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804-2020 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DB63/T 1804-2020 Non-coal mining enterprise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guidelines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1804-2020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8-11
实施日期
2020-09-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3.010

D01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804—2020

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细则

2020-08-11发布2020-09-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1804—2020

目次

前言................................................................................Ⅱ

引言................................................................................Ⅲ

1范围..............................................................................5

2规范性引用文件....................................................................5

3术语和定义........................................................................5

4基本要求..........................................................................6

4.1成立组织机构..................................................................6

4.2实施全员培训..................................................................6

4.3实施全员参与..................................................................6

4.4编写体系文件..................................................................6

5隐患分级与分类....................................................................6

5.1隐患分级......................................................................6

5.2隐患分类......................................................................6

6隐患排查程序和内容................................................................7

6.1工作步骤......................................................................7

6.2编制排查项目清单..............................................................7

6.3确定排查项目..................................................................7

6.4隐患排查实施..................................................................7

6.5隐患治理......................................................................8

6.6隐患治理验收..................................................................9

7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9

8持续改进..........................................................................9

8.1评审..........................................................................9

8.2更新.........................................................................10

8.3沟通.........................................................................10

9文件管理.........................................................................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清单...................................................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隐患整改通知单.................................................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重大事故隐患登记表.............................................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隐患整改销号审批表.............................................15

附录E(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16

I

DB63/T180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应急管理厅、青海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锡铁山分公司、青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青海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宁安、郭显世、郭勇、敏锐、曹林宝、徐志靓、芦光伟、李开远、姚京栋、

郭威、江珍永、余晓峰、郭全海、程武忠、吕忠祥、张世英、苗西东、王久邦、安永东、周保民、薛富

刚。

本标准由青海省应急管理厅监督实施。

II

DB63/T1804—2020

引言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非煤矿山企业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有效性进行排查确认的重要方法。

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青海省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行为,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

全与健康,降低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

III

DB63/T1804—2020

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煤矿山企业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隐患分级与分

类、工作程序和内容、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持续改进、文件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非煤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及实施指南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事故隐患

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

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2

隐患排查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

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

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注:根据GB/T33000-2016中5.5.3改写。

3.3

隐患治理

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3.4

隐患信息

1

DB63/T1804—2020

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

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4基本要求

4.1成立组织机构

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分

管负责人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组成人员应包括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等职

能部门负责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岗位人员。

4.2实施全员培训

企业应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培训学习,并保留培训记录,使全体

从业人员掌握相关标准、程序、方法。

4.3实施全员参与

企业应动员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并确定相应的治理责任单位和人员。

4.4编写体系文件

企业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编制《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见附录A表A.1)、《生产

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见附录A表A.2)、《隐患整改通知单》(见附录B表B.1)、《重大事故隐患登记

表》(见附录C表C.1)、《隐患整改销号审批表》(见附录D表D.1)、《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见附录E表E.1)、《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见附录E表E.2)、《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台账》(见

附录E表E.3)等文件。

5隐患分级与分类

5.1隐患分级

5.1.1基本要求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

故隐患。

5.1.2一般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1.3重大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

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5.2隐患分类

5.2.1基础管理类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2

DB63/T1804—2020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投入等。

5.2.2生产现场类隐患

企业生产现场类隐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地下矿山包括爆破、采矿、采空区治理(充填)、提升运输、供水消防、通风防尘、防排水、

供配电、监测监控、紧急避灾、人员定位、通讯联络及从业人员操作行为等方面;

——露天矿山包括采场、穿孔、爆破、铲装、运输、排土、供电及从业人员操作行为等方面;

——尾矿库包括周边山体、违章建筑、违章施工、违章采选、尾矿排放与筑坝、坝体、坝面、在线

监控、水位控制、防汛、浸润线与排渗情况等方面。

6隐患排查程序和内容

6.1工作步骤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步骤包括:编制排查项目清单、确定排查项目、实施隐患排查、开展隐患

治理、隐患治理验收等。

6.2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2.1基本要求

6.2.1.1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

清单和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企业应每年至少对隐患排查项目清单进行一次补充完善。

6.2.1.2企业应编制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清单的“编制与使用说明”,排查方法、排查周期应在企业隐

患排查治理制度中明确,并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过程及结果纳入本单位奖惩考核制度中,确保落实

到位。

6.2.2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依据基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等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基础管理名称、

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隐患级别判定等信息。(参见附录A中表A.1)

6.2.3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检查企业各类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清单编制内容应

至少包括:排查范围(风险点)、隐患排查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隐患级别判定等。(参见附录A

中表A.2)

6.3确定排查项目

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选择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

排查项目,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

6.4隐患排查实施

6.4.1排查类型

3

DB63/T1804—2020

6.4.1.1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

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6.4.1.2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

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