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 10005-2007 蚝油
SB/T 10005-2007 Oyster sauce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3.1所定义的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检验。
发布历史
-
1992年08月
-
2007年07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标准中心、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黄文彪、潘来灿、邓嫣容、钟佛生、陈晓静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1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67.220.10
犡66
备案号:—
21285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
犛犅犜100052007
代替/—1992
SBT10005
蚝油
犗狊狋犲狉狊犪狌犮犲
狔
ㅤㅤㅤㅤ
20070724发布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
/—
犛犅犜100052007
蚝油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蚝油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3.1所定义的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33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调味品检验
GBT4789.22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1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12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5009.17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392003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442003
ㅤㅤㅤㅤ
/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
GBT5009.190
GB5461食用盐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3104食糖卫生标准
/淀粉通用技术条件
SBT10228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200575
3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蚝油狅狊狋犲狉狊犪狌犮犲
狔
利用牡蛎蒸、煮后的汁液进行浓缩或直接用牡蛎肉酶解,再加入食糖、食用盐、淀粉/改性淀粉等辅
料和食品添加剂制成的调味品。
4技术要求
4.1主要原料和辅料
4.1.1牡蛎:应符合GB2733的规定。
4.1.2食糖:应符合GB13104的规定。
4.1.3食用盐:应符合GB5461的规定。
淀粉:应符合/的规定。
4.1.4SBT10228
4.1.5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1
/—
犛犅犜100052007
4.1.6食品添加剂和其他辅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4.2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的规定。
1
表1感官要求
项目指标
鲜亮有光泽
色泽红棕色至棕褐色,
气味有熟蚝香
无异味
滋味味鲜美,咸淡适口或鲜甜,
无异物
体态粘稠适度,均匀,不分层,不结块,
4.3理化指标要求
4.3.1氨基酸态氮、总酸、食盐、总固形物指标
应符合表的规定。
2
表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氨基酸态氮/(/100)≥0.3
gg
总酸(以乳酸计)/(/100)≤1.4
gg
食盐(以氯化钠计)/(/100)≤14.0
gg
总固形物/(/100)≥ㅤㅤㅤㅤ20.0
gg
4.3.2挥发性盐基氮
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不得超过氨基酸态氮含量的17%。
4.4卫生要求
应符合表的规定。
3
表3卫生指标
项目指标
无机砷/(/)
mk≤0.5
gg
铅()/(/)
Pbmk≤0.5
gg
甲基汞/(/)
mk≤0.5
gg
多氯联苯/(/)
mk≤2.0
gg
/(/)
PCB138mk≤0.5
gg
/(/)
PCB153mk≤0.5
gg
菌落总数/(/)
CFUg≤2000
大肠菌群/(/)
MPN100g≤30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
不得检出
氏菌)
食品添加剂按照GB2760(半固体复合调味料/蚝油)规定执行
4.5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2
/—
犛犅犜100052007
5试验方法
5.1感官要求
5.1.1取瓶装蚝油样品,观察有无固液分层现象,然后充分摇动,开盖闻其气味。
5.1.2将样品倒入白瓷碟中,观察其颜色、体态。
5.1.3取样品于舌面品尝滋味。
5.2氨基酸态氮
5.2.1原理、试剂、仪器
同/—中。
GBT5009.3920034.2
5.2.2分析步骤
称取约(精确到)试样置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搅拌溶解(必要时加热),
5g±0.01g100mL50mL
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分次洗涤烧杯,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以下按
/—中自“混匀后吸取……”起依法操作。
GBT5009.3920034.2.1.420.0mL
5.2.3结果计算
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以氮计)按式()进行计算。
1
()0.014
犞犞犮
1-2××
……()
犡=×1001
/
犿犞100
×3
式中:
犡———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100);
gg
———测定用试样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犞1mL
———试剂空白试验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犞2mL
ㅤㅤㅤㅤ
犞———试样稀释液取用量,单位为毫升();
3mL
犿———试样取用量,单位为克();
g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
犮molL
0.014———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氮的质量,单位为
犮NaOH=1.000molL
克()。
g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2.4精密度
同/—中。
GBT5009.3920034.2.1.6
5.3总酸
5.3.1原理、试剂、仪器
同/—中。
GBT5009.3920034.4.14.4.3
~
5.3.2分析步骤
按5.2.2的操作。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取水,先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为,再加入
80mL0.05molLpH8.2
甲醛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
10.0mL0.05molLpH9.2
5.3.3结果计算
试样中总酸的含量(以乳酸计)按式()进行计算。
2
()
犞犞×犮0.090
1-2×
犡……()
=×1002
/
犿犞100
×3
式中:
犡———试样中总酸的含量(以乳酸计),单位为克每百克(/100);
gg
犞———测定用试样稀释液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1mL
3
/—
犛犅犜100052007
———试剂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犞2mL
———试样稀释液取用量,单位为毫升();
犞3mL
犿———试样取用量,单位为克();
g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
犮molL
———与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乳酸的质量,单位为
0.0901.00mL犮NaOH=1.000molL
克()。
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3.4精密度
同/—中。
GBT5009.3920034.4.6
5.4食用盐
5.4.1原理、试剂、仪器
同/—中。
GBT5009.3920034.3.14.3.3
~
5.4.2分析步骤
称取约(精确到)试样置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搅拌溶解(必要时加热),
5g±0.01g100mL50mL
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分次洗涤烧杯,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吸取2.0mL
稀释液于锥形瓶中,加水及铬酸钾溶液(/),混匀。以下按
150mL200mL100mL1mL50L
~g
/—中自“用硝酸银标准溶液(/)……”起依法操作。
GBT5009.3920034.3.40.100molL
5.4.3结果计算
试样中食盐的含量(以氯化钠计)按式()进行计算。
3
()
犞犞犮0.0585
1-2××
犡……()
=×1003
犿×2/100
式中:ㅤㅤㅤㅤ
犡———试样中食盐的含量(以氯化钠计),单位为克每百克(/100);
gg
犞———测定用试样稀释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1mL
———试剂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犞2mL
犿———试样取用量,单位为克();
g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
犮molL
———与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氯化钠的质量,单位为
0.05851.00mL犮ANO=1.000molL
g3
克()。
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4.4精密度
同/—中。
GBT5009.3920034.3.6
5.5总固形物
5.5.1原理
用直接干燥法在100℃105℃温度下干燥样品,样品失去水分后剩下的物质含量。
~
5.5.2仪器
a)分析天平:感量0.1m;
g
b)电热恒温干燥箱;
)干燥器;
c
d)称量瓶。
5.5.3操作方法
取洁净扁型称量瓶置于100℃105℃电热恒温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1h左右,加盖取
~
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0.5h后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2mg),即为称量瓶的质
4
/—
犛犅犜100052007
量。
犿1
取12样品放入此称量瓶内,加盖精确称量后,记录称量瓶与样品的总质量犿。
~
gg2
将盛有样品的称量瓶放入100℃105℃电热恒温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4h左右,盖好
~
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0.5h后称量,然后再放入100℃105℃干燥箱干燥1h左右,盖好取出,置于
~
干燥器中冷却0.5h后再称量,重复干燥直至恒量(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2mg),记下干燥后称量瓶与
样品的总质量。
犿3
5.5.4结果计算
试样中总固形物含量按式()进行计算。
4
犿犿
-
31……()
犡=4
犿犿
-
21
式中:
犡———总固形物,单位为克每百克(/100);
gg
犿———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
1g
犿———称量瓶和样品干燥前的质量,单位为克();
2g
犿———称量瓶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克()。
3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5.5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
5.6挥发性盐基氮
称取约10g(精确到±0.01g)试样置于100mL烧杯中,加50mL水,充分搅拌溶解(必要时加
热),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分次洗涤烧杯,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
以下按/—中执行。ㅤㅤㅤㅤ
GBT5009.4420034.1
5.7卫生指标
无机砷:按/规定的方法测定。
5.7.1GBT5009.11
铅:按/规定的方法测定。
5.7.2GBT5009.11
甲基汞:按/规定的方法测定。
5.7.3GBT5009.17
多氯联苯:按/规定的方法测定。
5.7.4GBT5009.190
微生物:按/规定的方法测定。
5.7.5GBT4789.22
5.8净含量
按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规则》执行。
6检验规则
6.1产品由企业质检部门按本标准规定检验,合格产品方可出厂。
6.2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1出厂检验
6.2.1.1每批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
6.2.1.2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要求和净含量,理化指标中的食用盐、总酸、氨基酸态氮、总固形物、挥
发性盐基氮,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6.2.2型式检验
由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中规定的全部项目:
)停产超过个月,恢复生产时;
a6
b)正式生产后,原料产地变化或改变生产工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c
5
/—
犛犅犜100052007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大差异时;
)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一次的周期性检验;
e
)对质量有争议,需要仲裁时。
f
6.3组批
同一天生产的同一品种产品为一批。
6.4抽样
从每批产品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瓶(袋),分别做感官、理化、卫生检验和留样。
6
6.5判定规则
6.5.1出厂检验项目或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判为合格品。
6.5.2出厂检验项目或型式检验项目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可以加倍抽样复检。复检后仍不符合本
标准,判为不合格品。
7包装
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
8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日晒、雨淋,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有污染的
物品混运。
9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
ㅤㅤㅤㅤ
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1290-1975 开槽钻模板 15×L×10×6 1975-01-01
- NY/T 141-1989 饲料用白三叶草粉 1988-10-11
- HB 5560-1983 环槽外套螺母 1984-08-23
- HB 6938-1994 二齿球头立铣刀用偏背刀 1994-06-01
- SJ 3069-1988 冲裁模通用模架 承料板 1988-03-28
- HB 3047-1977 爪式扳手 1979-02-02
- QJ 2220.5-1994 涂层电绝缘性能测试方法 工频、音频和高频下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试方法 1994-04-27
- SJ 3113-1988 冷冲模 Ⅰ型固定导板模横向送料垫板 1988-03-28
- SJ 370-1973 反射速调管电子调谐范围的测试方法 1973-02-26
- QJ 1145.17-1987 焊接夹具零件及部件 单耳定位支座 198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