、发芽率≥85%和含水量≤13.0%。选用毒性低的种衣剂包衣处理,依照 GB 15671-2009 标准执行。4.4播种播期一般为10月5号~10号。基本苗18~22万/亩,18 万为宜,早播和高肥地块适当调低播量,晚播和低肥地块播量适当加大,每晚播3d 增加0.5 kg/亩播量。采用条播,提倡机械精量播种。行距20~25cm,播深3~5cm。播后要镇压,促进根系下扎,达到苗齐苗壮的目标。5 田间管理5.1冬前管理麦田要分类管理。旺长田,采用化学控制、镇压等方法控旺转壮。弱苗和晚播麦田,要适度镇压,促进根系发育。进行杂草秋治,一般在11月中旬进行。严禁麦田放牧和畜禽啃青。5.2返青至拔节期及时浇施春一水(返青期)并配合施肥。重点防控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和麦田草害。在春季进行化学除草的同时,加入烯唑醇等广谱性杀菌剂,达到防治杂草和纹枯病等的双重效果;杂草防除一定要在小麦拔节前完成。5.3小麦孕穗至扬花期。重点防治小麦吸浆虫、赤霉病和锈病等。4月中下旬是小麦孕穗期,也正是吸浆虫化蛹盛期,及时开展小麦吸浆虫蛹期防治。小麦齐穗期至灌浆初期是赤霉病侵染麦穗的关键时期,只要遇到降雨、或雾天、或有露水的天气,要适时开展赤霉病预防与防治。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条锈病发生防治关键时期,要加强条锈病监测,由专业化防治组织实施带药侦查,早发现,早防治。5.4小麦灌浆期。突出抓好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关键期,重点防治蚜虫、锈病、白粉病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馆陶县农业农村局、馆陶县黑小麦产业服务协会
起草人:
马建英、丁海波、王玲玲、殷庆欢、潘玉雷、王梅娟、毕章宝、 罗文梅、史艳芬、徐振彬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