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347-2021 白刺夜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62/T 4347-2021 DB62/T 4347-2021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s for the white thorn moth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16
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347—2021
白刺夜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21-08-04发布2021-09-04实施
发布
DB62/T4347—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害虫调查...........................................................................1
5成灾标准划分.......................................................................3
6防治方案编制.......................................................................3
7防治技术...........................................................................4
8防治效果评价.......................................................................5
9建立技术档案.......................................................................6
附录A(资料性)白刺夜蛾生活史......................................................7
附录B(规范性)白刺夜蛾害虫调查记录................................................8
附录C(资料性)白刺夜蛾防治方案设计表.............................................10
附录D(资料性)白刺夜蛾防治药剂种类表.............................................11
附录E(资料性)白刺夜蛾防治效果评价记录表..........................................12
I
DB62/T434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监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甘肃省子午岭林业
管理局、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党川林场、甘肃省定
西市巉口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存世、王三英、张继强、刘海洲、刘冬皓、李振峰、胥菊艳、陈翠莲、王增
辉、梁丹丹、张洋军、刘在国、武蕾、冯丽、孟瞰、高万林、张杰、李威龙、张晓丽、白应统、张宝芝、
王珺、张伟、高晓华、刘喜社。
本文件由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
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白刺夜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段
家滩698号,邮政编码:730020,E-mail:gslymcs@163.com,联系方式:0391-4683575),以供今后修
订时参考。
II
DB62/T4347—2021
白刺夜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白刺夜蛾害虫的调查方法、成灾标准划分、防治方案编制、综合防治技术及防治效果
评价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白刺夜蛾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2516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LY/T2518喷雾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
LY/T2648林用药剂安全使用准则
DB62/T1830白刺夜蛾预测预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白刺夜蛾LeiometoponsiyridesStautinger
鳞翅目夜蛾科的一种食叶害虫,其年生活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以幼虫取食白刺属
(Nitrariaspp.)灌木叶片而形成危害。
4害虫调查
生活史
白刺夜蛾年生活史见附录A。
线路踏查
4.2.1踏查时间
踏查时间选择在4月~8月。
4.2.2踏查方法
在白刺夜蛾分布区,以小班为单位,在1:5000或1:10000地形图中事先规划出白刺夜蛾踏查
线路,确定出踏查线路的起点位置、终点位置及行径线路。
1
DB62/T4347—2021
踏查过程中,每隔500m~1000m设置1个有代表性的观察点,调查人员用目测法观察20m~
30m范围内的白刺夜蛾的越冬代蛹、成虫、卵、幼虫和蛹的数量,参照附录B图B.1格式记载相关内
容。整个踏查过程应符合LY/T2516的规定。
踏查过程中,应在地形图上现地勾绘出害虫分布范围草图,踏查结束后绘制出调查区害虫分
布图。
根据线路踏查结果,确定出需设标准地调查的位置和数量。
标准地调查
4.3.1标准地数量
发生区面积≤50hm2的林分,标准地数量应≥3块。
发生区面积51hm2~100hm2的林分,标准地数量应≥6块。
发生区面积≥101hm2的林分,标准地数量应≥9块。
4.3.2标准地面积
标准地面积应为5m×5m或10m×10m。
标准地总面积应≥害虫调查区总面积的3%。
4.3.3调查内容
失叶率
在标准地内调查白刺总株数,然后在白刺灌丛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随机选取1株代表株,分别
调查代表株上的叶片数量和害虫危害叶片的数量,计算出标准地内白刺叶片失叶率。其计算方式按式(1)
计算。
𝛴𝑛
𝑋(%)=𝑖×100·····················································(1)
𝑖𝑁
式中:
Xi——叶片失叶率;
ni——叶片损害数;
N——调查叶片总数。
虫口密度
在标准地内调查白刺总数量,然后在白刺灌丛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随机选取1个30cm×30cm或
50cm×50cm小样方,在小样方中分别调查每株白刺上白刺夜蛾数量,最后计算出虫口密度。
虫口密度计算方法见公式(2)。
𝛴𝑁
𝑍=𝑖×100·······················································(2)
𝑖𝐴
式中:
2
Zi——虫口密度(头/m);
Ni——调查总头数(头);
A——调查总面积(m2)。
调查方法
标准地调查方法应符合LY/T2516的规定。
2
DB62/T4347—2021
调查过程中应在标准地现场,参照附录B图B.2格式记载调查内容,重点调查害虫数量、害虫危害症
状、发生原因,害虫与林分状况、天敌种类与数量等,提出害虫防治意见。
5成灾标准划分
危害程度
参照LY/T1681中的指标,将白刺夜蛾危害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在害虫调查过程
中分别用符号+、++、+++表示。见表1。
表1白刺夜蛾危害程度划分表
分级标准
害程度表示符号
2
xi/%zi/(头/m)
轻度≤10≤5+
中度11~306~10++
重度≥31≥11+++
成灾标准
5.2.1根据表1的分级标准,当白刺夜蛾危害程度为轻度时,确定为未达到成灾标准,应加强害虫预
测预报,其发生区作为害虫监测区。
5.2.2当白刺夜蛾危害程度为中度和重度危害时,确定为达到成灾标准,应开展害虫防治,其发生区
作为害虫防治区。
5.2.3害虫预测预报应执行DB62/T1830的规定。
6防治方案编制
方案内容
6.1.1防治方案应以防治区小班为单位进行编制。
6.1.2防治方案主要内容有:
a)白刺灌木林立地条件、灌木林生长状况、防治作业条件、水源条件、交通状况等。
b)害虫发生状况(发生面积、虫态及害虫种群数量等)、危害程度、成灾面积等。
c)害虫防治面积、防治方法、防治时间与次数、防治药剂与药量、防治器械、防治作业人员数量、
防治组织方式、药剂用水来源、防治经费等。
d)明确提出防治目标、防治预期达到效果以及环境保护措施。
e)绘制害虫分布图、害虫防治作业区布局图,并符合本文件6.2的要求。
6.1.3在防治区内应设置防治观察样地和防治对照样地。
a)防治观察样地和防治对照样地设置及数量要求应符合本文件4.3的规定。
b)防治对照区不进行防治,用于调查防治效果。
6.1.4药剂安全应执行LY/T2648的规定。
6.1.5药剂选择原则如下:
3
DB62/T4347—2021
——应优先选用生物制剂及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
——应选择水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微胶囊悬浮剂等环保剂型产品。
——应选择对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安全的药剂品种。
——应选择对生态环境安全的药剂品种。
6.1.6防治方案中应编制出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6.1.7防治方案设计表可采用附录C图C.1。
方案编制要求
6.2.1应确定出防治区范围,准确计算出防治面积。
6.2.2应依据防治区的立地条件和林分生长状况,编制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6.2.3应明确防治方法、防治时间和防治操作要求,防治组织方式应与防治面积、防治方法相协调。
6.2.4应编制出防治观察样地和防治对照样地的设置数量和要求。
6.2.5应编制出防治组织方式,作业人员数量与技术培训,防治物资的准备、贮存与运输管理,车辆
配置、安全保障措施与监督检查等要求。
6.2.6应编制出防治结束后防治作业检查验收要求,以及组织开展防治效果评估相关内容。
6.2.7应编制出防治作业后技术档案整理与管理要求。
6.2.8方案成果应包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208/T 216-2024 机关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2024-02-07
- DB3303/T 073-2024 小微危险废物收贮运服务规范 2024-02-01
- DB5103/T 43-2024 自贡彩灯 灯产品金属结构防腐技术规范 2024-02-06
- DB3208/T 215-2024 政务视频会议运行管理规范 2024-02-07
- DB31/T 348-2024 水产品池塘养殖通用技术规范 2024-02-05
- DB3303/T 074-2024 电梯标志使用规范 2024-02-22
- DB31/T 1461-2024 健身场馆服务质量要求 2024-02-05
- DB3208/T 214-2024 中医养生保健推拿服务规范 2024-02-07
- DB31/T 1039-2024 主要花坛花卉质量等级 2024-02-05
- DB31/T 1462-2024 健身教练服务能力要求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