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800.1-1999 8mm磁带螺旋扫描盒式录像系统(8mm录像) 第1部分:总规范

GB/T 17800.1-1999 Helical-scan video tape cassette systems using 8mm magnetic tape—8mm video—Part 1:General specification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800.1-199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9-08-02
实施日期
2000-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全国录制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广电上录电器有限公司
起草人:
沈允立、支正明、甘伟萍、李偀山
出版信息:
页数:39页 | 字数:7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磁带螺旋扫描

盒式录像系统录像

第部分总规范

发布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标准等效采用磁带螺旋扫描盒式录像系统录像第部分总

规范

标准规定了磁带螺旋扫描盒式录像系统的技术要求多迹音频系统及高带技术

要求为磁带螺旋扫描盒式录像系统的设计生产及检验等提供了依据

标准总题目为磁带螺旋扫描盒式录像系统录像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部分总规范

第部分多迹音频系统

第部分高带规范

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

标准由全国录制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广电上录电器有限公司

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允立支正甘伟萍李亻英山

前言

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一个世界范围的标准

化组织的目标是为了在所有涉及电工和电子领域标准化的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为此目的除其

他活动外还出版国际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工作委托给各技术委员会对所涉及的问题感兴趣的

任何国家委员会都可参与此制定工作与有协作关系的国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可参与这些制

定工作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按照两个组织间协定的条件密切合作

关于技术问题的正式决定或协议尽可能地表达了所讨论的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致意见起

草文件的技术委员会代表了关心这些技术问题的所有国家委员会

这些决定和协议以建议书的方式供国际上使用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并在这种

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为了促进国际统一各国家委员会尽最大可能将国际标准透彻地用于它们的国家

和区域标准中标准和相国家或区域标准间的任何分歧在相的国家或区域标准中说

国际标准由第技术委员会记录的分会录像制定

本第二版取代并终止年出版的第一版构成技术修订

标准文基于下列文件

表决报告

批准本标准的所有表决资料可在上表所列的表决报告中查到

附录仅作为参考资料

的总题目为磁带螺旋扫描盒式录像系统录像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部分总规范

第部分多迹音频系统

第部分高带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磁带螺旋扫描

盒式录像系统录像

第部分总规范

总则

范围和目的

标准第部分适用于两磁头螺旋扫描盒式录像机对黑白和彩色电视信号进行记录和重

标准规定了设备的电气和机械特性以保证已录盒式磁带的互换性包括重现在第章规定的两

种磁带上所作记录的能力给出的要求与制式行场或制式行场有关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标准的条文标准出版时所示版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磁带螺旋扫描盒式录像系统录像第部分多迹音频

系统

磁带螺旋扫描盒式录像系统录像第部分高带规范

磁带录像机系统的基准带

环境条件

为检验标准的要求而在系统上所做的测试与测量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

测试前适环境时间

录像带

磁带和基准带的类型

录像带有两种类型型和型

型为金属粉末磁带或它的等效带其特性参照型基准带见附录提示的附录

型为蒸镀型金属磁带或它的等效带其特性参照型基准带见附录提示的附录

基准带的性能在中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

基准带仅作为规定的视频和音频特性的参考

磁带的物理性能

磁带宽度

磁带宽度为

磁带宽度波动

磁带宽度的波动不应大于峰峰

磁带厚度

磁带的厚度为

磁带透光度

在波长为的光照射下磁带透光度小于

磁带的磁性能

磁带的磁性能例如矫顽力剩磁和磁取向不作规定

按规定的磁带特性来保持同类型磁带的兼容性

磁带的记录特性

所有测量都与所述的基准带相比较取基准带的为

磁带的视频特性

最佳记录电流

最佳记录电流在处为

最佳记录电流指重放时获得最大输出信号电平所需的记录电流通常用其与参考记录

电流之比来表示以为单位

参考记录电流是基准带的最佳记录电流

输出电平

输出电平为

对于亮度信号在处大于

对于色度信号在处大于的寄生输出电平与处的重放电平相

比低于

亮度输出

亮度输出是以参考记录电流记录见的信号的重放电平通常用其与基准带

的亮度输出电平之比来表示以为单位

色度输出

以叠加方式录有和信号的磁带在从该磁带上重放信号时的输出电

平按下列条件测量

记录电流是处参考记录电流

记录电流是的寄生输出电平相对于信号的重放电平为时基

准带的电流

色度输出则定义为在被测磁带和基准带上重放信号时的输出电平之比以为单位

频响

视频信号的频响在与之间

以各自频率的参考记录电流记录和信号并测量其重放输出电平

频响由确定

式中为被测磁带在信号时重放输出电平与信号时重放输出电平的比以

表示

为基准带在相同条件下的比

辅助音频特性

灵敏度

中规定的辅助音频信号的灵敏度在处应大于

在参考记录电平和参考偏磁电流下测量信号的重放输出电平并进行记录

音频灵敏度定义为被测磁带和基准带在处的重放输出电平之比以为单位

参考偏磁电流

参考偏磁电流系指从基准带获得最大重放输出电平所需的偏磁电流该基准带上已以一个恒定且

低于参考记录电平的记录电平录有的信号

参考记录电平

参考记录电平是基准带在参考偏磁电流下处的输入电平其产生的三次谐波失真

消磁效果

音频信号的消磁效果在处应大于

以参考偏磁电流和高于参考记录电平的记录电平将的信号记录在被测磁带上

对上述记录的一部分进行消磁用于消磁效果测量的消磁电流比基准带获得消磁效果

所需的消磁电流高消磁效果为非消磁部分的重放输出电平与消磁部分的剩余重放输出电平之

比以为单位

录像带盒

机械参数

带盒尺寸

为使带盒具有互换性所需尺寸与图至图和表一致

基准面

基准面由图中画阴影线的基准区确定基准面垂直于基准面并通过基准孔

和基准孔的中心如图所示

基准面与基准面和基准面都垂直并通过基准孔的中心如图所示

磁带卷绕

磁带上的磁性涂层面向盒外走带方向自左至右即从供带盘到收带盘如图所示

窗口和标签

部分带盘在图所示的交叉阴影线区内可见可以看到部分带盘的窗口不超出带盒的表面高

度标签也不超出带盒的表面高度

抗拉力

引带和尾带与盘芯的连接能承受的力连接方式由制造厂自行选择

支承区

图中支承区在内分别与基准区共面支承区在内

与基准面共面支承区距离带盒边缘

带盒夹持区

带盒在图所示的斜阴影线区内由录像机和或放像机组件支承固定

防误插

带盒具有图所示的导槽凹口和斜面以防止其在三个方向上误插

防误消磁

带盒具有允许使用者按需要打开和关闭防误消磁孔的结构当防消孔打开时盒带不能进行记

录关闭时可以记录此机构能承受的力见图出厂时带盒壳上防消孔的开闭方式由制

造厂自定

识别孔

带盒壳上具有五个识别孔如图所示识别孔用来区别型带和型带闭孔表示型带

开孔表示型带识别孔和用于识别磁带厚度孔闭合表示带厚开启表示带厚孔

的用途尚未详细定义识别孔和识别孔组合用来识别高带和低带详见

这些孔在其用途确定之前将保持闭合状态出厂时带盒壳上识别孔至的开闭方式由制造厂自

定一个闭合的识别孔能承受的力

换带夹槽

带盒具有两个换带夹槽如图所示供自动换带机用

盒盖

盒盖结构

盒盖分成两部分主部和较小的辅助部分

主部的支点距基准面距基准面见图

主部绕支点旋转辅助部分沿着凸轮滑动并绕支点旋转使盒盖在打开时其两部分在平行

于基准面的平面上扩展并距基准面的最大尺寸为见图

辅助部分的支点插入主部内侧的插孔内在方向上距支点距基准面

见图主部的插孔在方向上可任意定位当盒盖闭合时可定位于图中面外的任意处

盒盖开启时最大允许旋转半径为也就是说盒盖打开时的最大容许高度为

见图

盒盖打开时主部的面见图与基准面间的夹角为

辅助部分的上边长尚无规定

盒盖打开时主部的光孔与带盒上的光孔对准

自锁

当带盒插入录像机和或放像机时盒盖将自动解锁带盒弹出时盒盖自动锁定

盒盖的解锁力

将解锁杆在或方向上移动可使盒盖解锁如图所示盒盖在方向的解锁

力不应大于见图

盒盖的开启力

开启盒盖所需的最大力为见图

带盘

带盘尺寸

带盘的尺寸以及带盘与带盘轴之间的关系如图和图所示锁挡的最大高度为具体数

由制造厂自定

带盘锁定

当带盒从录像机和或放像机中取出时为防止磁带在储存或运输中松脱带盘锁定当带盒在录

像机和或放像机中时带盘锁开释带盘自动解锁见图带盘锁在方向的最大开释力为

见图

带盘片簧

用一个有力的带盘片簧将带盘固定于带盒内适当位置见图

磁带长度

磁带的长度由下式确定

式中带速

可放时间

引带和尾带

自停

当引带或尾带在光孔见图后面经过时录像机和或放像机自动停机光路见图

引带和尾带的尺寸

引带和尾带的长度为如图所示引带和尾带的宽度为

引带和尾带的厚度足以使其承受的拉力

引带和尾带的透光度

引带和尾带的透光度应大于或等于测量方法与测定磁带透光度相同见

粘接

粘接头能承受的拉力粘接带的长度不大于

带盒标识

统一使用下列型号名以识别录像带盒

磁带类型

型型

电视系统

行场

行场

表中可放时间

表录像带盒各尺寸的一般允差

另行规定的除外

尺寸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