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008-2021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DB34/T 4008-2021 DB34/T 4008-2021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Loss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008-2021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9-03
实施日期
2021-10-03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厅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

CCSZ5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008—2021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forcomprehensiivecontroltechnologyofsoilandwaterloss

2021-09-03发布2021-10-03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00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小林、刘旦旦、汪邦稳、陶春姐、张卫、张靖雨、龙昶宇、曹文超、张世杰、

赵黎明、朱昊宇、王浩宇、彭栋。

I

DB34/T4008—2021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确定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调查、措施总体布

局、防治措施以及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山区、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平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7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GB/T18337.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GB/T20465水土保持术语

GB/T32000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GB51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SL73.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

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SL534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04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班sublot

以土地利用类型、权属、林分组成、立地条件、侵蚀强度等为基础,用于措施设计与施工的基本单

元,通常面积为1hm2~50hm2。

4基本要求

4.1应保护、改善及合理利用区域生态及生产生活条件。

4.2应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路、渠、村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4.3应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4.4治理区应优先选择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小流域(或片

区)应选择水土流失分布相对集中、便于规模治理的区域。

4.5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应不小于80%。

1

DB34/T4008—2021

4.6调查应以基础地理数据、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等基础数据为依据,实地调查与

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调查技术相结合。

4.7小流域建设前后,均应进行调查。地块、沟(河)道、村庄、道路以及汇总小流域治理现状的调

查应形成成果,填写现场调查表(参见附录A),调查成果宜采用信息库管理。

5调查

5.1调查单元

5.1.1应根据地形、地貌和水土流失状况划分调查片区;在调查片区内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划分调查单

元。

5.1.2农林牧等用地应以小班为调查单元,建设用地应以村庄为调查单元。

5.1.3地块、沟(河)道、村庄、道路和水土保持措施布设等信息,均应在野外工作底图上标出。

5.2调查方法

5.2.1调查宜采用资料收集、询问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普查等相结合的方法。

5.2.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及其防治效果调查应进行量测或测算。

5.2.3收集的资料数据应具有可靠性、完整性和代表性。

5.2.4询问调查可采用面谈、电话访问及问卷回答等手段。

5.2.5抽样调查应由方案设计、踏勘、预备调查、外业测定、内业分析等环节构成。

5.3调查要素

5.3.1小流域基本情况调查要素应包括但不限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情况、水土流失情况、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

5.3.2自然条件应包括但不限于小流域的面积、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岩性、土壤、水文、气象、

植被基本要素(参见附录A)。

5.3.3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情况应包括但不限于小流域的人口、劳动力及转移情况、土地利用现状、

地方特色产业、农村各业产值与总产值、年人均纯收入情况(参见附录A)。

5.3.4水土流失情况应包括但不限于小流域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强度、分布及危害、成因等水土流

失现状资料,应利用土地利用数据、植被覆盖度数据、坡度数据、坡向数据在软件中建立土壤侵蚀模型

进行土壤侵蚀强度分析,得出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和数据表(参见附录A)。

5.3.5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应调查已有水土保持措施类型、数量、空间分布位置及运行情况,并

加强公众参与,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地居民较为认可的水土保持措施(参见附录A)。

5.3.6南方红壤区应补充调查林下水土流失情况、岩石风化程度、崩岗侵蚀及分布以及台风、梅雨的

影响范围、时段、强度、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及影响区域等。

5.4工程治理条件详细调查

5.4.1梯田工程调查包括但不限于地形、下伏基岩、土层厚度、土(石)料来源、坡面坡度、汇水面

积、排水通道、降水及水源条件、道路交通、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5.4.2截排水工程调查包括但不限于坡面现有引、蓄、截(排)水情况,农用道路布设,耕地、园地

和林地分布情况。

5.4.3拦沙坝工程调查包括但不限于暴雨、洪水、泥沙资料,筑坝区地质条件及筑坝材料的分布与储

2

DB34/T4008—2021

量,现有拦沙坝数量、分布以及控制面积、库容和运行情况。

5.4.4塘坝工程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上游来水量和区域需水量,建筑材料来源,现有水源工程数量、蓄

水量和运行情况。

5.4.5林草工程调查包括但不限于立地类型、立地条件、当地适生树(草)种、病虫害防治情况。

5.4.6封育工程调查包括但不限于现有林分与草地的分布、现存主要树(草)种情况。

5.4.7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调查包括但不限于村庄位置、现有房前屋后、道路及河道两侧植物种类

及生长情况,裸露区域现状立地条件,以及村庄周边河(沟)道及两岸泥沙淤积、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堆放情况。

6防治措施

6.1总体布局

6.1.1应考虑小流域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基础功能、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

6.1.2应按生态自然修复区、坡地综合治理区和河湖库生态保护区等三大类型区合理配置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

——生态自然修复区宜设置封禁标示牌和护栏等封育保护措施。

——坡地综合治理区应根据坡度、坡位、土地利用现状、土层厚度,配置梯田工程、林草工程、

截排水工程等防治措施。

——河湖库生态保护区应采取河道清淤及护岸、拦沙坝、塘坝、滚水坝、植被缓冲带、小型人工

湿地、村庄绿化美化等防治措施。

6.1.3各项防治措施应具体落实到地块、村庄或河(沟)道,并按照SL73.6的要求绘制水土保持措

施布局图。

6.1.4生态清洁小流域防治措施应符合SL534的规定。

6.2梯田工程

6.2.1宜建在坡度较缓、土质较好,水源及交通条件便利,便于机械作业的区域。

6.2.2应以坡面截排水、道路为骨架,根据坡面地形自上而下沿等高线布设,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做到田面平整。

6.2.3应布置相应的排、蓄工程。

6.2.4坡耕地改造应优先采用水平梯田;土层较薄或坡度较陡的坡耕地、荒坡地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坡

式梯田;人均耕地较少的山地丘陵区,坡度不大于20°的坡耕地或荒坡地可采用隔坡梯田。

6.2.5梯田设计标准及田面宽度、田坎断面、材料等设计按照GB51018相关要求执行。

6.3截排水工程

6.3.1截排水工程类型

包括截水沟、排水沟和沉沙池等类型,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泄、排蓄结合的原则进行

布设;应与梯田、道路工程等同时规划,并以沟渠、道路为骨架,合理布设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等

工程,形成完整的防御、利用体系。

6.3.2截水沟

3

DB34/T4008—2021

6.3.2.1截水沟以排水型设计为主,沿梯田傍山一侧边界横向布置。截水沟应布设在治理坡面的上方,

排水末端布设沉沙池与排水沟相接。

6.3.2.2当坡面较长时,在治理坡面或梯田内部增设多级截水沟,间距应根据其控制面积、坡面洪水

流量、排水能力,结合地形条件通过计算确定;沟内流速应满足不冲、不淤要求。

6.3.2.3截水沟断面按公式(1)计算:

Q=𝐴𝑐√𝑅𝑖········································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