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3年08月
-
201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宁国市森林植物防治检疫站。宁国市林业局、宁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吴志辉、龚广彬、储德传、余益胜、叶远银、王敏、詹权胜。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49—2011
代替DB34/T349-2003
山核桃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SustainablecontroltechnicalregulationsonsonmainpestofCaryacathayenensis
Sarg
2011-12-16发布2012-01-16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349—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4/T349-2003。
本标准与DB34/T349-200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修订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山核桃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山核桃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类;
——修改完善了山核桃溃疡病、山核桃花蕾蛆等有害生物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
——改进了防治技术,突出各项生态调控措施;
——调整了使用药剂,重点强调生物农药的使用。
本标准中使用农药参照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
用准则》、GB/T19630.1《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推荐药械品种》而制订。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国市森林植物防治检疫站。
本标准提出单位:宁国市林业局、宁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志辉、龚广彬、储德传、余益胜、叶远银、王敏、詹权胜。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4/T349-2003。
I
DB34/T349—2011
山核桃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核桃主要有害生物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皖南山区山核桃有害生物防治。
2主要有害生物危害症状
2.1病害
2.1.1山核桃溃疡病
危害症状:危害主干。
——初期在树皮表面出现点状的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以后扩大成长椭圆形,并有黑褐色粘液流出,
整个病斑呈水渍状。中央黑褐色,边缘浅褐色,无明显边缘;
——后期病斑中央下陷,有时纵裂,其上散生很多小黑点。染病树皮的韧皮部和内皮层腐烂坏死,
黑褐色腐烂部位有时可深达木质部2~3cm。
该病为多年生溃疡病,次年病斑在愈伤组织继续扩展,然后周围又形成新的愈伤组织,年复一年,
循环交替,一些病部形成明显的长椭圆形盘状同心环纹。
受病植株,叶小而黄,果实变小,结果量降低15%~30%,空籽率增加5%~12%;削弱树势,
导致结果树木枝条死亡、树木早衰甚至整株树木死亡。
2.1.2山核桃枝枯病
危害症状:危害枝干。
病菌首先侵入顶梢幼嫩的枝条,逐渐向下蔓延至主干。受害枝条皮层颜色初期呈灰褐色,然后呈红
褐色,最后为深灰色。病枝上的叶片逐渐变黄脱落,在已死的枝条上形成许多小黑点。
2.1.3山核桃干枯病
危害症状:危害主干或大枝,中、幼林危害严重。
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表皮呈褐色,染病树皮及韧皮部和内皮腐烂坏
死,但病斑凹陷不明显,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枝条或整株死亡。
2.2虫害
2.2.1山核桃瘿蚊(花蕾蛆)
形态特征:成虫似小蚊子;幼虫似蛆,乳白色,体长0.3~0.8mm。
危害症状:雄花序受害后无法正常生长,受害部位弯曲、膨大、变色、枯死,雌花蕾受害部位膨肿,
变褐色、枯萎。被害后影响授粉,降低产量,危害严重的林分,花期如遇持续降雨可导致减产乃至绝收。
2.2.2山核桃刻蚜
1
DB34/T349—2011
危害症状:以成蚜和若蚜群聚在山核桃嫩枝、嫩芽、嫩梢和嫩叶上刺吸汁液危害,使嫩梢和芽萎缩,
雄花枯死,雌花无法形成,树势衰弱,严重影响当年和次年产量。
2.2.3山核桃食叶性害虫
主要有油桐尺蠖、青胯白舟蛾、胡桃豹夜蛾、眼斑钩蛾、刺蛾类、叶甲类等。
危害症状:以幼虫食叶危害,爆发时可将大片山核桃树叶食尽,危害严重时,影响当年、第二乃至
第三年产量与质量。
2.2.4山核桃天牛类
主要有云斑天牛、星天牛、皱绿桔天牛、桑天牛等,以成虫啃食嫩叶、新枝嫩皮,使新枝枯死,幼
虫蛀入木质部,使幼林主干折断,影响生长,被害严重时可降低产量甚至造成整株枯死。
危害症状:树干或枝条上可见成虫产卵刻槽,有幼虫蛀食孔和排粪孔,孔外有木屑及虫粪。
2.2.5咖啡木蠹蛾
危害症状:以幼虫蛀食危害1~3年生枝条或幼林,被害枝条黄化,枯死或折断,不能正常结果,
即使结实也不能生长至成熟,该虫为影响山核桃产量的重要害虫。
2.2.6山核桃红蜘蛛
危害症状:在叶正面危害,成螨、若螨刺吸汁液。主脉两侧吐丝结网,成螨在网下停息、产卵,危
害初期叶片失绿,随后变成苍白色,叶正面叶脉处有白粉状物,危害严重时形同火烧,叶片凋落。严重
影响当年及第二、第三年产量。
2.2.7深褐拟叶螽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幼龄林。成虫将卵产在主干1.5米以下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造成危害,被害
林木输导组织破坏,主干疤痕累累,严重的可导致整株死亡。
2.3有害动、植物
2.3.1葛藤
危害症状:通过缠绕和覆盖林木,绞缢枝干、影响光照,造成树木无法制造和输送养分,严重影响
林木的正常生长,可导致中、幼龄林木死亡。
2.3.2红腹松鼠
危害症状:从3月初至7月初,啮食树皮危害;7月初开始啃食果实,造成落果,8月下旬,红
腹松鼠活动频繁,8月底至采收前危害最为严重。
近年来,红腹松鼠在山核桃产区的危害趋重,可造成孤立木、竹林或天然次生林林缘分布的山核桃
减产85%~95%。
2.3.3华南野兔
危害症状:在冬季和早春季节食物匮乏期,啃食幼苗或幼树的树皮、嫩茎,对幼林造成一定危害。
2.4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与发生特点
见附录A。
2
DB34/T349—2011
3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3.1休眠期(11—3月)防治
3.1.1重点防治对象
山核桃瘿蚊﹙花蕾蛆﹚、咖啡木蠹蛾、深褐拟叶螽、山核桃刻蚜﹑山核桃溃疡病、山核桃干枯病、
山核桃食叶性害虫﹙主要包括: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4624.3-2016 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方法 第3部分:巨大芽孢杆菌 2016-08-23
- SN/T 4622-2016 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符合性检验规程 2016-08-23
- SN/T 4624.4-2016 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方法 第4部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2016-08-23
- SN/T 4624.8-2016 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方法 第8部分:志贺氏菌 2016-08-23
- SN/T 4624.7-2016 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方法 第7部分:沙门氏菌 2016-08-23
- SN/T 4624.6-2016 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方法 第6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2016-08-23
- SN/T 4624.2-2016 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方法 第2部分:短小芽孢杆菌 2016-08-23
- SN/T 4624.5-2016 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方法 第5部分:β型溶血性链球菌 2016-08-23
- SN/T 4621-2016 医学媒介生物标本编码规范 2016-08-23
- SN/T 4624.1-2016 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方法 第1部分:地衣芽孢杆菌 201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