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681-2019 小麦产毒镰刀菌种群分子分型技术规范

DB32/T 3681-2019 Molecular typing techniques for Fusarium graminearum populations in wheat

江苏省地方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3681-2019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2-03
实施日期
2019-12-25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产毒镰刀菌种群以及产毒素化学型区分中镰刀菌DNA的提取、PCR扩增、电泳检测及结果判定方法和操作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产毒镰刀菌种群及产毒化学型的定性PCR检测。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起草人:
邢宇俊、仇剑波、董飞、徐剑宏、史建荣、吴季荣、陆丹丹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16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681—2019

小麦产毒镰刀菌种群分子分型技术

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oleculartypingoftoxin-producingfusariumspeciesin

wheat

2019-12-04发布2019-12-25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681—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宇俊、仇剑波、董飞、徐剑宏、史建荣、吴季荣、陆丹丹。

I

DB32/T3681—2019

小麦产毒镰刀菌种群分子分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产毒镰刀菌种群以及产毒素化学型区分中镰刀菌DNA的提取、PCR扩增、电泳

检测及结果判定方法和操作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产毒镰刀菌种群及产毒化学类型的定性PCR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原理

产毒镰刀菌经过提取DNA后,利用特异性区分引物,通过普通PCR判断该样品是否为禾谷镰刀

菌或亚洲镰刀菌。根据关键特异基因Tri11来区分该样品是否产生3ADON、15ADON或者雪腐镰刀烯

醇NIV化学型。

4试剂和材料

4.1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

4.2PDA培养基:按GB4789.15规定。

4.3CTAB缓冲液:55mmol/LCTAB、1400mmol/L氯化钠(NaCl)、20mmol/LEDTA、100mmol/L

Tris-HCl(pH8.0),121℃高压灭菌20min,储存于2℃~8℃。

4.4TE缓冲液。

4.5RNA酶溶液(5μg/μL)。

4.6蛋白酶K(20mg/mL)。

4.7Tri饱和酚。

4.8酚:三氯甲烷:异丙醇(25:24:1);三氯甲烷:异戊醇(24:1)。

4.9异丙醇。

4.10区分禾谷镰刀菌和亚洲镰刀菌引物

Fg16F:5′-CTCCGGATATGTTGCGTCAA-3′

Fg16R:5′-GGTAGGTATCCGACATGGCAA-3′

预期亚洲镰刀菌扩增片段大小为497bp;预期禾谷镰刀菌扩增片段大小为410bp。

4.11区分3A-DON、5A-DON和NIV化学型引物

1

DB32/T3681—2019

Tri11-CON:5′-GACTGCTCATGGAGACGCTG-3′

Tri11-3ADON:5′-TCCTCATGCTCGGTGGACTCG-3′

Tri11-15ADON:5′-TGGTCCAGTTGTCCGTATT-3′

Tri11-NIV:5′-GTAGGTTCCATTGCTTGTTC-3′

预期产3ADON毒素类型扩增片段大小为334bp;产15ADON毒素类型扩增片段大小为279bp;产NIV

毒素类型扩增片段大小为497b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