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43-2002 鱼类鱼病防治技术规范

DB34/T 243-2002 Fish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for fish specie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34/T 243-2019 |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43-200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2-05-09
实施日期
2002-05-09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境内淡水养殖鱼类的疾病诊断,鱼病的现场调查方法,鱼病的预防,鱼病的给药方法,鱼病的治疗等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淡水养殖鱼类。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起草人:
奚业文 董星宇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43—2002

鱼类鱼病防治技术规范

2002-05-09发布2002-05-09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43—200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淡水鱼类疾病的种类..................................................................1

3.1按病原划分.........................................................................1

3.2按症状划分.........................................................................1

4病鱼和健康鱼的鉴别..................................................................1

4.1活动...............................................................................1

4.2体色、体形.........................................................................1

4.3摄食...............................................................................1

5鱼病的现场调查......................................................................1

5.1发病情况的调查.....................................................................1

5.2饲养管理情况的调查.................................................................2

5.3气候、水质情况的调查...............................................................2

6病鱼的检查、诊断....................................................................2

6.1取材...............................................................................2

6.2检查的顺序.........................................................................2

6.3诊断...............................................................................2

7鱼病的预防..........................................................................2

7.1建立检疫制度.......................................................................2

7.2四消四定...........................................................................3

7.3科学的饲养管理.....................................................................4

7.4人工免疫...........................................................................4

8鱼病的治疗方法......................................................................4

8.1药浴法.............................................................................4

8.2口服法.............................................................................5

8.3注射法.............................................................................5

9常用药品............................................................................5

9.1常用的外用鱼药及使用方法...........................................................5

9.2常用内服鱼药及使用方法.............................................................5

9.3常用鱼药休药期.....................................................................5

10禁用药品...........................................................................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的外用鱼药及使用方法.........................................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用内服鱼药及使用方法...........................................7

附录C(资料性附录)常用鱼药休药期...................................................8

附录D(规范性附录)禁用药品.........................................................9

I

DB34/T243—2002

前言

本标准对淡水鱼类疾病的种类、病鱼和健康鱼的鉴别、鱼病的现场调查、病鱼的检查与诊断、鱼病

的预防及治疗提出了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措施。该项技术规范的实施可减少鱼病的发生,减少养殖鱼类对

环境的污染,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水产品。为促进鱼类疾病防治技术的普及,推动水产业的健康、持续

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新定标准,是在通过调查多个水产养殖单位,结合安徽实际情况,吸收省内外先进的技术、

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本标准的附录部分是根据NY5070—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编写。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人:奚业文董星宇

II

DB34/T243—2002

鱼类鱼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境内淡水养殖鱼类的疾病诊断,鱼病的现场调查方法,鱼病的预防,鱼病的给

药方法,鱼病的治疗等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淡水养殖鱼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5070—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SC1003—1992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注射规程

3淡水鱼类疾病的种类

3.1按病原划分

有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原虫病、蠕虫病、甲壳动物病、立克次体、饵料中毒、重金属化学性

中毒、机械损伤、理化刺激、环境和水质变化、营养缺乏等。

3.2按症状划分

3.2.1局部性疾病

病理变化主要局限于鱼体的某一部分者。常见的有皮肤病、鳍病、鳃病、胃肠病、肝病、肾病、脾

病、鳔病、性腺病、心脏病、脑神经病、胆囊病等。

3.2.2全身性疾病

疾病影响到整个鱼体。常见的有中毒、饥饿、营养不良等。

4病鱼和健康鱼的鉴别

病鱼和健康鱼无论在外表表现或内部生理上都有明显的差别,依靠检测手段来加以确诊,有些则凭

临诊征象便可判断。

4.1活动

病鱼则游动缓慢,反应迟钝,或作不规则的狂游、打转、平衡失调或离群独游。

4.2体色、体形

病鱼则体色变黑或褪色,失去光泽,或有白色或红色斑点、斑块,或鳞片脱落、长“毛”,或鳍条

缺损,或粘液增多、体表呈白色层块状,或鱼体消瘦、腹部膨大或肛门红肿等。

4.3摄食

正常鱼类食欲旺盛,投饵后即见抢食;病鱼则食欲减退,缓游不摄食或接触鱼饵也不抢食。

5鱼病的现场调查

5.1发病情况的调查

发病的时间、症状,死鱼的数量、种类、大小,水体中饲养鱼的种类、数量、大小、种苗来源。

病程的长短、死亡高峰、当时的气候、水温、水质情况。

1

DB34/T243—2002

养殖区的工厂、排污和水源的情况。

日常的防病措施和发病后已采取的措施。

5.2饲养管理情况的调查

放养密度,每天投喂饵料的次数和数量,饵料的种类和质量,饵料的来源、贮藏、消毒等记录。

食场、食台,池塘的消毒情况,发病塘或网箱周围其它塘、箱的情况,已往发病史等。

5.3气候、水质情况的调查

现场重点测定有关气温、水温、降雨、风力、风向、盐度、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水

流、水色、透明度、硫化氢等有关污染指标,以便为进一步诊断提供必要的依据。

6病鱼的检查、诊断

病鱼检查,采取肉眼检查(目检)和显微镜检查(镜检)相结合的方法,目检和镜检可同时进行。

6.1取材

应选择症状明显的病鱼作材料,为了有代表性,一般应检查3~5尾。死亡或已腐败的病鱼不宜作

为检查材料,未检查到的材料鱼,应在原塘水中蓄养,以保持鲜活状态。

6.2检查的顺序

检查要按一定顺序进行,原则上是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先检查鱼体体表,然后检查鱼体血液和脏

器、组织。体表、鳃、肠道为必须检查部位。

6.2.1体表

目检头部吻、口腔、眼和眼眶周围、鳃盖、躯干、鳞片、鳍、肛门、尾部等部位有无异常,各部位

是否有充血、发炎、溃疡、脓肿、瘢痕、鳞片松驰、脱落、竖鳞、鳍缺损等征象。

刮取体表、鳍等部位的粘液,加一滴清水,做成湿片镜检,是否有致病性原虫、蠕虫等寄生虫。

6.2.2血液

从心脏或尾动脉取出血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或将吸取的血液全部注入培养皿中,再取与血清交界

处的血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或可检出细菌、异常血球、寄生原虫、蠕虫等。

6.2.3鳃

目检鳃瓣是否完整,颜色有无异常,有无寄生虫。剪下病变鳃丝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或解剖针

把鳃丝逐一分开,镜检,发现是否有细菌、真菌、原虫、蠕虫和甲壳类等病原体。

6.2.4内部器官

从肛门沿腹线和侧线剪开,除去一侧腹壁,露出整个内脏。解剖时勿剪破胆囊,记录有无腹腔液及其

浊度、颜色,有无寄生虫。观察各组织器官的体积大小、颜色深浅。

从咽喉和靠肛门处剪断消化道,取出整个内脏,在解剖盘中小心分开各器官,剥离内脏器官周围的

脂肪。按下列顺序镜检:心脏、膀胱、胆囊、肝胰脏、脾脏、肾脏、肠系膜、胃肠道、性腺、气鳔、脂

肪组织、脑、脊髓、肌肉等;也可重点检查其中若干个部位。

胃肠道可从胃、前肠向后剪开,检查前中后三段,注意胃肠内食物充盈情况,胃肠壁有无发炎、溃

疡。刮取肠内粘液少许,放在加有0.7%生理盐水的玻片上镜检。其他脏器可用压片法检查。

6.3诊断

病鱼的诊断是较复杂的一环。有的鱼病单凭目检可做出诊断,而大多数鱼病面须镜检,才能做出诊

断。有些鱼病还要与细菌学或病毒学检测、生化或组织病理等测检手段结合才能得出结论。

病原的分析,要与病原的毒性、侵袭力、数量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

7鱼病的预防

7.1建立检疫制度

为了防止鱼类疫病的传播,可参照我国制订的《口岸淡水鱼类检疫暂行规定》,对鱼类进行检疫,

检疫方法主要有现场检疫、实验室检疫、隔离检疫等。

2

DB34/T243—2002

7.2四消四定

四消即池塘水体、鱼种鱼体、饲料食场和工具消毒;四定即投喂饲料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7.2.1池塘水体消毒,见表1。

表1药物清塘的种类和方法

每亩水深用量用法

药物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