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548-2023 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与建设技术规范
DB11/T 548-2023 Ecological Clean Stream Basin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8年03月
-
202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10
CCSZ0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548—2023
代替DB11/T548—2008
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与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ssessmentandconstructionofeco-
environmentfriendlysmallwatersheds
2023-12-25发布2024-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548—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调查与评价..........................................................................2
6布局................................................................................7
7治理措施............................................................................8
8监测...............................................................................12
9验收...............................................................................12
10管护..............................................................................13
附录A(资料性)小流域调查与统计表..................................................14
附录B(资料性)小流域坡面调查方法..................................................18
附录C(资料性)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方法..............................................19
参考文献..............................................................................20
I
DB11/T54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1/T548—2008《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进行修订,与DB11/T548—2008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术语,包括删除了4个术语,增加了2个术语,调整了1个术语(见3,2008版的3);
b)更改了调查与评价(见5,2008版的5);
c)更改了措施布局(见6,2008版的6);
d)更改了治理措施(见7,2008版的7),对措施的名称、内容做了整体调整和完善;
e)增加了“管护”一章(见10);
f)删除了附录A和附录D(见2008版的附录A和附录D);
g)更改了附录B表格,将附录B调整为附录A,并调整了附录中的表格A.1至A.8(见附录A,
2008版附录B)。
本文件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水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中心,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进怀、刘大根、袁爱萍、吴敬东、陈芳孝、叶芝菡、李世荣、宿敏、包美春、
黄炳彬、丁建新、赵宇、薛万来、刘佳璇、李添雨、颜婷燕、张耀方、李文忠、滕润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的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DB11/T548—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1/T548—2023
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与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调查和评价,以及治理、监测、验收和管护等建设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功能维护与提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7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GB/T1645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
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50179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GB50201防洪标准
GB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51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T51435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标准
LY/T1914植物篱营建技术规程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105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氮肥
NY/T1868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
SL19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SL336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
SL379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SL386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T534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
SL/T800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
DB11/T1088生态清洁小流域施工质量评定规范
DB11/T1172河流、流域名称代码
DB11/T1173山区河流水文地貌评价导则
DB11/T1174山区河流生态监测技术导则
DB11/161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1
DB11/T548—2023
SL/T5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三道防线threeecologicalfronts
以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源保护为主要目标,根据地形地势及人类活动情况,由小流域分水岭向河沟
道水系将小流域划分为预防保护区、综合治理区和生态修复区,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布设防治措施,构
筑小流域保护修复三道防线。
横向连通性修复lateralconnectivityrestoration
改善河流的水域、漫滩、滨带连通状况,提升水体与生物在横向上的自由流通性。
纵向连通性修复longitudinalconnectivityrestoration
改善河流上下游水体连通状况,提升水体与生物在纵向上的自由流通性。
4基本规定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应在小流域调查和评价基础上开展,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建设目标和措施布局。
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系为脉络。立足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结合水文化保护,统
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实施流域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实现清水下山、净水入河入库。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尊重生态系统演替规律,从
过度干预利用向自然恢复、休养生息转变。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发挥生态系统自我调
节、自我修复功能,防止变相开发和过度干扰对流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小流域内实行以污染总控为原则的综合减污。开展村镇点源污染防治、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防治,
科学布设流域内生活污水和垃圾、畜禽粪污、水土流失、化肥农药等各类污染源防治措施。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为目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用生态
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科学系统推进流域内各类生态要素保护修复。
小流域名称与代码应符合DB11/T1172的有关规定。
5调查与评价
调查
5.1.1一般规定
5.1.1.1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调查。
5.1.1.2调查方法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遥感调查等。
5.1.1.3坡面地块、沟道、村庄和水土保持措施等位置信息应在地形图或遥感影像上标出,地图比例
尺应不低于1:10000,重点工程布设区域不低于1:2000,遥感影像分辨率宜优于1m。
5.1.1.4调查成果宜录入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5.1.2调查单元
5.1.2.1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在小流域内划分调查单元,实施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生态状况的
综合调查。
2
DB11/T548—2023
5.1.2.2农、林、草等用地以地块为单元,水域以沟道为单元,住宅及相关用地以村庄为单元。
5.1.3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
5.1.3.1应调查小流域的地质、土壤、水文、气象、植被、土地利用等基本要素,表格参见表A.1。
5.1.3.2应调查小流域的人口、劳动力、各产业总产值、人均所得等情况,表格参见表A.2。
5.1.4坡面
5.1.4.1调查坡面土地利用现状和水土保持措施等情况。
5.1.4.2调查林草地的植被状况,包括植被种类、覆盖度、群落特征等。
5.1.4.3调查耕地和园地的耕作制度和管理、肥料农药施用、土地权属等情况。
5.1.4.4调查矿区类型、分布、规模及管理状况。
5.1.4.5调查坡面土壤侵蚀状况。
5.1.4.6坡面调查方法参见附录B。
5.1.5沟道
5.1.5.1应以小流域主沟道及次级沟道为主进行分级调查。
5.1.5.2调查沟道的汇流面积、沟长、沟宽、纵坡等基本特征和治理措施现状,表格参见表A.3。获取
沟道平面和纵、横断面地形图。
5.1.5.3调查沟道生态状况,包括生物、水文地貌和水质水量状况,生物和水文地貌调查应符合DB11/T
1173、DB11/T1174的要求,水质水量调查参见附录C,表格参见表A.4、表A.5。
5.1.5.4沟道水质水量应完成不少于1个汛期和非汛期的资料收集或实地调查。
5.1.5.5调查流域内坑塘分布与利用状况。
5.1.6村庄
5.1.6.1应以自然村为单元进行调查。
5.1.6.2调查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村庄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情况,包括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情况,表格参见表A.6;
b)生活垃圾的数量和处置方式,表格参见表A.7;
c)畜禽养殖和污染防治情况;
d)村庄雨水排除及防护措施情况。
评价
5.2.1小流域分析评价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根据坡面地块土壤侵蚀调查成果,利用土壤侵蚀模型分析评估小流域内土壤侵蚀面积、强度及
分布,分析土壤侵蚀成因;
b)分析流域产汇流,对沟道进行水文计算分析,推算沟道洪水淹没风险范围;
c)根据沟道植被、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识别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受人类干扰程度;
d)根据DB11/T1173绘制小流域主沟道水文地貌分级图,识别人为干扰较严重、连通性受阻、生
境退化的沟段;
e)分析小流域水质达标情况。不达标的应采用统计分析、数学模型等手段,明确小流域主要污染
源,绘制主要水污染物负荷空间分布图。
5.2.2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3
DB11/T548—2023
a)评价指标包括总体指标、坡面指标、村庄指标和沟道指标等4类13项,其中总体指标包括小
流域出口地表水环境质量和小流域管护2项,坡面指标包括水土流失防治情况、肥料施用情
况、农药施用情况和人为干扰情况4项,村庄指标包括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情况、垃圾分类收集
处理情况、规模养殖废弃物处理情况和防洪达标情况4项,沟道指标包括生物特征、生境特征
和水质特征3项,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见表1;
b)应按小流域出口所处位置进行评价和计分,填写表A.8。总分达80分(含)以上为生态清洁
小流域,其中80分(含)至90分为一星级生态清洁小流域,91分(含)至95分为两星级生
态清洁小流域,96分(含)以上为三星级生态清洁小流域;
c)根据未达标准的指标及现状,识别小流域主要存在问题,表格参见表A.8。
4
DB11/T548—2023
表1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表
小流域出口所在位置
序号评价指标(分值)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及其他区域
小流域出口地表水环
a
1总体符合北京市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的水质分类要求
境质量(10分)
(20分)
2小流域管护(10分)有管护规章制度、固定人员和管护经费,各项措施正常运行
水土流失防治状况(10
3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强度为微度b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强度在轻度(含)以下b
分)
4坡面肥料施用情况(6分)无施用化肥、合理使用有机肥c合理使用肥料d
(32分)
5农药施用情况(6分)无施用化学农药符合GB8321规定,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
6人为干扰情况(10分)无开采砂石,无未修复的废弃矿山,无毁坏表土、全垦整地现象,无盲目割灌等损害林草现象
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情
7全部收集处理无排污口,无污水直排入河,村内及沿村沟道无明显的污水遗留痕迹
村庄况(10分)
(28分)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情基本没有垃圾随意堆放和丢弃情况,基本能够实现分类收集,能够及时清运或就地无害化
8全部分类收集处理
况(6分)处理利用。
5
DB11/T548—2023
表1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表(续)
小流域出口所在位置
序号评价指标(分值)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及其他区域
规模养殖废弃物处理
9无养殖有集中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设施,粪污无渗漏、流失或遗撒入环境。
情况(6分)
10防洪达标情况(6分)所有村庄防洪达标,沟道防洪淹没范围内没有房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G/T 253-2009 建筑用曲臂遮阳篷 2009-06-18
- JG/T 252-2009 建筑用遮阳天篷帘 2009-06-18
- YY/T 0730-2009 心血管外科植入物和人工器官 心肺旁路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使用的一次性使用管道套包的要求 2009-06-16
- YY/T 0729.4-2009 组织粘合剂粘接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伤口闭合强度 2009-06-16
- GB/T 20000.2-2009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 2009-06-17
- YY/T 1148-2009 腰椎穿刺针 2009-06-16
-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2009-06-17
- YY/T 0729.2-2009 组织粘合剂粘接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T-剥离拉伸承载强度 2009-06-16
- JG/T 251-2009 建筑用遮阳金属百叶帘 2009-06-18
- JG/T 254-2009 建筑用遮阳软卷帘 200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