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777-2016 大米中肟菌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B34/T 2777-2016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Amounts of Emycetin in Ric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 险评估实验室(合肥)、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安徽科立特农药 环境科技评价有限公司、繁昌县植保站。
- 起草人:
- 段劲生、孙明娜、高同春、李瑞、王梅、董旭、肖青青、褚玥、许四五、吴爱美、 彭卫兵、朱玉杰、杨通。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40
C5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777—2016
大米中肟菌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minationoftrifloxystrobinresidueinricebyUPLC-MS\MS
文稿版次选择
2016-12-30发布2017-01-3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777—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
险评估实验室(合肥)、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安徽科立特农药
环境科技评价有限公司、繁昌县植保站。
本标准起草人:段劲生、孙明娜、高同春、李瑞、王梅、董旭、肖青青、褚玥、许四五、吴爱美、
彭卫兵、朱玉杰、杨通。
I
DB34/T2777—2016
大米中肟菌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米中肟菌酯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大米中肟菌酯及其代谢物肟菌酸残留量的测定。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05mg/kg。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6379.1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
GB/T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
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原理
试样用水和含甲酸的乙腈混合溶液提取后,经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净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反相
分离,三重四杆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4试剂与材料
4.1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以下凡是无特殊注明的试剂均为分析纯。
4.2甲醇:色谱纯。
4.3乙腈。
4.4乙腈:色谱纯。
4.5甲酸。
4.6甲酸:色谱纯。
4.7氯化钠。
4.8无水硫酸镁。
4.9C18吸附剂。
4.10无水醋酸铵:色谱纯,纯度≥99%。
4.11肟菌酯标准品:纯度≥99%。
4.12代谢物肟菌酸标准品:纯度≥99%。
4.130.22μm微孔过滤膜
1
DB34/T2777—2016
4.14标准溶液
——肟菌酯标准储备液:准确称肟菌酯0.010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色谱甲醇溶解并定容
至刻度,配置成浓度为1000μg/mL储备液,于0~5℃下避光保存。
——代谢物肟菌酸标准储备液:准确称肟菌酸0.010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色谱甲醇溶解
并定容至刻度,配置成浓度为100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1848-2022 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规范 2022-07-07
- SN/T 5557-2022 植物检疫领域实验室间比对实施指南 2022-07-07
- SN/T 5394-2022 苹果根结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2022-07-07
- SN/T 1893-2022 杂草风险分析技术要求 2022-07-07
- SN/T 5553-2022 樱桃检疫处理规程 2022-07-07
- SN/T 5555-2022 杂食云卷蛾检疫鉴定方法 2022-07-07
- SN/T 5554-2022 玉米矮花叶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2022-07-07
- SN/T 5556-2022 枣实蝇监测技术指南 2022-07-07
- SN/T 5395-2022 闽楠鉴定方法 2022-07-07
- SN/T 5558-2022 转基因香石竹(康乃馨)检测 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法 202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