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6/T 25-2019 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
DB4206/T 25-2019 Explan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Guided Tour of Xiangyang Ancient City Scenic Area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 起草人:
- 龙雨萍、朱运海、方莉、崔俊涛、康玲、刘钊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A14
DB4206
襄阳市地方标准
DB4206/T25—2019
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
Guidelinesforxiangyangancientcityscenicarea
2019-10-21发布2019-11-20实施
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06/T2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湖北文理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雨萍、朱运海、方莉、崔俊涛、康玲、刘钊。
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文理学院,联系电话:(+86-0710)3591876,邮
箱:longyuping09@163.com。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联系电话:
(+86-0710)3512259,邮箱:357854929@。
I
DB4206/T25—2019
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城景区导讲解的术语和定义、讲解范围、欢迎辞和欢送辞、概况和主要景点讲解的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襄阳古城景区的讲解服务。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襄阳古城景区xiangyangancientcityscenicarea
襄阳古城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范围为汉江与护城河围合的整个片区,北抵汉江,西至铁
佛寺路,东至环城东路,包括护城河、沿线公园、古城墙及城墙内部。
3讲解范围
襄阳古城景区的讲解范围包括古城概况和临汉门、护城河、夫人城、解放襄阳西门登城突破口、北
街、昭明台、襄王府绿影壁、谯楼、仲宣楼、县学宫大成殿、拱宸门、震华门、古玩城等13个景点。
4欢迎辞和欢送辞
4.1.1欢迎辞宜包括欢迎语、旅游安全提示语等内容。
4.1.2欢送辞宜包括欢送语、意见征求语等内容。
5概况
襄阳,“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地理位置优越,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
衢之地,号称“天下腰膂”,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襄阳自汉晋以来,代为重镇,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先秦时期,襄阳地区方国林立,后统一于
楚。楚国曾在今襄阳城西北与真武山之间的地方设立北津戍,作为其北方的一个军事渡口,并逐渐发展
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城邑。西汉时期,在北津戍的基础上设襄阳县,“襄阳”的大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所从湖南汉寿迁至襄阳,使襄阳由县级治所一
跃成为京城以下的州府,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
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唐开元21年(公元773年),襄阳成为全国十五道之一的山南东
道的治所。宋代,襄阳又作为一级政区京西南路的治所。
1
DB4206/T25—2019
襄阳古城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汉水中游南岸,是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襄阳古城城墙始
建于汉代,那时的城墙为夯土所砌,宋朝开始使用城砖。南宋时期,襄阳为“控扼南北”之地,军事地
位十分重要,为了增强城墙的防御功能,修建了瓮城、敌台、弩台……元末明初,朱元璋命平章邓愈重
修襄阳城,不仅重筑了唐宋旧城,而且拓宽了东北角,增设长门,使襄阳城门达到六门:即东门阳春门、
西门西成门、南门文昌门、大北门拱宸门、小北门临汉门和长门震华门。襄阳城的终格局由此奠定。邓
愈在城南重新修建了城区,在城墙上修建了“魁星楼”和“狮子楼”。明代以后护城河外侧向外延伸150
余米,实际宽度近300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宽的护城河。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襄阳知府为襄
阳城六门拟写了雅称,清代顺治年间知县又为各门拟写了内额。此后襄阳古城又屡经整修,现在保留下
来的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墙体。
今天保存下来的襄阳古城依旧保存了“方城汉池”的格局。其原有6座城门,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
子城,城四角设有角台,城墙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城墙周长7331米,高
处10.84米,厚11-14米。城郭外围,北面以汉江为天堑,东、南、西三面则为历代建城取土、人工开挖
形成的全国最宽护城河,全长5060米,平均宽度180米,宽处达250米。冷兵器时代,襄阳因城墙坚固,
城高池深,防御完备,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美誉。
襄阳古城的修建及历史变迁体现了中国城墙类建筑的建造技艺以及古代城防攻守军事战略体系的
发展。1956年,襄阳古城墙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增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有10省14
座城共同构成。(2006年首批的江苏南京城墙、陕西西安城墙、湖北荆州城墙、辽宁兴城城墙,2012
年增列的湖北襄阳城墙、浙江临海台州府城墙、安徽寿县城墙、安徽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2014年河北
正定、河南开封、广东肇庆、福建长汀、张家口(宣化)、安徽歙县等六市(县))。
6主要景点讲解
6.1临汉门
临汉门,又称小北门,是襄阳古城南北中轴线北端的城门,因濒临汉江,故叫临汉门。临汉门上歇
山式斗拱砖木结构的城楼是襄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最晚唐代时已经建有北门城楼,著名诗人孟浩然曾
经在诗中写到襄阳城的此座“北楼”。现存的北楼修建于清道光年间,解放后又有维修。该处是看汉江
美景的佳观赏点,登楼远眺,“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杜审言《登襄阳城》)和“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王维《汉江临眺》)的景色尽收眼底。
站在临汉门上远眺,苍青色的城墙线条笔直,棱角突出,数以千计的垛堞和箭孔整齐划一,这是中
国均齐艺术的形式美;俯瞰襄阳古城,城墙四角方方正正,东西南北,横平竖直,而圆弧形的护城河环
绕城外,形成内方而外圆的格局,这是中国刚柔相济的象征美;眺望汉江,山、水、城和谐地统一,“江
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王
维、李白、杜审言不约而同发出赞叹,这是中国山水的诗意美。临汉门外依次可见檀溪码头、罗家码头、
夫人城码头、小北门码头、官厅码头、铁桩码头和拱宸门码头,这些码头均建于清代,鳞次栉比、形态
各异、功能有别,见证了自古以来襄阳就是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杜甫和白居易的诗句写道:“即
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阳驿。”生动再现了襄阳古城“南船北马”、
“七省通衢”交通便利的繁荣景象。
襄阳古城六大城门现尚存临江的临汉门、拱宸门(有瓮城,无城门楼)和震华门(有瓮城,有城门
楼)。临汉门,是目前保存为完好的一座城门,它仍将见证着襄阳古城的变迁,“汉沔津梁”“北门锁
钥”是对它作为战略要津的高赞誉。
6.2护城河
2
DB4206/T25—2019
护城河位于襄阳市襄城区,为亚洲最宽护城河。它长5060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达250米,面
积91万平方米,是一个依托城市附近水系构建的自流系统。正因为襄阳古城东、南、西三面有护城河的
庇护,北面又有汉江天堑,才使得襄阳古城因“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的城池格局而声名显赫,被
誉为“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古城“方城汉池”的城池格局,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出现,是当时楚国的战略防御架构。城池
是城墙和护城河的统称,城指城墙,池指护城河。护城河也称城壕或壕沟。最初人们挖壕沟,目的是让
攻城的敌人掉进去摔死,所以在壕沟底部设有竹枪等战具。古人筑城和挖壕同时进行,壕挖得深,城筑
得高,一正一负,构成双重防御体系。襄阳护城河的功能,一是可作为防御设施,这是基于“隔离敌人”
的理念产生的。襄阳古城北临汉江,在东、南、西三面人工开挖河道,从城外的西南角引襄渠水进入,
在不同时期分别通过西南角、东北角的涵闸与汉江贯通,分隔了城市与城外的陆地,在古代战争时期成
为一条缓冲带,极大地保障了城市的安全。池宽水深,水是必要条件。襄阳护城河的宽度与襄阳的水资
源丰富是分不开的。古襄阳城内,除了汉水之外,还有襄水。这为了护城河的水源补给提供了有力的保
障。实际上,襄阳护城河在形成之初,并没有这么宽,它也经历了拓宽、拓深的过程。二是护城河也可
用作水运输、补给、消防等。清同治四年(1865年),襄阳知府方大湜在城西南和南渠处各留一个出水
口,设节制闸,护城河水浅时,将襄渠水引入;在城东北留一个出水口并设闸口,挖有水渠通到长门外,
也设闸口,护城河水多时,开闸放入汉江,以此调节护城河水位,保障城市的安全。现东门外的闸口即
由来于此。
襄阳古城能够在历史无数次的硝烟中,完整地保存下来,除了那坚固的古城墙,护城河功不可没。
今天的护城河,已不再是昔日对付敌人的城防工事,而仿佛像一条玉带,环绕在襄阳古城的周围,把古
城烘托得犹如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4306.6-2023 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技术要求 第6部分:管理数据采集 2023-12-20
- YD/T 4306.3-2023 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技术要求 第3部分:数据模型 2023-12-20
- YD/T 4394.2-2023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产品评估方法 第2部分:对话系统 2023-12-20
- YD/T 4306.4-2023 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技术要求 第4部分:终端数据采集 2023-12-20
- YD/T 4481-2023 通信用防腐木电杆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2023-12-20
- YD/T 4394.3-2023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产品评估方法 第3部分:智能翻译机 2023-12-20
- YD/T 4480-2023 智慧城市 电子围网测试方法 2023-12-20
- YD/T 4306.5-2023 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技术要求 第5部分:网络数据采集 2023-12-20
- YD/T 4394.1-2023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产品评估方法 第1部分:基础服务平台 2023-12-20
- YD/T 4482-2023 基于SIM卡的面向金融应用的移动数字签名技术要求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