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014-2021 健康体检机构 护士服务评价规范

DB34/T 4014-2021 Nurse Service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Health Examination Institu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014-2021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9-03
实施日期
2021-10-03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合肥市滨湖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安徽皖北康复医院、池州市人民医院 、铜陵市立医院、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黄山市人民医院、安庆市立医院、亳州市人民医院、宣城市人民医院。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01

CCSC0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014—2021

健康体检机构护士服务评价价规范

Physicalexaminationinstitution—Nurseserviceevaluationspecification

2021-09-03发布2021-10-03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01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合肥市滨湖医

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蚌埠市第一人

民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安徽皖北康复医院、池州市人

民医院、铜陵市立医院、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黄山市人民医院、安庆市立医院、亳州市人民医院、

宣城市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蓓、洪海鸥、祝小艳、曾杰、吴倩、曹静、谢怀珍、查晓娟、朱福海、黄日

龙、马竟波、陈霞、苏祁红、曹湘云、吴德华、范瑜、朱峰、姚岚、任恒亚、杨鑫、王新华、陈寿伟、

张晓琴、史万青、王华、汪俊虎、陈琳、黄照国。

I

DB34/T4014—2021

健康体检机构护士服务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健康体检机构护士服务评价的原则、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评价流程、评价方法和监

督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健康体检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评价对象assessmentparticipant

健康体检机构的护士。

3.2

评价者assessor

对评价对象(3.1)在评价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的组织或个人。

4评价原则

4.1公开性: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4.2公平性:独立、客观、公正地实施评价活动,评价标准统一。

4.3有效性: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有效实施。

5评价方式

评价分为自主评价和外部评价。

注1:体检机构自行组织或直接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的评价为自主评价。

注2:其他评价主体开展的评价为外部评价。

6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见附录A。

7评价流程

1

DB34/T4014—2021

7.1评价准备

7.1.1确定评价活动的目的、内容、范围和方式,制作评价方案和评价细则。

7.1.2根据评价方案和评价细则,合理安排评价活动。

7.2评价实施

7.2.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7.2.1.1根据评价目的、评价方案、评价对象特点等,在附录A中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进行组合、细

化。

7.2.1.2根据评价活动实际需求补充附录A中未列出的评价指标。

7.2.1.3选取合适的权重测算方法,为评价指标赋权,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7.2.2采集、加工数据

7.2.2.1根据评价方案,实施信息采集并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质量评估。

注1:必要时可进行多次采集或补充采集。

注2:质量评估一般包括信息全面性、准确性、一致性、相关性等方面。

7.2.2.2对通过质量评估的信息进行加工,将其转化为统一、可操作、易分析的格式数据。

7.2.3计算评价分数

选用合适的分数计算方法,计算评价分数。

7.3形成评价结果

7.3.1根据评价分数及其他信息,得出评价结论并对其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形成评

价结果。

7.3.2评价结果至少包含且不限于如下内容:

——评价对象情况;

——评价时间;

——评价依据;

——评价分数、评价结论及描述。

7.3.3应在评价活动完成后以书面形式提供评价结果。

8评价方法

8.1权重测算方法

常用的权重测算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对偶比较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等。

8.2数据采集方法

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记录查阅、现场观察、问卷填写、会议座谈、独立访谈等。

8.3数据加工方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