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448-2012 桂花物候观测规范

DB51/T 1448-2012 The standard for observing the phenology of osmanthus flower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1448-2012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7-25
实施日期
2012-08-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448—2012

桂花物候观测规范

2012-07-25发布2012-08-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448—2012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观测总则..........................................................................1

4物候期............................................................................2

5观测记录..........................................................................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桂花物候期图片..................................................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桂花物候观测记录簿格式.........................................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桂花物候观测记录年报表格式.....................................14

参考文献............................................................................16

I

DB51/T1448—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农业气象试验站、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荣韧、王明田、费永成、张玉芳、陈林、王芬、陈东东、亢继林。

II

DB51/T1448—2012

引言

桂花是重要的观赏、经济林木,但目前没有统一的物候观测标准,导致桂花物候观测记录出现差异,

从而影响其物候观测资料的“代表性、比较性和准确性”。为了增强实际观测工作的可操作性,消除人

为观测误差,提高观测资料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桂花物候观测的总体要求、观测方法、物候期标准和观测记录,以获取具有可比性的

资料,为桂花引种布局、园林建设、产业发展和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III

DB51/T1448—2012

桂花物候观测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桂花的物候观测和记载。

本标准适用于桂花物候观测。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观测点(ObservationPoint)

桂花物候观测的主要基点。

2.2

桂花物候(OsmanthusPhenology)

自然环境中的桂花生命活动的季节现象。

2.3

桂花物候观测(OsmanthusPhenologicalObservation)

对桂花物候现象按统一规则进行观察和记载。

3观测总则

3.1观测地点

观测点宜考虑地形、海拔、土壤、植被的代表性,与当地气象站大气观测场直线距离在5公里内,

海拔高度差在50米内,并相对稳定。

3.2观测对象

3.2.1品种选择

选择当地常见、分布较广并经过品种鉴定的桂花树。

3.2.2植株选择

在同一观测点,选定同一品种,野生或露地栽植,不经人工管理,且发育正常,开花三年以上的中

龄树。观测植株数选3—5株,如因条件所限也可选择1株。植株选定后做好标志。

1

DB51/T1448—2012

3.2.3备用植株选择

平时宜在日常观测点及其附近,或与日常观测点环境条件相近似的观测点内,选择品种、年代一致,

发育长势很相近的植株作为备用观测植株。一旦因各种情况造成观测难以继续进行时,启用备用植株进

行观测记载。

3.3观测物候期

观测的桂花物候期有:芽膨大期、芽开放期、展叶期、花序出现期、开花期、第二次开花期、果实

成熟期、果实脱落期。

3.4观测时间

物候观测以不漏测物候期为原则。根据观测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当年气候状况及本地历史观测记录,

确定观测间隔日数。在停止生长期间,可酌情停止观测;在物候现象变化较快时,逐日或隔日观测。观

测时间,宜在下午。

3.5观测方法

目测观测植株生长发育较早的部位。如果植株太高,可用望远镜或高枝剪剪下小枝观测。当芽膨大,

目测比较困难时,借助放大镜观察。

3.6观测标准

标准如下:

a)观测对象为一株时,只要有1个枝条出现某物候现象,即作为进入某一物候期。

b)观测对象为多株时,记载目测超过一半以上的植株出现某一物候现象的日期。

3.7观测要求

记录随观测随记,准确、完整。

4物候期

4.1物候期标准

4.1.1芽膨大期

芽膨大期分为:

a)叶芽膨大期:叶芽的鳞片开始分离,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和角形,从鳞片之间的空隙可以看出

芽的浅色部分。

b)花芽膨大期:花芽外侧两片芽鳞开始绽裂,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和角形,从鳞片之间的空隙可

以看出芽的浅色部分。

4.1.2芽开放期

芽开放期分为:

a)叶芽开放期:叶芽的鳞片裂开,芽的上部现出新鲜颜色的尖端。

b)花芽开放期:花芽的鳞片开始散落,包被在芽体表层的苞片,随之分裂成许多大小不等的黄褐

色膜壳,覆盖在花芽体上方,花芽顶壳出现花蕾。

2

DB51/T1448—2012

4.1.3展叶期

展叶期分为:

a)始期:观测树上有个别枝条的芽出现平展的叶片。

b)盛期:观测树上有≥50%枝条的小叶完全平展。

4.1.4花序出现期

花芽开放后,花前约3—5天,由数朵小花组成的簇生聚伞状花序雏形开始分散延伸,花梗由短变长,

梗色由青转黄,粘附在花蕾上方的黄褐色膜壳大量散落到地面。

4.1.5开花期

开花期分为:

a)始期:观测树上有一朵或同时几朵花的花瓣完全开放。

b)盛期:观测树上有≥50%以上的花蕾都展开花瓣。

c)末期:观测树上有≥80%以上的花瓣凋谢脱落。

4.1.6第二次开花期

第一次开花期结束后,再次出现开花现象。

4.1.7果实成熟期

观测树上有≥50%的果实出现紫黑的成熟色。

4.1.8果实脱落期

果实脱落期分为:

a)始期:开始出现果实自然脱落现象。

b)末期:观测树上有≥80%的果实自然脱落。

4.2物候期图片

参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5观测记录

5.1观测记录簿、年报表格式

观测记录簿格式遵照附录B(规范性附录)的规定,观测记录年报表格式遵照附录C(规范性附录)

的规定。

5.2观测记录簿的填写

5.2.1封面

填写规定如下:

a)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单位名称:填写观测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单位名称。

b)年:使用观测簿记录当年第一个物候期的年份。用4位阿拉伯数字填写。

5.2.2观测地理环境

3

DB51/T1448—2012

填写规定如下:

a)品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