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1016.5-1995 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 长江下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

SC/T 1016.5-1995 Chinese Pond Fish Cultur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Reproductive Fish Breeding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行业标准-水产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C/T 1016.5-199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水产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5-12-27
实施日期
1996-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起草人:
王和海、胡玫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SC/'r1016.5一门995

长江下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r长江};游地区池塘饲养食用鱼的饲养类型与产量指标、饲养周期、环境条件、鱼种放

养、肥料和饲料、饲养管理、劳力与机械配备。

本标准适用于长江下游地区池塘饲养食用鱼,其他条件相似的地区亦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9956青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GB10030团头妨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门·11776草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GB/T11777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GB/T11778缩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3产量指标与商品规格

11产里指标

公顷净产A}分为四种模式见表to

表1

产址指标,kg/hm`7500112501500022500

草,杂食性鱼类所占比例,%505575-8075^8080-85

3.2商品规格与商品率

3.2门商品规格

各种食用鱼的商品规格见表20

表2kg/尾

品种青鱼草鱼鳞编鲤细团头妨罗非鱼

规格)2.5李1.5)0.5妻0.75>0.5)0.15)O.25%;0.15

I2.2商品率

符合商品规格的食用鱼占池塘总产量的70%-80%0

4饲养周期

务种食用负饲养周期见表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5一12一27批准1996一06一01实施

SC/T1016.5一1995

表3年

种类青鱼草鱼鳞峭鲤卿团头鱿罗非鱼

饲养周期3-42^-31^31-31-31--2I-31-2

5环境条件

5.1池塘

5.飞.1面积

征个池塘面积为。.33-1.67hmze

5门.2水深

池塘水深为2-3m,

5门3池底淤泥厚度

池底淤泥厚度10^20cm,

5.2水源

水量充足,排灌方便。

5.3池塘水质

5.3.飞主要物理因子指标见表4e

表4

主养类型水色透明度,crn

雌.编油绿色或茶褐色20-30

草鱼、团头妨茶褐色25^-35

青鱼、草鱼油绿色25-35

5.3.2主要化学因子指标见表5,

表5

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总硬度总氮

pH值mg/Lmg/Lmg/Lmg/L}m}gI/cI.

7-8.4)310^-205-81-2.5要0.02

5.3.3主要生物指标见表6。

表6mg/L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

20--1205-205--100

5.3.4其他理化因子指标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6池塘清整

6.1池塘整修

冬季鱼种放养前,清除过多的池底淤泥,修整塌方和渗漏的池埂。

62池塘消毒

sc/T1016.5一1995

负种放养前7-10d,抽+池水,每公顷用生石灰1125^-1500kg或含氧缝30%以卜漂白粉60-

75kg,全池泼洒

了鱼种放养

7门鱼种来源

原塘套养的鱼种占放养总重量的80%--90%;专塘培育和其他来源的鱼种占10%-20Y,

7.2鱼种质量

鱼种质量应符合GB9956.GB1003。和GB/T1177611778的规定。罗非鱼、鲤、鲤鱼种亦应规格

整齐、体质健壮、无病。

了.3放养时间

各种鱼类在春节前后,捕捞干塘、清整消毒后即可放鱼一次放足,轮捕轮放。罗非鱼越冬鱼种于翌

年4月份投放

了4‘放养类型

按四种产童级饲养模式的放养类型见表7-100

SC/T1016.5一1995

1

产州

SC/T1016.5一1995

况。

SC/T1016.5一1995

sC/r1016.5一1995

。旧

一目

0

[

SC/T10165一1995

8肥料和饲料

按常规生产1kg食用鱼,需要商品饲料1.3kg,青饲料10kg,粪肥5kg

8.1q-a1料系数

排增重1kg草、杂食性鱼,所需单一饲料的用量见表11

表11kg

\\Eld}}螺、蚁配合饲料菜籽饼豆饼大麦王米陆草水草

钊界位类~、\

青鱼.鲤45-553

草鱼.11ht2.53-3.52.5~34-4.5530-4070一100

汪杆增重1kg草、杂食性鱼,附带养雌、皱0.3.0.5kg.

8.28E料系数

侮增重1kg雌、缩,需发酵粪肥40^-50kg,或含氮、磷比为1:1的化肥1kgo

9饲养管理

9门投饲

9·1·1词料质量

投喂的商品饲料、青饲料及螺狮均要求新鲜,未变质。

9.1.2日投饲量

立春后,2-3d投一次商品饲料每次按池塘草、杂食性鱼类总体重的1%-2%投喂。当水温达

18(_以L:9寸,每夭投喂,投饲量增加到2%-5%1螺、蛆按青鱼总体重的10%-40%投喂;青饲料按草食

性鱼类总体重的t0写~50%投喂。并根据鱼的吃食情况、水质和天气变化情况酌情增减。

9.1.3投饲时间及方法

a.时间:每天上午9-10点钟,下午4-5点钟,投喂两次

n.每池设2-5个食场颗粒词料可直接投入食场粮食、饼粕商品饲料需浸泡1d投喂青草、

螺蜘随到随投。

9.2施肥

9.2门基肥

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鱼种放养前每公顷施粪肥7500-11250kg,

9-2-2追肥

]半年以有机肥为主,3-4d施一次,每次每公顷用量2250^3750kg,全池泼洒。高温季节施无

机磷肥为主,视水质情况可施少量粪水

9.3调节水质

当水质不符合5.3条规定时,应及时进行调节。

9.3-1合理施肥

按表7^10和9.2.2条规定进行。

9.3.2加水换水

.眨常情况下、每个月加水1-4次,每次水位升高10cm左右;当水质老化变黑时,应及时换水或加

水,换水量为原池的1/31/2

9.3.3机械增氧

高温季节午后开机1-2h,天气或水质发生突变前及时开机增氧。

SC/T1016.5一1995

9.3.4化学Vij节

每月施生石灰次‘,侮公顷用量225-37,,kg,高温季节每月两次

9.I5生物调节

水质易变肥的池塘,以饲养鳞、缩为主,或增加醚、鲡和罗非鱼的放养量。

底栖动物较多的池塘,适当增加青鱼和鲤的放养量

水质较清的池塘,以放养草鱼、鱿为主。

达到商品规格的各种鱼类应及时起捕上市

9.4}」常管理

9.4门巡塘

每天」「出前、中午及傍晚各巡塘一次,高温及天气突变时需通宵值班。巡塘的主要任务有:

a.观察水质变化情况,决定采取的措施;

b.检查鱼的吃食情况,决定第二天投饲量的增减;

c.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有无病态发生;

d.观察鱼的浮头情况,决定应采取的措施;

e.及时捞去死鱼和剩余饲料,清除池边杂草

9.4.2鱼类重浮头,泛塘前的急救措施

:.增氧,当午夜12点钟池水溶解氧低于3mg/1时,或鱼类开始出现浮头时,即可开动增氧机;

b.加水,当鱼类浮头出现在夜晚10点钟时,即可加注新水;

c.减食,出现重浮头的池塘暂停施肥,并暂时减少投饲量或暂停投喂;

d.在缺水、停电的情况下,施放鱼浮灵(过氧化钙)每公顷30^-45kg.

9.4.3防逃

加注新水时要用1mm孔径的密网过滤,预防野杂鱼苗及卵进入池塘,同时防止塘内鱼种顶水逃

逸〕‘

9.4.4防鸟、兽类吞食鱼类和传染鱼病,塘边应设值班管理棚。

10鱼病防治

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发现鱼病及时治疗

10.1彻底清塘消毒。

10.2不放带病鱼种;精心操作,避免受伤。

10.3放种免疫预防。

10.4鱼种消毒、塘水消毒、食场消毒、饲料消毒

10.5发现病鱼,及时对症治疗。

11劳力与机械配备

劳力与机械配备见表12.

SC/T1016一5一1995

表12

产最指标每公顷配抽水机功率每公顷配增氧机功率答理面积

kg/hm'kWkWhm'/人

750031-1.33

1125034.5-7.50.67-1.0

150004.5-5.259-150.670.8

225005.25-7.515--22-50.53-0.67

12建立健全池塘档案

记录历年食用鱼产量设计模式,饲料、肥料用量,鱼病情况及用药效果,天气及水质变化,以及池塘

的经济效益等情况。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农业部水产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和海、胡玫。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