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035-2012 奶牛选配技术规范
DB37/T 2035-2012 Milk cow selection and breed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3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035—2012
奶牛选配技术规范
PlannedMatingRegulationofDairyCattle
2012-02-09发布2012–03-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035—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山东奥克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斌、孙涛、赵秀新、王洪、刘文浩、鲍鹏、李荣岭、黄金明、高丹、侯
明海、仲跻峰。
I
DB37/T2035—2012
奶牛选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选配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场、奶牛养殖小区及奶牛养殖户母牛的选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335-2007牛人工授精技术规程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系谱Pedigree
记载种畜血统来源、个体编号、出生日期、发育情况、生产性能、体型外貌等种用信息的文件。
3.2
生产性能测定performancetesting
对畜禽经济性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表型测量。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对泌乳牛产奶量、乳成份、乳
中的体细胞数等指标的测定,也称为DHI(DairyHerdImprovement)。
3.3
体型线性鉴定lineartypeclassification
根据奶牛体型性状的生物学特点,对体型各个部位的多项性状分别进行客观度量,给出分值来评定
个体是否优良的一种科学方法。
3.4
选配Plannedmating
根据育种目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公母牛进行交配,以期双亲结合产生更加理想的后代。
3.5
同质选配Homogeneousmating
1
DB37/T2035—2012
选择性状相同、性能表现一致、遗传相似的优秀公母畜交配,以期将双亲优异性状加以固定,获得
与双亲相似的后代。
3.6
异质选配Heterogeneousmating
选择具有不同优异性状的公母畜交配,以期将双亲各自优异性状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兼有双亲优
点的后代。
3.7
个体选配Individualmating
按每头母牛本身优缺点,选择最适宜的优秀种公牛与之交配。
3.8
群体选配Populationmating
将牛群根据优缺点分成不同亚群,选择适宜不同亚群的优秀种公牛与之交配。
3.9
近交系数inbreedingcoefficient
个体的等位基因来自共同祖先基因的概率。
4选配原则
4.1巩固优良性状,改良不良性状。
4.2一次选配,考虑改良的性状不多于3个。
4.3优秀公母牛采用同质选配,品质较差母牛采用异质选配。避免相同或不同缺陷的选配组合。
4.4公牛生产性能和体型遗传成绩要高于母牛,无遗传疾病且不是遗传病隐性携带者。
4.5生产群选配后代近交系数控制在4%以下。
5选配方法
5.1对母牛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生产性能表现情况,记录形式见附录A。
5.2对头胎母牛进行体型线性鉴定,记录体型各性状评分,记录形式见附录B。
5.3对母牛繁殖情况进行记录,包括配种日期、与配公牛号、妊检结果和产犊难易性等,记录形式见
附录A。
5.4对每头母牛建立系谱档案,档案格式见附录A。
5.5查清母牛个体优缺点,一一列出,并进行分类,以做群体选配。
5.6查清种公牛个体优缺点,一一列出。
5.7根据公母牛不低于三代的系谱,计算后代近交系数。后代近交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nn++1
⎡⎛1⎞21⎤
Fx=∑⎢⎜⎟⎥+FA
⎣⎢⎝2⎠⎦⎥
2
DB37/T2035—2012
式中:
Fx——选配产生后代的近交系数;
FA——共同祖先的近交系数;
n1n2分别为父亲和母亲到共同祖先的世代数。
5.8预测后代各性状育种值(包括母牛生产性能和体型性状)。根据双亲进行预测:后代育种值=双亲
1
育种值的平均数;根据父亲和外祖父进行预测:后代育种值=父亲育种值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
2
1
创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3923-2007 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 2007-04-13
- QB/T 2991-2008 木制品上光蜡 2008-06-16
- SY/T 6678-2007 电子示功仪校准方法 2007-10-08
- WS 269-2007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2007-04-17
- JB/T 7709-2007 渗硼层显微组织、硬度及层深检测方法 2007-03-06
- JB/T 6152-2007 静电复印有机光导鼓 2007-10-08
- MT 719-2007 煤矿用隔爆型行程开关 2007-03-30
- JB/T 6708-2007 机动车及内燃机用起动机换向器 技术条件 2007-03-06
- YD/T 1368.1-2008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性能测试 2008-03-28
- JB/T 5074-2007 低、中碳钢球化体评级 200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