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7/T 38-2021 达州青花椒生产技术规程

DB5117/T 38-2021 Production Techniques Regulations for Da'zhou Green Pepper Twig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17/T 38-2021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2-22
实施日期
2021-02-22
发布单位/组织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达州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达州青花椒的术语和定义、苗木培育、栽培管理、病虫防治、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达州市行政区域内青花椒的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达州市达川区农业农村局、达州市达川区植保植检站、达州市达川区管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起草人:
郭小文、王裕权、彭莞云、马倩倩、谢正伟、王志德、曾伟、吴鹏。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040.65

CCSB30

DB5117

四川省(达州市)地方标准

DB5117/T38—2021

达州青花椒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productionofdazhougreenpricklyash

2021-02-22发布2021-02-22实施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17/T3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达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达州市达川区农业农村局、达州市达川区植保植检站、

达州市达川区管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小文、王裕权、彭莞云、马倩倩、谢正伟、王志德、曾伟、吴鹏。

I

DB5117/T38—2021

达州青花椒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达州青花椒的术语和定义、苗木培育、栽培管理、病虫防治、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达州市行政区域内青花椒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600苗木检疫引用准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7420含微量元素叶面肥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青花椒greenpricklyash

属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竹叶花椒变种,半常绿至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0m~4.0m,果实、果枝、

叶子、种子均有香味。树皮黑棕色或绿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1枚,批针形或卵状长椭圆

形,叶缘有具细锯齿或近于全缘。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单性或杂性同株。蓇葖果,果皮有疣状突起,

熟时青绿色或暗紫红色。种子1~2粒,圆形或半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月下旬~4月中旬,果期4

月~7月。

3.2

保鲜花椒aftertheinitialprocessingoftheformationoffreshgreenpricklyash

采收后经去杂、杀青、风冷、真空包装、速冻冷藏等初加工工序而形成的花椒。

3.3

鲜花椒freshgreenpricklyash

采收后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成熟花椒果实。

3.4

干花椒driedgreenpricklyash

鲜花椒经烘烤脱水、筛选、风选、振动分离去除杂质后的花椒果皮。

1

DB5117/T38—2021

3.5

收老Theprocessoflignificationofnewshoots

青花椒投产期抽发的新梢经用生长调节剂后促使其木质化的过程。

4苗木培育

4.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区域内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花椒品种,如九叶青花椒等。跨县域调运苗木应符合GB600

的要求。

4.1.1种子采集

选择生长健壮、结果多、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结果树龄在8~15年的青壮年树作为采

果母树。当果实果皮颜色由绿色变成紫红色或深红色,有10%~20%的果皮开裂时即可采收。采收的果

实及时阴干,待果皮开裂后,轻轻用木棍敲击,收取种子。

4.1.2种子的贮藏

4.1.2.1湿沙层积法

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深0.4m~0.5cm、宽1.0m~1.2m、长6m~8m的沟,沟内每

隔2m长竖一把草,然后将1份种子与2份含水40%-50%的湿沙(即手能捏成团、松手即散)拌均后藏

于沟中,再盖湿沙至地面平,随后稍作镇压、填土成垄状。贮藏时间50~70d,待种子涨破裂口时取出

播种。

4.1.2.2干藏

把阴干的种子装入麻袋或缸、罐中并加盖,放在凉爽、低温、干燥、光线不能直射的房间内即可。

4.2小苗培育

4.2.1播种时间

设施育苗: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露地育苗:3月中旬~4月上旬。

4.2.2播种量

30g/m2~40g/m2。

4.2.3种子处理

播种时用1∶13的盐水进行水选,取出沉淀饱满的种子放入1%碱水或洗衣粉溶液中浸泡2d,搓洗

种皮油脂,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再拌入砂土或草木灰即可播种。

4.2.4苗圃地选择

2

DB5117/T38—2021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背风向阳,排灌良好,PH值在6.5~8.0且土层深厚≥40cm的砂质土壤或壤土。

4.2.5整地培肥

播种前7~10d进行整地。每667m²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kg~3000kg、钙镁磷肥25kg~50kg、尿

素10kg~15kg,深翻25cm~30cm,耙碎耥平,去除杂物杂草。

4.2.6土壤杀虫消毒

每667m²用3%辛硫磷3.0kg~3.5kg+55%的敌克松3.0kg~3.5kg或代森锌粉剂1.5kg~2.0kg等杀

虫杀菌剂,对土壤进行杀虫消毒处理。

4.2.7做床

苗床厢面宽1.0m~1.2m、长5.0m~10.0m、埂宽0.3m~0.4m,做到沟沟相通,排灌通畅。

4.2.8播种方法

播前用清水浇透厢面,将种子均匀撒入,用细土覆盖,洒水湿透厢面后覆盖薄膜。

4.2.9小苗管理

适时浇水,以苗床表土不开裂为宜。出苗80%时,在晴天中午揭开厢面一侧的膜。晴天气温高于30℃

时,揭开苗床两头的膜通风降温。椒苗高5cm左右时揭膜炼苗,结合苗床补足水分每667m2用磷酸二

氢钾200g+70%敌克松200g兑水60kg喷施,预防苗期病害发生。

4.3容器苗培育

4.3.1营养土准备

营养土在植苗前10~15d,按园土、森林腐土、谷壳10∶5∶1的比例准备基料,按1000kg基料

+腐熟猪羊牛厩肥200kg、过磷酸钙10kg、尿素5kg配制营养土,调节pH值7左右堆制备用。(也可

采用商品营养土)。

4.3.2作厢、装钵

按200cm开厢作凹式苗床,厢面宽145cm,埂高15cm~20cm。营养钵可选用8cm×8cm规格,

装土时要求下紧上松,钵底紧贴厢底,钵间不留缝隙,厢面四周用土填实。

4.3.3植苗

苗高7cm~10cm时植苗,植苗后浇足定根水。设施育苗可周年进行植苗,露地育苗在6月底前完

成。

4.3.4苗床管理

4.3.4.1水份管理

3

DB5117/T38—2021

适时喷水,以营养钵内表土不开裂为宜。

4.3.4.2病虫害防治

适时防治立枯病、锈病、蚜虫、螨类的危害。

4.3.4.3适时追肥

7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结合补水用0.5%磷酸二氢钾+0.5%尿素对营养钵苗进行浇灌。

5栽培管理

5.1栽植地块选择

5.1.1环境条件要求

5.1.1.1土壤环境质量

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

5.1.1.2农田灌溉水质

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5.1.1.3环境空气质量

应符合GB3095的要求。

5.1.2气候条件

年均气温12℃~19℃,短期极端最低气温≥-1℃,年日照时数≥1200h,年降雨量≥700mm。

5.1.3土壤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土层厚度≥40cm、PH值6.5~8.0的壤土。

5.2栽植

5.2.1栽植地块整治

5.2.1.1坡度在25°以下的地块,以厢宽3.0m开厢,厢沟宽40cm、深20cm~25cm,主沟50cm~60cm、

边沟30cm~40cm、背沟20cm~30cm,垄高35cm~40cm的瓦背形厢面。

5.2.1.2坡度在25°以上的地块采用厢宽2.0m斜横向开厢,垒土高50cm。

5.2.2栽植时间

10月中下旬~11月中旬或翌年4月~6月。

4

DB5117/T38—2021

5.2.3栽植密度

株行距2.0m~2.5m×3.0m~4.0m为宜,90~110株/667m2。

5.2.4栽植方法

5.2.4.1实生苗移栽

选用根系长20cm以上、基径≥0.40cm、高≥40cm的1年生健壮苗栽植,栽植时要求苗正根展,

根颈略高出地面,压实、浇足定根水。

5.2.4.2容器苗移栽

选用苗高在10cm以上且生长健壮的容器苗,移栽时去掉容器,将带有营养土的苗子平栽于定植窝

中,四周用泥土压实,根颈略高出地面,浇足定根水。

5.3栽植后管理

5.3.1适时浇水

树苗出现萎蔫时及时浇水,浇水量以湿透根系周围的土壤为宜。

5.3.2补植

树苗移栽成活后,有死苗或缺窝,及时补植。

5.3.3施肥

5.3.3.1施肥原则

按GB17420和NY/T496的规定执行。肥料使用见附录A。

5.3.3.2施肥时期、数量和方法

5.3.3.2.1幼树(树龄1~2年)施肥

定植后用2%~5%过磷酸钙+0.5%~1%磷酸二氢钾+清粪水进行浇灌,每月1次,并在树杆周围撒施

土壤酸碱调节剂,使树杆周围土壤PH值达到6.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