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951-2019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变形剖面沉降管、沉降杯观测技术规程

DB13/T 2951-2019 Highway subgrade widening deformation cross-sectional settlement tube and settlement cup obser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2951-2019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3-25
实施日期
2019-04-25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30

P6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951—2019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变形剖面沉降管、沉降杯

观测技术规程

2019-03-25发布2019-04-25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2951—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改扩建筹建处、石家庄铁道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彬、杨广庆、董辉、王伟、贾钢、李占锋、康博、赵瑞卿、王国伟、于

盛彬、王志杰、王贺、张宏、林向楠、孙毅、张欢、王希。

I

DB13/T2951—2019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变形剖面沉降管、沉降杯观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适用条件

及观测范围、观测断面布置与类型、观测元件埋设要求、观测频次与方法以及观测资料整理。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剖面沉降管、沉降杯等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其

他等级公路改扩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

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

JTGC10公路勘测规范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F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TD31-0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L11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沉降settlement

高速公路路基在荷载作用下随时间产生的竖向变形,包括下沉和上升,其下沉值(正值)或上升

值(负值)称为沉降量。

3.2

观测点observationpoint

布设在路基上能够反映其沉降与水平位移特征的测量点。

3.3

基准点referencepoint

为进行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而布设的、稳定的、需要长期保存的观测控制点。

3.4

工作基点workingreferencepoint

为直接观测沉降与水平位移而在现场布设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控制点。

1

DB13/T2951—2019

4一般规定

4.1一般技术要求

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路基基底沉降为主,路基水平位移观测根据

具体要求确定。

4.2沉降观测网

4.2.1沉降观测网建网方式

沉降观测网一般用分级布网等精度观测逐级控制的方法布设。布设方法为:在全线二等精度高程

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和基准点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基准点或设

置工作基点至满足沉降观测需要。加密后的基准点(含工作基点)间距一般不大于200m。

4.2.2沉降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表1沉降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每站高差中误差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高差较差

等级

(mm)(mm)(mm)(mm)

三等1.00.30.6n0.8n

注:表中n为测站数。

4.3水平位移观测网

4.3.1水平位移观测网建网方式

水平位移观测网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

现水平位移观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

4.3.2水平位移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水平位移观测一般按国家二等平面控制测量的要求施测,水平位移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如表2所

示。

表2水平位移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

等级测边相对中误差

(mm)(m)(")

≤4001.0≤1/200000

二等3.0

≤2001.8≤1/100000

≤4501.8≤1/100000

三等6.0

≤3502.5≤1/80000

4.4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4.4.1基准点

2

DB13/T2951—2019

应建立在沉降与水平位移区以外的稳定区域,基准点应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基准点或一般基

准点,增设时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

4.4.2工作基点

应埋设在稳定区域,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与水平位移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增

设时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

4.4.3观测点

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与水平位移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其沉降与水平位移的特征部位,

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与水平位移体的外观和使

用。

5适用条件及观测范围

加宽路基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基的特殊性以及观测对施工的影响程度等

确定。本规程适用条件及观测范围如表3所示。

表3适用条件及观测范围

地基条件路堤高度观测要求

软土地基路段--按JTG/TD31-02相关要求执行

软弱土、湿陷性黄土等≤3m可不进行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

特殊土地基路段>3m应按本规程进行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

≤5m可不进行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

其他地基路段

>5m应按本规程进行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

6观测断面布置与类型

6.1布置原则

加宽路基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断面在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结构形式及高度、

荷载大小、结构物特征、周边环境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的情况下,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布置:

a)地基条件均匀良好地段且路堤高度大于5m、软弱土等特殊土地基路段且路堤高度大于3m,

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断面宜每100m布设一处;

b)路桥过渡段范围内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断面可适当加密;

c)其他路段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断面可适当放宽。

6.2观测断面类型

6.2.1路基加宽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断面包括Ⅰ、Ⅱ、Ⅲ型三种类型。

6.2.2Ⅰ型观测断面主要用于一般地段加宽路基(地基条件均匀良好地段且路堤高度大于5m、软弱

土等特殊土地基路段且路堤高度大于3m)沉降观测,如图1所示。Ⅰ型观测断面观测元件包括沉降

观测标和沉降杯。

3

DB13/T2951—2019

观测标观测标

沉降杯沉降杯

a)横断面图

沉降杯沉降杯

观测标观测标

b)平面图

图1加宽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元件布置示意图(Ⅰ型)

6.2.3Ⅱ型观测断面仅在观测范围内的桥头路堤段布置,如图2所示。Ⅱ型观测断面观测元件只包括

剖面沉降管。

剖面沉降管剖面沉降管

a)横断面图

剖面沉降管剖面沉降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