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190-2012 扫描探针显微镜漂移速率测量方法
GB/T 29190-2012 Measurement methods of drift rate of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0.01 nm/s到10 nm/s的漂移速率测量。本标准中的漂移测量不适用于图像校正。
发布历史
-
201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起草人:
- 黄文浩、陈宇航、李源、傅云霞、褚家如、李家文、牛顿、朱五林、刘一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3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7.180.99
A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29190—2012
Measurementmethodsofdriftrateofscanningprobemicroscope
2012-12-31发布2013-06-01实施
GB/T29190—2012
目次
,、/d•、-T
刖有I
引言n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1
4测量方法2
5要求2
5.1仪器要求2
5.2环境要求2
6测量步骤2
7测量报告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图像相关分析法4
附录B(规范性附录)特征点法7
附录C(规范性附录)非周期光栅法9
附录D(资料性附录)原子光栅法12
附录E(资料性附录)测量方法比较14
参考文献15
GB/T29190—2012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文浩、陈宇航、李源、傅云霞、褚家如、李家文、牛顿、朱五林、刘一。
T
GB/T29190—2012
引言
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ProbMicroscope,以下简称SPM)是纳米科学与技术中的主要工具之
一。对于具有纳米级以至原子级分辨力的SPM,其时间稳定性与仪器的设计、操作环境和使用等密切
相关。作为SPM的重要规格参数,漂移速率的大小直接关系着SPM的使用性能。例如,无失真图像
的连续获取、样品局域物化特性的测量、样品表面动态特性的实时观测、微纳装配和操纵等。此外,漂移
速率的大小对于评价仪器也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许多SPM配置漂移补偿模块或闭环控制模块;尽
管漂移速率大幅降低,但漂移依然存在。因此,和z方向漂移速率的定义和漂移速率测量
方法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给出了和w方向漂移速率的测量方法,以便于制造商在仪器规格中提供漂移
数据,帮助用户表征仪器漂移特性。
n
GB/T29190—2012
扫描探针显微镜漂移速率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SPM漂移速率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测量步骤、性能参数规格,及基于SPM扫描
图像的漂移速率测量基本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0.01nm/s到10nm/s的漂移速率测量。本标准中的漂移测量不适用于图像校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00.3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ISOGUM:1995,IDT);
ISO18115表面化学分析名词,第2部分:扫描探针显微镜适用术语(Surfacchemical
analysis—Vocabulary一Part2:Termsusedinscanning一probmicroscopy)o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GB/T200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3.1.1
漂移drift
SPM仪器中探针相对于样品的实际位置与设定位置的偏差。
注:所有参数设置均可能产生漂移,如方向的位移,激光光斑在悬臂梁上的位置,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的光
源强度等。本标准中,漂移限定为.「、>,和z方向上,探针相对于样品设定位置的改变。
3.1.2
漂移速率driftrate
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漂移与该时间间隔之比。
注1:时间间隔通常选定为连续扫描得到的相邻图像间的时间。
注2:漂移速率可给定为和之方向的漂移速率,或相应矢量的合成幅值。
3.1.3
设定时间settlingtime
从选定待测量的样品区域或样品上的点开始,至漂移测量的时间间隔。
注:设定时间通常选为5min〜60min。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1
GB/T29190—2012
SPM: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ProbMicroscop)
AFM: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Microscop)
STM: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
NSOM: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Near-ficldScanningOpticalMicroscop)
NPG:非周期光栅(Non-PeriodicGrating)
4测量方法
对于SPM漂移速率的测量,本标准推荐了以下方法:
——图像相关分析法(附录A);
——特征点法(附录B);
——非周期光栅法(附录C)。
为了实现小于0.1nm漂移量的测量,附录D中给出了原子光栅法。为了便于选择测量方法,附录
E中给出了测量方法比较。
5要求
5.1仪器要求
5.1.1SPM在测量周期内应具备测量和记录样品表面数字图像的能力。
5.1.2SPM在测量周期内应能保持测量精度。
5.2环境要求
5.2.1SPM应在仪器说明书规定或更优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5.2.2用于仪器比对时,建议在可控环境下进行测量,具体参照仪器说明书或比对各方约定文件。测
试环境应清洁,无或可忽略的影响仪器丁作的电磁干扰、振动、噪声。
6测量步骤
测量过程按下列步骤进行:
a)根据仪器说明书选择并安装探针;
b)清洁测试样品(包括参考样品),以减小测量过程中表面污染引起的误差;
c)根据仪器说明书安装样品;
d)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测量并优化成像参数,以获得高质量图像;
)按照漂移测量要求选定设定时间;
f)选择附录A至附录E中提供的方法进行扫描并记录图像;
g)计算漂移速率(必要时可进行多次测量,给出漂移速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h)完成测试报告。
注1:对于STM测试样品应具有满足成像要求的导电性;对于NSOM测试样品应具有满足成像要求的光学对
比度。
注2:不当地放置样品可能会使漂移增大。
注3:较高的针尖载荷会导致针尖磨损进而影响漂移测量的准确性。
2
GB/T29190—2012
7测量报告
测量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a)引用本标准;
b)探针和SPM仪器的详细信息;
c)漂移速率的测量方法;
d)测量参数,包括:
1)工作模式;
2)参考信号;
3)扫描速率,快速扫描方向;
4)图像尺寸;
5)扫描像素数。
)设定时间;
f)样品及其放置方法;
g)可提供的测试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
h)测得的漂移速率。
3
GB/T29190—201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图像相关分析法
A.1简介
SPM在工{和z方向的漂移速率由连续扫描图像的互相关分析得到。其基本假设是,连续扫描图
像时扫描范围和扫描分辨力不变。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7415.1-1994 主轴箱固定型自动车床 参数 1994-09-06
- JB/T 3849.2-1994 仿形车床 精度 1994-09-06
- JB/T 7433-1994 杠自动万能磨锯机 技术条件 1994-09-06
- JB/T 7425-1994 超硬磨具 技术条件 1994-09-06
- JB/T 7415.3-1994 主轴箱固定型自动车床技术条件 1994-09-06
- JB/T 3997-1994 金属切削机床灰铸铁件 技术条件 1994-09-06
- JB/T 7431-1994 自动进给纵剖木工圆锯机 技术条件 1994-09-06
- JB/T 7432.2-1994 多排多轴木工钻床 精度 1994-09-06
- JB/T 7432.1-1994 多排多轴木工钻床 参数 1994-09-06
- JB/T 7430-1994 木工带锯机 锯轮 199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