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483-2014 山东煤矿在用压风自救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DB37/T 2483-2014 The Safety Inspection and Verifi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he Operational Pressure Air Self-Rescue System in Shandong Coal Mine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2483-2014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4-21
实施日期
2014-11-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济南鲁安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起草人:
楚善良、李方明、孟祥垒、杜永忠、李俊香、王勇、宋观龙、赵娜、侯守军、张国玉、张霞、候秀贞、韩学海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D0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483—2014

山东煤矿在用压风自救系统

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2014-04-21发布2014-06-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483—201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技术条件......................................................................2

5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2

6检验方法..........................................................................6

7检验结果的判定...................................................................12

8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13

I

DB37/T248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济南鲁安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楚善良、李方明、孟祥垒、杜永忠、李俊香、王勇、宋观龙、赵娜、侯守军、

张国玉、张霞、侯秀贞、韩学海。

II

DB37/T2483—2014

山东煤矿在用压风自救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在用压风自救系统安全检测检验的检测项目、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所有煤矿在用压风自救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汽水

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进行定期、

不定期现场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980容积式压缩机噪声的测定

GB/T7777容积式压缩机机械振动测量与评价

GB10892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GB/T15487容积式压缩机流量测量方法

GB22207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安全要求

MT687煤矿井下用空气压缩机

《煤矿安全规程》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Mineself-rescuesystem

在井下发生灾变情况时,利用矿井装备的压风管路系统及时向灾区提供新鲜空气,使受灾害威胁的

人员在压风自救装置的保护下达到安全自救的一种安全避险系统,由空气压缩机、压风管路、阀门、汽

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和安全防护装置等组成。

3.2

压风自救装置Airpressureself-helpdevice

连接到矿井装备的压风管路上,在井下发生灾变情况时,为受灾害威胁的人员提供新鲜空气,使其

达到安全自救目的的装置,一般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等。

4基本技术条件

1

DB37/T2483—2014

4.1检验条件

4.1.1受检的煤矿压风自救系统应为能够正常运转的全套系统。

4.1.2受检的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单位应提供现场检测必要条件,应准备好全部技术档案和试验条件。

4.2检验类别

4.2.1常规检验

正常运行的系统每三年应进行一次。

4.2.2特殊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可替代常规检验:

a)新安装的系统正常运行之前;

b)系统升级改造后正常运行之前;

c)系统停止运行一个月以上(含一个月),重新启用之前;

d)其他需要检测检验情况。

5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5.1系统要求

5.1.1煤矿企业安装的压风自救系统应进行整体设计,设计方案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5.1.2压风自救系统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有机

联系,形成井下整体安全避险系统。

5.1.3压风自救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

5.1.4压风自救系统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应取得产品合格证,设备布置符合设计要求,压风机房有直

通调度室的电话;相关入井设备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5.1.5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空气压缩机的选择应根据矿井需风量、供风距离、阻力损失等通过

计算确定;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

供风水平以上两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井下安装的空气压缩机必须符合MT687

的要求,且不得是滑片式空气压缩机。

5.1.6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在地面上应安装一台相同型号的备用空气压缩机。在井下安装空气压缩机供

风的矿井地面至少应设置一套空气压缩机,排气量不小于15m3/min,并能在10min内启动,供风管路

与井下供风系统连通。

5.1.7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要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设置压风自救装置,其他矿井采

掘工作面、采区避灾路线要安设压风管路,并安设供气阀门。

5.1.8空气压缩机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要求的压力表、安全阀,

润滑油。水冷压缩机必须分别装设断油、断水、超温等安全保护装置;压力表必须定期校准;安全阀和

压力调节器必须动作可靠,安全阀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的1.1倍;储气罐每年进行一次探伤;安全阀

检定证书应在检验周期内;空气压缩机口必须设置过滤装置。

5.1.9矿井压风自救系统供风的空气压缩机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线路

上不应分接其他负荷。

5.2技术要求

2

DB37/T2483—2014

5.2.1空气压缩机

5.2.1.1空气压缩机设备

应是符合GB22207等相关标准的正式产品,安装在井下的空气压缩机应是取得“MA”安全标志的设

备。

5.2.1.2空气压缩机基本参数及符号

基本参数及符号见表1。

表1基本参数及符号

单位

符号量的名称

符号中文名称

Q容积流量m3/min立方米每分

n转速r/min转每分

p压力Pa帕

P功率kW千瓦

V容积m3立方米

t时间s秒

T热力学温度K开

η效率——

ρ质量密度Kg/m3千克每立方米

R气体常数J/(kg•K)焦每千克开尔文

5.2.1.3外观

要求各部分连接合理,各种管路、电缆应布置齐全系统应能识别多个同时进入识别区域的识别卡。

5.2.1.4证件

井下固定式(或移动式)压缩机应有安全准用“KA”或“MA”标志,地面压缩机应有相关证件(如贮

气罐检验、安全阀、压力表鉴定证书、空气压缩机油闪点报告等并在检验周期范围内)。

5.2.1.5安全保护装置

5.2.1.5.1空压机的安全保护装置应符合GB10892等相关标准要求。

5.2.1.5.2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能报警并自动停车:

a)水冷式空气压缩机:冷却水中断;冷却水温度超过整定值;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大于18℃;

b)排气温度超限:

1)压缩机排气温度单缸超过190℃、双缸超过160℃;

3

DB37/T2483—2014

2)井下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往复活塞式排气温度超过160℃;喷油回转式排气温度超过120

℃(采用金属滑片的超过130℃,井下禁用滑片式);

3)往复活塞式曲轴箱内润滑油温度超过70℃。

c)储气罐内的温度超过120℃时;

d)压力循环油压低于设定规定值;

e)空压机压力控制装置超过最弱系统元件的最高工作压力。

5.2.1.6压缩机油

使用压缩机油的闪点不低于215℃。

5.2.1.7容积流量

容积流量应大于0.85Qe,Qe为压缩机铭牌容积流量。

5.2.1.8排气压力

排气压力不低于额定排气压力Pe。

5.2.1.9转速

转速测量值与额定值间允许的最大偏差±3%。

5.2.1.10比功率

比功率应符合表2要求。

表2比功率要求

铭牌排气量/(m3/min)36102040601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