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977-2005 纺织品 拒油性 抗碳氢化合物试验

GB/T 19977-2005 Textile—Oil repellency—Hydrocarbon resistance test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9977-2014 |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9977-200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11-04
实施日期
2006-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起草人:
徐路、郑宇英、蒲民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1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9.080.01

W04石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977-2005

纺织品拒油性抗碳氢化合物试验

Textile-Oilrepellency-Hydrocarbonresistancetest

(ISO14419:1998,MOD)

2005-11-04发布200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9977-2005

月U胃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4419:1998《纺织品拒油性抗碳氢化合物试验》

本标准与ISO14419:1998的差异如下:

—本标准中引用的GB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是参照国际标准中引用的

ISO139:1973《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制定的,其中一级大气与ISO139:1973

等同。

—第6章的表1“标准试液”中,去掉“0”编号的内容。

—由于6.2的内容为美国生产的白矿物油的编号,作为国家标准不适用,因此取消6.2,

-7.2的“白色纺织吸液纸”改为“白色吸液垫”

—在9.3和9.4中增加:“按图1和10.1评定每个液滴”和“按10.2评定试样对该级油试液是否

有效”9.4和9.5中与第10章有关的内容作了叙述上的调整。

—将第10章的技术内容整理、归纳为三部分:“10.1液滴分类和描述”;"10.2试样对某级油

液是否有‘效’的评定”;"10.3单个试样拒油等级的确定”。使这章的内容更清晰,便于操作。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归口。

本标准由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

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路、郑宇英、蒲民。

GB/T19977-2005

纺织品拒油性抗碳氢化合物试验

范围

本标准用于评定织物对所选取的一系列具有不同表面张力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的抗吸收性。

本标准旨在为抗油沾污性能提供指导。它能给出一个粗略的拒油等级,通常拒油等级越高,试样抵

抗油类材料,尤其是抗液态油类物质沾污的性能越好。本标准特别适用于比较同一基布经不同整理剂

整理后的拒油效果。本标准也可用于测定水洗和干洗处理对试样拒油性的影响。水洗和干洗的处理程

序推荐采用GB/T8629或GB/T19981.2,

本标准不适用于评估试样抗油类化学品的渗透性能,对于这方面的评定参见ISO65300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级grade

表示质量特性的多级标准参照等级中任何一个级别的符号。

注:试样的级表示与标准参照等级比较所得到的一个质量水平。

拒油性oilrepellency

织物抵抗吸收油类液体的特性。

原理

将选取的不同表面张力的一系列碳氢化合物标准试液滴加在试样表面,然后观察润湿、芯吸和接触

角的情况。拒油等级以没有润湿试样的试液最高编号表示。

5安全预防措施

5.1应遵循良好的实验室操作。处理试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