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6412-2009 家庭用煤及炉具试验方法

GB/T 6412-2009 Test method for household coal and stov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6412-200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10-30
实施日期
2010-04-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庭用煤及以煤为燃料的家庭炉具性能评定过程中所用到的术语和定义、符号,性能评价的试验原理及测试指标、试验条件、试验程序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家庭用煤及以煤为燃料的家庭炉具(以下简称炉具)的性能指标。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
田子建、于励民、李伟、李军、刘晓阳、伍云霞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2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3.040;97.040.20

D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412—2009

代替GB/T6412—1986

家庭用煤及炉具试验方法

Testmethodforhouseholdcoalandstoves

2009-10-30发布2010-04-01实施

发布

GB/T6412—2009

-1.Z-—1—

刖弓

本标准代替GB/T6412—1986《家庭用煤及炉具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6412—198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统一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增加了燃煤工业及元素分析的引用标准(见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符号”(见第3章);

——删除了有关''一次使用一次封火”的用火方法(1986年版的1.4c)和3.3);

修改了评价指标的测试方法,不再要求在不同的用火方法中重复测试评价指标(1986年版的

3.2.3;本版的6.1);

-删除了有关“烟气浓度”的测试和“平均烟气浓度”的计算(1986年版的3.1.4和4.1.12);

-删除了有关“烟囱中的一氧化碳浓度”的测试和“一氧化碳平均浓度”的计算(1986年版的

3.1.12和4.2.1);

-删除了有关“炉口温度”的测试和“炉口平均温度”的计算(1986年版的3.1.13和4.2.4);

-删除了有关“炉壳温度”的测试和“炉壳平均温度”的计算(1986年版的3.1.14和4.2.5);

-修改了试验用煤及炉具的参比配套要求(1986年版的3.1.2;本版的6.3.1.6.3.2和6.3.3);

-增加了“可烧烤时间”的测试方法和“可烧烤吋间”、“可烧烤平均温度”的计算(见6.4.10、

7.2.6和7.2.11);

-修改了“多次使用(封火)连续燃烧”的用火方法,本版规定最后一次燃烧不封火,因此相应修改

了该用火方法对应的“热效率”、“灰渣热损失率”的计算公式(1986年版的3.2、4.1.9b)和

4.1.10b);本版的6.5.4.7.2.9b),7.2.10b));

——增加了测定炉具泄漏的一氧化碳体积分数的方法及要求(见4.1.1.6.6和7.2.13);

——增加了“固硫质量分数”指标的测定方法(见7.2.12);

——删除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子建、于励民、李伟、李军、刘晓阳、伍云霞。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6412—1986O

T

GB/T6412—2009

家庭用煤及炉具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庭用煤及以煤为燃料的家庭炉具性能评定过程中所用到的术语和定义、符号,性能

评价的试验原理及测试指标、试验条件、试验程序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家庭用煤及以煤为燃料的家庭炉具(以下简称炉具)的性能指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1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211—2007,ISO589:2003,NEQ)

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2008,ISO11722;1999,NEQ)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3—2008,ISO1928:1995,M()D)

GB/T214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214—2007,ISO334;1992,ISO351:1996,NEQ)

GB/T476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GB/T476—2008,ISO625:1996,MOD)

GB/T13593民用蜂窝煤(GB/T13593—1992)

3术语和定义、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点火时间timeofignition

炉具用燃煤供给的热量,将蒸发锅中水温从25°C加热到55C所需的吋间。

注:点火时间用分表示。

3.1.2

上火时间timeofburning

炉具用燃煤供给的热量,将蒸发锅中水温从25°C加热到80C所需吋间。

注:上火时间用分表示。

3.1.3

旺火时间timeofintenseburning

fw

炉具用燃煤供给的热量,蒸发锅中水温从沸点起,降到低于沸点2C的时间。

注:旺火时间用分表示。

1

GB/T6412—2009

3.1.4

可用火时间timeforcooking

/k

炉具用燃煤供给的热量,蒸发锅中水温从到达80€起,升到沸点至降回80°C的吋间。

注:可用火时间用分表示。

3.1.5

总燃烧时间totaltimeofthecombustion

/R

炉具用燃煤供给的热量,将蒸发锅中水温从25°C加热到沸点,又降回80C的总时间。

注:总燃烧时间用分表示。

3.1.6

可烧烤时间timeforroasting

炉具用燃煤供给的热量,维持炉口温度高于205C的时间。

注:可烧烤时间用分表示。

3.1.7

灰渣cinder

每次试验完毕后,从炉底掏出的炉渣与试验过程中漏到炉篦下细煤灰的混合物。

3.2符号

表1中的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表1主要符号

序号名称符号单位说明

1平均火力强度%J/min单位可用火时间中蒸发锅所能得到的有效热量

试验用煤收到基低位

2Qnet.,arJ/g化验数据

发热量

第一种引火材料收到

3J/g化验数据。第一种引火材料如引火煤或火柴等

基低位发热量

第二种引火材料收到

4Qnet.,*r,i2J/g化验数据。第二种引火材料如纸、刨花等

基低位发热量

炉口温度高于205"C时间段内,测得炉口各次温度的

5可烧烤平均温度^b»ave°C

算术平均值

炉口温度高于205°C时间段内,各次测得炉口的温

6可烧烤温度€度。丁切…几”分别为高于205C的第1次至第"次测试

的炉口温度

沸点温度下的饱和蒸可以根据当地海拔查出水的沸点作为蒸发温度,以查

7hJ/g

汽焙蒸汽熠

8蒸发锅质量g

叭表示6.la)用火条件下的试验用煤量表示

9试验用煤质量,“2cig

6.lb)用火条件下包括封火共11次加煤的总加煤量

2

GB/T6412—2009

表1(续)

序号名称符号单位说明

加恥表示6.la)用火条件下灰渣质量,加曲\1…心{恥分别

10干基灰渣质量g

表示6.lb)用火条件下第1至6次试验的灰渣质量

开始试验时水量与蒸发锅内水温经沸点降回80C时

剩余水量之差值。叫表示6.la)用火条件下的蒸发质

11蒸发质量血C,叫g

量,"“1…皿分别表示6.1"用火条件下第1至6次试

验的蒸发质量

12第一种引火材料质量g无该类引火材料时,该项为零

13第二种引火材料质量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