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496-2015 防护林经营技术规程
LY/T 2496-2015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anagement of protective forest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防护林的经营工作。
发布历史
-
2015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
- 起草人:
- 余新晓、谷建才、贾国栋、陈丽华、牛健植、毕华兴、樊登星、贾剑波、陆贵巧、孙佳美、娄源海、张锁成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2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LYT24962015
防护林经营技术规程
Technicalreulationformanaementofrotectiveforest
ggp
ㅤㅤㅤㅤ
2015-10-19发布2016-01-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LYT24962015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防护林调整………………2
6防护林抚育………………2
7低效防护林改造…………………………4
8防护林更新………………5
作业监督与检查验收……………………6
9
()………………
附录A资料性附录防护林抚育后林木保留参考密度7
()……………
附录B资料性附录防护林参考抚育强度10
()…………………
附录C资料性附录防护林采伐开始年龄和间隔期11
()…………………
附录D资料性附录防护林更新年龄12
ㅤㅤㅤㅤ
Ⅰ
/—
LYT24962015
防护林经营技术规程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的调整抚育低效防护林改造和防护林更新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防护林的经营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森林抚育规程
GBT15781
/—主要造林树种林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
GBT157831995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1646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LYT1690
/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1723
3术语和定义ㅤㅤㅤㅤ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护林经营manaementofrotectiveforest
gp
、、。
对防护林进行的各种调整抚育改造和更新等活动的总称
3.2
低效防护林lowfunctionrotectiveforest
p
,,,
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衰竭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导致生
态防护功能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的防护林总称。
3.3
低效防护林经营manaementoflowfunctionrotectiveforest
gp
,
对林分结构不合理或经营不当而造成的生态功能低下的防护林为恢复和提高其应有生态防护功
能而进行的各种经营措施的总称。
3.4
整体调整entiretadustment
yj
,,。
根据区域对防护林的整体要求通过不同功能防护林结构达到整体防护林功能的最大化
3.5
带状调整bandinadustment
gj
,,,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方向性地将防护林分成若干带进行条带抚育确保防护林防护效益的充分
发挥。
1
/—
LYT24962015
3.6
团状调整rouadustment
gpj
,,,。
根据当地地形特点将防护林分成若干块采取团状调整措施确保防护林防护效益的充分发挥
4总则
,。
防护林经营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导兼顾其他功能
,、、,,
遵循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通过抚育改造更新等措施形成和维持稳定的防护林结构持续发
挥多种生态防护功能。
5防护林调整
5.1整体调整
,,,
根据区域对防护林的整体要求整体残缺15%以上的林分需完善防护林结构增强防护林整体防
。,、。
护功能适用于地形条件简单缓坡和平原地区的农田防护林草牧场防护林等
5.2带状调整
,,,。
将林地分成若干带在带内进行调整应考虑当地气候和地形条件决定防护林带的方向在气候
、;,;,
恶劣土壤干燥地区宜东西向在经常有大风的地区带的方向宜与主风方向垂直在山地陡坡带的方
ㅤㅤㅤㅤ
向宜与等高线平行。
:、、、,
行间调整主要适用于对交通湖泊水库等周边的护路林护岸林以及风沙区的防风固沙林和沿
海地区的海岸防护林。
:,,、
林带调整主要适用于林带密度大竞争激烈林带结构不符合防护要求的农田防护林草牧场防护
,。
林等调整带宽度一般不超过树高的宽度
5.3团状调整
,。、
适用于地形条件复杂植物群落交错带等地带在多功能多层次防护林并存且分布不均情况下采
。。、
用此法按防护林功能关系和效能发挥特点进行团状调整主要适用于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大
,。
面积分布的幼龄防护林种以及有特殊防护作用的滞尘降噪林和防火林带等
6防护林抚育
6.1适用条件
():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防护林林分应列为抚育对象
),/;
a相同立地条件及经营水平下其主体防护功能低于平均水平13以上的林分
)(),,,;
b林分林带密度大竞争激烈林木分化明显林下立木或植被受光困难
)林木生长发育已不符合特定主导功能的林分;
c
),/。
d遭受严重灾害受害林木占15以上
2
/—
LYT24962015
6.2抚育方法
6.2.1分层抚育
6.2.1.1下层抚育
。、,
适用于单纯同龄林去除林分中生长落后径级较小的濒死木和枯立木人工促进林木自然稀疏过
,,。
程促进林木发育增强林分抗性
6.2.1.2上层抚育
。
适用于阔叶混交林及针阔混交林中位于林冠上层没有防护功能的树种去除林分中居于上层林冠
,,/2,
的林木当人工栽植的幼树平均树高幼树保留株数达到株以上后伐除胸径
≥1.5m1200hm
,。
>12cm的上层林木以及影响冠下更新幼树生长的林木
6.2.1.3机械抚育
、。,
适用于株行距整齐初植密度大的人工林在林分内不进行林木分级机械地隔行或隔株伐除部分
。、。
林木目前采用的形式有隔行隔株方式
6.2.2定株抚育
,。
适用于林木间出现严重竞争或较严重竞争时伐除目标树周围的竞争木按照不同防护功能的要
,。
求分次次完成抚育
1~3
6.2.3生态疏伐ㅤㅤㅤㅤ
。,
对于郁闭度大于以上的过密林分进行生态疏伐伐后郁闭度控制在6~0.7之间一次疏伐
0.80.
,。
强度不宜超过总株数的15%~20%超过时分次实施
,
未进行过透光伐的飞机播种林首次疏伐宜每公顷保留3500株以上或伐后郁闭度控制在0.7~
0.8。
6.2.4卫生伐
、、,。
对遭受病虫害火灾风雪危害等自然灾害和林内卫生状况较差的防护林伐除受害林木受害木
,。
数量较多时应采取伐重保轻的原则
6.3技术要求
6.3.1保留密度
、、、,
通过建立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自然稀疏线与林分密度的关系模型拟合出生态防护功
,。
能指标与林分蓄积量的关系达到以生态防护功能控制抚育密度的目的
()等树高线见式():
11
b……()
··
VΔaHN1
=
()等疏密度线见式():
22
()
a1
·--……()
VaN2
=
()自然稀疏线见式():
33
·()·-b……()
VaNNN3
=-
00
()等直径线见式():
44
3
/—
LYT24962015
bc……()
··
VaDN4
=
式中:
3-2
———,(·);
V林分蓄积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公顷mhm
———,();
D林分平均胸径单位为厘米cm
———,();
H林分平均高度单位为米m
———,(·-2);
N林分密度单位为株每公顷株hm
———,(·-2);
N0林分初始密度单位为株每公顷株hm
,,———系数。
abc
,():
根据生态防护功能指标和林分蓄积量的调查数据拟合关系见式5
·()……()
YmlnVn5
=-
式中;
Y———生态防护功能指标;
3-2
———,(·);
V林分蓄积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公顷mhm
,———系数。
mn
不同区域防护林种抚育后林木保留密度参见附录A。
6.3.2抚育强度及间隔期
,
对于容易引起风倒的林分或因抚育强度大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每次抚育采伐后郁闭度不应低于
。,;,。
0.6对于顶端优势明显的树种抚育强度可较大对于顶端优势不明显的速生树种抚育强度可较小
不同区域防护林种抚育强度参见附录B。
防护林抚育采伐开始年龄和间隔期参见附录。
ㅤㅤㅤㅤ
C
7低效防护林改造
7.1适用条件
,: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判定为低效防护林应进行防护林改造
)不具有生态防护功能的树种组成的林分;
a
),,;
b林相残败结构失调林木健康状况不良的林分
)、、、、;
c遭受病虫害火灾雪压风折病腐木达到10%的林分
)其他判别标准参见/。
dLYT1690
7.2改造方法
7.2.1补植
7.2.1.1补植对象
补植对象如下所示:
)、,、
a疏林地经反复樵采形成的灌木林地更新造林质量不高或因自然灾害危害形成的成活率与
、;
保存率达不到更新造林标准要求的低效防护林
)、,。
b遭受到病虫害火灾及风雪等自然灾害危害较重应经过补植措施才能够恢复成林的防护林
7.2.1.2补植方法
,“”、“”,,
补植应有利于林分结构调整应注意引针入阔引阔入针改造纯林为混交林提高林分生态防
4
/—
LYT24962015
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5/T 10024-2007 棉花品种 新陆中22号 2007-07-01
- DB65/T 10028-2007 水稻品种 新稻10号 2007-07-01
- DB65/T 10041-2007 西甜瓜品种 西域金黄1号 2007-07-01
- DB65/T 10007-2007 棉花品种 新彩棉7号 2007-07-01
- DB65/T 10008-2007 棉花品种 新彩棉8号 2007-07-01
- DB65/T 10036-2007 甜菜品种 新引KWS2409 2007-07-01
- DB65/T 10032-2007 甜菜品种 新甜饲1号 2007-07-01
- DB65/T 10037-2007 西甜瓜品种 新蜜36号 2007-07-01
- DB65/T 10033-2007 甜菜品种 新引BETA218 2007-07-01
- DB65/T 10035-2007 甜菜品种 新引H10135 200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