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502-2009 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规范
GB/T 17502-2009 Specifications for submarine cable and pipeline route investig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8年10月
-
200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起草人:
- 叶银灿、潘国富、李全兴、陈锡土、李起彤、古妩、陈小玲、来向华、应元康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5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5
囝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502--2009
代替GBl75021998
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规范
Specificationsforsubmarinecableandpipelinerouteinvestigation
2009—10一30发布2010一04—01实施
丰瞀嚣紫瓣譬辫瞥翼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
GB/T17502--200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路由预选????????????????????·
6登陆段调查?????????·??????????
7导航定位????????????????????-
8上程地球物理勘察????????????????
9底质采样????????????????????··
lO工程地质钻探??????????????·???
11原位试验????????????????-??··
12船上和实验室土工试验?????????????·
13腐蚀性环境参数测定???--??????????··
14地震安全性评价????????????????··
15海洋水文气象资料收集与观测???????-···??·
l6海底电缆管道铺设后调查????????????··
17路由条件评价与成果报告编制??????????
18资料归档??????????-·????????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海底电缆管道路由预选报告编写大纲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土的统一分类与定名???--??··
附求C(资料性附录)综合图样式?????????·-
参考文献???????????????????
●●●,0
o
o
o
o
m¨挖¨H¨M"旧加扒盟筋所
月U吾
GB/T17502--2009
本标准代替GB175021998((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规范》。
本标准与GB17502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水下机器人、静力触探试验等术语和定义(见3.2、3.3、3.4、3.5、3.6、3.7);
增加了“总则”一章(见第4章);
——对路由预选时收集水文、气象资料的时限提fIjr要求(见5.3);
——修改了登陆段路由调查走廊带的范围、凋查内容与技术要求(1998年版的9.2、9.3、9.4,本版
的6.1、6.2、6.3);
——删除了1998年版的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微波测距定位、长基线和短基线水声定位的内容;
——修改了走航式地球物理勘察导航定位和定点式勘察导航定位的技术要求(1998年版的5.3.1.1、
5.3.1.2,本版的7.4、7.5);
“工程地球物理勘察”一章增加了多波束水深测量的内容(见8.4),修改了对各项勘察仪器设
备性能、海上实施、资料采集与处理的要求(1998年版的6.2、6.3、6.4、6.5,本版的8.3、8.5、
8.6、8.7);
——1998年版的“底质采样和土工试验”一章改为“底质采样”(见第9章).增加了样品包装、样品
存放的内容(见9.3.3、9.3.4),细化r岩性描述的内容(1998年版的7.4,本版的9.3.2);
“[程地质钻探”一章增加了钻探船和_钻探方法的内容(见10.1.2、10.2),细化了岩性描述的
内容(1998年版的8.3.1a),本版的10.4.3):
增加了“原位试验”一章(见第】l章);
增加r“船上和实验摩土工试验”一章(见第l2章),包含了1998年版的“底质采样和土工试
验”一章中的土工试验内容(1998年版7.5、7.6、7.7、7.8,本版的12.2);
——1998年版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一章改为“地震安全性评价”,对分析评价的内容及技术要求进
行了调整(1998年版的12.1、12.2、12.3,本版的14.1、14.2、14.3、14.4);
——1998年版的“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观测”一章改为“海洋水文气象资料收集与观测”(见第15章),
删除了气象要素中湿度的内容;
增加了“海底电缆管道铺设后调查”一章(见第16章);
1998年版的“路由条件评价及报告编写”一章改为“路由条件评价与成果报告编制”(见第
17章),删除了推荐路由的内容,细化了应包括的报告内容及附图、附录名称(1998年版的
13.3,本版的17.2);
——增加了“资料归档”一章(见第18章);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海底电缆管道路由预选报告编写大纲”(见附录A);
——规范性附录B增加了“土的分类和定名的内容”(见B.1、B.2);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综合图样式”(见附录c)。
本标准的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门1C283)归【J。
奉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银灿、潘国富、李全兴、陈锡土、李起彤、古妩、陈小玲、来向华、应元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75021998.
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规范
GB/T17502—200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成果报告书编制和资料归梢。
奉标准适用于海底电缆工程、海底管道工程的选址和勘察,其他海底线性、浅基础构筑物的选址和
勘察呵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小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FH于本标准.然rf[i.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吾rIJv使用这螳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川于本标准。
(jB12327—1998海道测量规范
(;113/3、12763.2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2763.3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
(mjT】276362007海洋凋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7T174241998差分全球定位系统(【)(;PS)技术要求
(jB17a01l998海洋J:程地形测量规范
GB1774120()jl一程场地地震安全陡评价
(jnj(1011200l建筑抗震没汁规范
(Ⅲ500212001岩土r程勘察规范
(,I¨T50123l999上工试验力法标准
(,【。I'50269l997地基动力特性f_4Il试规范
A刚MI)21872006土的I稃分类标准(土的统一分类系统)
ASl’MD5778199j土的电测式和孔膻式探头贯入试验标准
3术语和定义
r列术语年¨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海底电缆管道submarinecableandpipeline
包括海底电缆和海底管道。海底电缆是指铺设于海底川于通信、电力输送的电缆.包括海底光缆、
海底输电电缆等;海底管道是指铺设于海底用于输水、输气、输油或输送其他物质的管状设施。
32
登陆段landingsection
海底电缆管道登陆点附近水深_、于jn、的路山走廊带。
注:通常白岸向陆延伸至100m处,向海至水深jm处。
33
近岸段inshoresection
岸线至水深20m的路由海区、,
3.4
浅海段shallowseasection
水深20m~1000n1的路由海区。
1
GB/T17502--2009
3.5
深海段deepseasection
水深大于l000m的路由海区。
3.6
水下机器人remotelyoperatedvehicle,ROV(缩写)
可遥控、带有动力、能按指令进行作业的水下工具。
3.7
静力触探试验conepenetrationtest,CPT(缩写)
将圆锥形探头按一定速率匀速压人土中,量测其贯人阻力(锥头阻力、侧壁摩阻力)等的过程。
4总则
4.1勘察目的与任务
4.1.1勘察的目的是为海底电缆和管道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以及维护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技术
依据。
4.1.2勘察的任务是查明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区的海底工程地质条件、海洋气象水文环境、腐蚀性环境
参素和海洋规划与开发活动等方面的工程环境条件。
4.2勘察内容
勘察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a)水深和海底地形;
b)海底面状况以及自然的或人为的海底障碍物;
c)海底浅部地层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d)海底灾害地质、地震因素;
e)海洋水文气象动力环境;
f)腐蚀性环境参数;
g)海洋规划和开发活动。
4.3勘察程序
勘察应按照前期资料收集、实施方案制订、海上勘察、实验室测试分析、资料处理解释、图件与报告
编制、成果验收、资料归档等程序进行。
4.4勘察方法
采用的主要勘察方法如下:
a)水深地形测量;
h)侧扫声纳探测;
c)地层剖面探测;
d)磁法探测;
e)底质与底层水采样;
f)工程地质钻探;
g)原位试验;
h)土j二试验与腐蚀性环境参数测定;
,)海洋水文与气象要素观测。
4.5勘察范围
勘察范同应按下列要求:
a)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在沿路由中心线两侧一定宽度的走廊带范围内进行。勘察走廊带的宽
度在登陆段一般为500m;在近岸段一般为500m;在浅海段一般为500m~l000”;在深海
段~般为水深的2倍~3倍;
●
GB/T17502—2009
∽海底分支器处的勘察在以其为中一心的一定范围内进行,在浅海段勘察范围一般为1000m×
1000Ill;在深海段勘察范围一般为3倍水深宽的方形区域;
c)路由与已建海底电缆管道交越点的勘察在以交越点为中心的500m范围内进行;
d)不同船只调查区段交接处的重叠调查范围,在浅海段一般为500m,在深海段一般为1000m。
4.6勘察的一般要求
4.6.1近海勘察船应能适应2级海况或蒲氏风级3级条件下作业,远海勘察船应能适应4级海况或蒲
氏风级5级条什下作业。能保持5kn以下航速工作,能满足路由调查对导航定位、安全、消防和救生、
通信、供电、设备安装与收放、实验室等方面的要求。
4.6.2勘察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勘察项只的要求,应在检定、校准证书有效期内使用,并处于正
常工作状态;无法在室内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应与传统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比对,考察其有效性;仪器
波备的运输、安装、布放、操作、维护,应按其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4.6.3勘察技术人员应取得由合法资质机构颁发的与勘察项目相符的上岗资质证书,能胜任岗位
I一作。
46.4值班人员应遵守值班和交接班制度,认真作好班报记录。班报记录应统一、规范。班报记录由
值班人员填写,交接班时由接班人核验,确保内容完整可靠。
4.6.5采用几种地球物理勘察方法同步作业时.应统一定位时间和洲线、测点编号。因故测量中断或
同--N线分次作业.则要按『川方法进行补测,并重叠3个定位点以I一。
46.6应及",fie录观测到的与路由勘察相荚的海上交通、渔业捕捞等海洋肝发活动情况。
4.6.7海上作业采集和观测到的各类原始资料、记录、样晶等应给予唯一r}:标识。
4.6.8实施全过程质昔控制.对海上获取的样品、原始资料进行现场质量检查、验收.对未达到技术要
求的勘察工作,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对样品的分析、测试釉资料的处理结果进行质量检查。
5路由预选
5.1路由预选的任务是根据电缆管道的总布局选择登陆点及海域路由位置。预选路由应提出两个以
r路山方案.并进行比选。
5.2路山预选应遵循选择相对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维护的海底电缆管道路由的原则。
5.3路由预选时应收集路山区的地形地貌、地质、地震、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资料(近岸段应包含近
5‘r以内的水文、气象资料),尤其要收集灾害地质岗素资料.如裸露基岩、陡崖、沟槽、古河谷、浅层气、
浊流、活动。H沙波、活动断层等,预选路由应尽可能避开这些灾害地质凼素分布区。
5.4路由预选时应尽町能收集路由区已有的腐蚀性环境参数.并i平估它们对电缆管道的腐蚀性。
5.5路由预选时应辟可能收集路由区的海洋规划和开发活动资料,主要有:
渔业:包括路由区渔船数量、捕捞方式、捕捞作业季节、休渔区、休渔期、浅海和滩涂养殖区等;
矽产资源开发:包括海洋油气田和砂矿区等的分布、资源开发规划与开采现状、海上平台和输油气
管道的位置等;
交通运输:包括主要航线及船只类利(所使用的锚型)、密度、航道疏浚及抛泥等;
通信:海底光缆;
电力:海底输电电缆;
水利:海堤及围海、填海工程等;
市政:排污管道等;
海洋自然保护区:各种海洋自然保护区分布状况:
海底人为废弃物:如沉船、集装箱、锚等:
其他:如旅游区、倾废区、科学研究试验区、军事活动区等。
I
GB/T17502--2009
5.6收集已建海底电缆管道故障史,分析故障原因.为新建电缆管道的设计、施工及维护提供有益
经验。
5.7预选路由应尽可能避开海洋油气田、禽油气构造、砂矿开采区、输油气管道、码头、锚地、自然保护
区、军事用海区、人为废弃物等区域,廊尽可能与航线垂直穿越.尽可能避免与海底电缆管道交越.确需
交越时,尽可能垂直交越。
5.8路由预选时应对磴陆段进行现场踏勘.对登陆点附近的村镇分布、土地利用、海岸性质及利用状
况、海滩(潮滩)地形、冲淤特征、登陆点垒登陆站的距离、登陆点附近海洋开发活动等进行调查,选择符
合海洋功能区划、离臀陆站近、与其他海洋规划与开发活动交叉少、有利于电缆管道登陆施工和维护的
区段作为登陆点。
5.9路由预选报告编写大纲参见附录A。
6登陆段调查
6.1勘察范围
登陆段的勘察范围包括登陆点岸线附近的陆域、潮闸带及水深小f5H1的近岸海域.以预选蹄出
为中心线的勘察走廊带宽度般为500111,自岸向海方向至水深5m处,自岸向陆方向延伸1∞m。
6.2勘察内容和技术要求
勘察内容和技术要求如下:
a)髓陆点的平面位置测量精度应达剑(;P.SE等级要求;高程测定精度直达到叫等水准要求;
bj列登陆段陆域进行地肜、地物测量.别重要地物进行旦f{相。勘察走廊带以外的地形、地物lⅡ从
已有的大比例尺图千叶转绘;
c)垂直岸线布没3条~5条剖面,对潮滩进行地形测肇、地貌调盎、底质采样.详细描述底质类型
及其分布.分析岸滩冲淤动态:
d)镄陆段水深地形测量按(;Ij17二ol1998中第10章的要求。底质凋查按第9辛的要求.浅地层
探测按8.5的要求,如[程需要应进行人上潜水探摸、水下摄像及插杆试验,
63成果图件
成粜图件应包括:
a)水深图和海底地形图.一般按比例尺1:1000~l:5000编制;
h)底质类删图,一般按比例尺1:1000~1:5000编,t10;
C)综合图.一般按比例尺1:5000编制。
7导航定位
7.1定位中误差
定位中误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t)当测图比例尺大于1:5000时,海上定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15ftln];
h)当测H比例尺不大于l:5000时,海上定位中误差应小大于罔r10I]2Ffl。
7.2坐标系与投影
坐标系和投影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a)平面举标系统采』HWGS84大地坐{_|J;系或1954年北京牮标系,也口,按任务委托方要求采用其
他坐标系;
h)采用高斯克H格投影.也町按ft务委托方要求采Hj其他投影方式。
7.3导航定位方法
7.31导航定位方法应满足以下要求:
a)满足导航定位作业的曝差要求:
GB/T17502--2009
h)定位作用距离覆盖作业区域;
C)能连续、稳定、可靠作业:
d)定位数据更新率不小于1次,秒。
732DGPS导航定位应符合(jI“T174241098巾第4葶和第9章的规定,工作前应进行定位中误
差比刈试验。导航定位应有差分信号,有效观测Ii足数应不小于4颗,p星仰角不小于j。,点位几何凶
了(PI)()P)小大于6.差分信号更新率不大于30S。
73.3超短基线水下声学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球物理水下拖曳探头的定位.水下声应答器安装在探头
中.根据勘察船定位设备与水下声应答器的位置关系,进行探头定位;工作开始前应对定位系统进行安
装姿态校IF。
7.4走航式地球物理勘察导航定位
止航式地球物理勘察导航定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a)勘察船应沿测线延伸线提前上线、延时下线;有拖体情况下.延伸线艮度应不少于2倍拖缆
长度;
l,)进行侧扫声纳探测、地层剖面探测、磁法探测等作业时.r作航速应不大于5kn;进行水深测
量单项作业时,工作航速应不大于10kn;
c)航迹与设计测线偏离距应小大丁测线问距的20%;多波束测量时.测线最大偏离为条幅宽度
的10%;
d)定传标记点的罔上|1{IJ距应不大于1cn、:
c)班报记录应详细记载测线号、首尾点号、日期时间、卫星信号质晕指标、中断情况及处理意
见等;
f)勘察船定位仪器的天线与勘察设箭探头水平化置J、V尽节电合.“{二肯水平距离超过图上l121I]1
时.庸进行点位偏心改正。
75定点式勘察导航定位
定点式调查导航定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a)当采样或测试装置到达水下预定位置时,址录定位数据。实际钻孔位置与设计钻7L位置的最
人偏离,在近岸段应小于20m.浅海段应小于50m:
b)采样作业时.宜将采样作业一侧船舷悯胃在上风位。
7.6定位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心符合下列要求:
a)外业资料整理按(JBl75011998巾94.2的要求;
b)根据定位资料编制航迹图,按(;H17,5011998巾98.2的要求。
8工程地球物理勘察
8.1主要勘察内容
丁程地球物理勘察包括水深测量、侧扫声纳探测、地层剖面探测、磁法探测,其巾磁法探测可根据需
要进行。对不要求埋设施工的深海区,可仅进行全覆盖多波束水深测量。
8.2测图比例尺和测线布设
8.2.1测图比例尺
工稃地球物理勘察测图比例尺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海底浅部地质地貌的复杂程度确定.一般规定为:
a)近岸段.不小于l:5000比例尺;
h)浅海段,1:5000~1:2,5000比例尺;
c)深海段,1:50000~l:100000比例尺。
GB/T17502--2009
8.22测图分幅
测图分幅采用自由分幅,以较少图幅覆盖整个测区为原则。fH邻H幅之Iq和路由转折点区域应有
一定童叠.重叠黾应不小于H上3CfIl。
8.2.3图幅尺寸
标准图幅尺寸为:50cm×70CUI]、70CN]凡100cnl、8。C[11×110CHI.也可根据需要采川其他图幅尺、扎
8.2.4测线布设
a)近岸段、浅海段主洲线应平行预选路由布没.总数一般不少于3条,其中·条测线应滑预选路
由布没,其他测线市i殳在预选路由两侧.删线间距一般为罔J:1cnl~2cn、。检测线应垂直于
主测线.其问日j小大于主测线问研,的10倍;
b)进行小要求埋没的深海段路由勘察时.住保汪多波束测深全覆盖测晕的前捉下.主测线可少
j二3条:
C)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水深测帚时.应进行路由疋廊带的仝覆盖测最。主测线布设应使丰日
邻测线间保证2()%的重复覆盖率;检测线根据需要布设.间距一般小大于10km。
8.3单波束水深测量
8.31选用的测深仪应同时具有模拟记录和数字记录两种记求方式,其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
(m123271998中6.:;.4的规定。
8.3.2单波束水深测帚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深度测鼍中误差:水深20I]1以浅小大丁02n1.201"11以深小大于水深的I死:
b)审合点(图上1n㈣以内)深度不符值限差:水深20T1]以浅不大于0;n,,20[11以深不大于水
深的2%,超限点数不得超过参加比对总电数的】5,‘;
近岸段应采用实测水位观测资料用于水位改JF.验潮站水位观洲中误差J监不人十5Cfll,,fi沿
岸验潮站或其他力式不能控制测IX:水位变化时,可采用预报水位;
当动态吃水变化大于5Cnl时.应进行动态吃水改正。
海上测量实施按(;13175011998中9.2.6的要求。
遇到下列情形,应进行补测或重测:
定位中误差达不到7.1要求时;
测深线偏离超过设计测线问距的50%.或漏测超过图上5n·n·叫;
深度误差达不到83.2a)、8.3.2b)要求时;
不同时间、不同系统的深度拼接比对结果达不剑8.3.2h)要求时;
水位、声速资料不能满足深度改止要求时。
水深资料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深度量取按(,H175011998巾9.54的要求;
深度改正按(jB17jol1998中9.5.5的要求。
成果图件按下列要求:
水深斟、海底地形图的基准血采用理论最低潮血、平均海平面或l985国家高程基准.、‘{采用其
他萆准向时.应注明其与理论最低潮闻、平均海平Ill】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
水深图、海底地形图的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2680-2017 工业硫酸镁 2017-11-07
- HG/T 5232-2017 醚菌酯原药 2017-11-07
- HG/T 5216-2017 工业次磷酸钙 2017-11-07
- HG/T 5231-2017 有机管式膜组件 2017-11-07
- HG/T 2677-2017 工业聚氯化铝 2017-11-07
- HG/T 5214-2017 工业次磷酸 2017-11-07
- HG/T 5217-2017 工业重铬酸铵 2017-11-07
- HG/T 5230-2017 硫酸中硒的测定方法 2017-11-07
- HG/T 5213-2017 牙膏用硝酸钾 2017-11-07
- HG/T 5212-2017 牙膏用过碳酰胺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