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969.2-2007 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方法
GB/T 12969.2-2007 Method of eddy current inspection for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 tub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11-23
实施日期
2008-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人工对比试样的反射信号为依据,检测钛及钛合金管材不连续性缺陷的涡流探伤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外径为4 mm~65 mm,壁厚为0.5 mm~4.5 mm的冷凝器和热交换器用无缝或焊接钛及钛合金管材的涡流探伤。其他用途的钛及钛合金管材也可参照使用。
发布历史
-
1991年06月
-
2007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马小怀、江立新、黄永光、辛天宁、王永梅、张平辉
- 出版信息:
- 页数:5页 | 字数: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7.040.20
H26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969.2—2007
代替GB/T12969.2—1991
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方法
Methodofeddycurrentinspectionfortitaniumandtitaniumalloytubes
2007-11-23发布2008-06-01实施
发布
GB/T12969.2—2007
-1.Z-—1—
刖弓
本标准代替GB/T12969.2—199K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检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12969.2-1991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动:
——标准名称改为《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方法》;
管材的探伤范围由外径为"010mm〜460mm"扩大为"04mm〜065mm";
-删除了“钻孔法适用于外径不大于30mm的管材”的规定;
——根据管材外径的不同选取人工钻孔尺寸;
——对人工槽伤的长度进行了修订,分为两个级别’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小怀、江立新、黄永光、辛天宁、王永梅、张平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2969.2—1991。
T
GB/T12969.2—2007
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人工对比试样的反射信号为依据,检测钛及钛合金管材不连续性缺陷的涡流探伤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外径为04mm〜065mm,壁厚为0.5mm~4.5mm的冷凝器和热交换器用无缝或
焊接钛及钛合金管材的涡流探伤。其他用途的钛及钛合金管材也可参照使用。
2探伤方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4535.37-1991 K型孔系组合夹具元件 斜向顶紧器 1992-01-23
- HB 3549-1985 套装式端面锪钻、锥面锪钻用刀杆 d=8~11mm 1985-06-07
- LY/T 1014-1991 锯片往复裁板机参数 1991-07-01
- QJ 2377-1992 十字槽沉头螺钉 1992-03-24
- SH/T 0451-1992 液体润滑剂贮存安定性试验法 1992-05-20
- HB 1-150-1969 内六角对接螺栓技术条件 1970-06-01
- SJ 427-1973 低噪声行波管动态范围的测试方法 1973-02-26
- QJ 1779-1989 普通螺纹用搓丝板技术条件 1989-03-08
- HB 6354-1989 角形双联止动垫圈 1989-05-13
- HB 1411-1987 大中孔支承板 1987-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