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 1064.4-2017 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 第4部分:带电作业

MH/T 1064.4-2017 Helicopter power work safety regulations - Part 4: Live work procedure

行业标准-民航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MH/T 1064.4-2017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民航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1-02
实施日期
2017-04-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国民用航空局
归口单位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采用搭载任务设备的有人驾驶直升机对500 kV~l 000 kV交流和±500 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带电检修和维护作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起草人:
严风硕、商可佳、赵青、唐赫、刘丽元、熊奎、于洋、朱传银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20.50

V53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1064.4—2017

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

第4部分:带电作业

Safetycodeofpowerworkingwiththehelicopter-

Part4:Liveworking

2017–01–02发布2017–04–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MH/T1064.4—2017

前言

MH/T1064《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分为以下七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巡检作业;

——第3部分:激光扫描作业;

——第4部分:带电作业;

——第5部分:带电水冲洗作业;

——第6部分:吊装组塔作业;

——第7部分:展放导引绳作业。

本部分为MH/T1064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部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M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严风硕、商可佳、赵青、唐赫、刘丽元、熊奎、于洋、朱传银。H

I

MH/T1064.4—2017

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第4部分:带电作业

1范围

MH/T1064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有人驾驶直升机(以下简称直升机)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带电作业

的一般要求、不同带电作业方式的安全要求以及作业前后的工作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采用搭载任务设备的有人驾驶直升机对500kV~1000kV交流和±500kV直流架空输

电线路的带电检修和维护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电工术语带电作业

GB/T6568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

GB/T13035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

GB/T257261000kV交流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

DL409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779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类工具

DL/T966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升机带电作业helicopterliveworking

应用直升机搭载设备或装置使作业人员接触带电线路的检修作业。

3.2

等电位作业potentialworking

作业人员通过电气连接,使自己身体的电位上升至带电部分电位,且与周围不同电位适当隔离而直

接对带电部分进行作业。

3.3MH

屏蔽服screeningclothing

用天然或或合成材料制成,其内完整地编织有导电纤维,用来防止工作人员受到电场的影响。

3.4

1

MH/T1064.4—2017

屏蔽面罩electricfieldshieldmask

由导电材料制成与屏蔽服装连成一体,用于作业人员面部电场防护的面罩。

3.5

电位转移棒potentialrod

等电位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时使用的用以减小放电电弧对人体的影响及避免脉冲电流对屏蔽服装

造成损伤的金属工具。

3.6

最小安全距离minimumapproachdistance

带电作业中,直升机整体各部件,包括机载人员和物品与带电体或接地体不同电位的任何部件之间

保持的最小空气距离。

3.7

直升机平台法带电作业helicopterliveworkingwithplatformmethod

在直升机的两侧或机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