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646.5-201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第5部分:放射性材料监测与处置

DB11/T 646.5-2016 Urban rail transit security system technical requirements Part 5: Radiation material monitoring and disposal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646.5-2016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10-20
实施日期
2017-02-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公安局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20

A91

备案号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646.5—2016

代替DB11/646.5-2009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第5部分:放射性材料监测与处置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urbanrailtrafficsecurity

Part5:Radioactivematerialmonitoringandresponse

2016-10-19发布2017-02-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646.5—2016

目次

前言...............................................................................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3

5放射性材料监测.....................................................................3

6应急处置措施.......................................................................6

7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要求.............................................................6

I

DB11/T646.5—2016

前言

DB11/T646《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

——第3部分:实体防护与入侵报警子系统;

——第4部分:化学监测子系统;

——第5部分:放射性材料监测与处置;

——第6部分:武器与爆炸危险品检测及处置。

本部分为DB11/T646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11/646.5-2009《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技术要求第5部分:放射性材料监测与处置》。

本部分与DB11/646.5-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术语和定义的引导语(见2、3,2009年版2、3);

——修改了“放射性”、“核材料”、“高浓缩铀HEU”、“低浓缩铀LEU”、“反应堆级Pu”、“武器级Pu”、

“放射性材料”、“放射性材料监测系统”、“置信度”、“误报率”、“伽马探测灵敏度”、“中子探测灵

敏度”、“剂量当量率”的定义(见3.1、3.2、3.3、3.4、3.5、3.6、3.7、3.8、3.9、3.10、3.13、3.14、

3.15,2009年版3.1、3.2、3.3、3.4、3.5、3.6、3.7、3.8、3.9、3.10、3.13、3.14、3.15);

——将“放射性材料监测范围”和“放射性材料的检测”修改为“放射性材料监测”,并将各级条目的

序号和名称相应做了修改(见5,2009年版5、6);

——修改了监测模式中精检的说明(见5.2.3,2009年版6.1.3);

——增加了监测模式中有关信息联网的要求(见5.2.4);

——修改了放射性材料检测流程图(见5.3,2009年版6.2);

——修改了普检功能要求的部分指标(见5.4.2a)、d),2009年版6.3.2a)、d));

——修改了普检性能要求的部分指标(见5.4.3c)、e),2009年版6.3.3c)、d)、e));

——修改了便携式核素识别装置的名称(见5.5.1,2009年版6.4.1);

——修改了精检功能要求的部分指标(见5.5.2a)、c)、e)、h)、i),2009年版6.4.2a)、c)、e)、f)、i)、

j));

——修改了精检性能要求的部分指标(见5.5.3b)c)、d)、e)、f)、g),2009年版6.4.3.2、6.4.3.3、6.4.3.4、

6.4.3.5、6.4.3.6);

——修改了应急处置措施的部分要求(见6.1、6.2,2009年版7.1);

——增加了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要求一章(见7)。

本部分由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安全保卫总队提出。

本部分由北京市公安局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公安局组织实施。

本部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亚太安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伟年、李树启、左五平、魏义祥、赵崑、蒲中奇、吴晓光、王小平、赵金勇、

梁孟昌、马腾、叶响、李泽雄、王培新、陈敏波、孙明阳、张国建、张晔、曾广坤、陈伟、宋爱丽。

II

DB11/T646.5—2016

DB11/T646.5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646.5—2009。

III

DB11/T646.5—2016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是大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经过多年发展,正处

于高速建设发展期,在北京市公共交通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高速交通系统,人流疏散量大、通道和流量受客观条件限制,对公

共安全防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安全防范是人防,物防,技防系统的总成和有机结合。本标准主要对实体防范和技术防范系统的设

计、施工做出了要求和规定,涉及人力防范的要求由相关的法规、文件规定。

本标准是系列标准,由总体结构及一般设计要求、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实体防护与入侵报警子系

统、化学监测子系统、放射性材料监测与处置、武器与爆炸危险品检测与处置等部分组成,为新建和改

造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防范技术系统提供了技术依据。

IV

DB11/T646.5—201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第5部分:放射性材料监测与处置

1范围

DB11/T646的本部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放射性材料监测、应急处置措施和系统

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的放射性材料监测与处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并指导工程验

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DB11/T646.1—2016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技术要求第1部分:通则

DB11/T855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DB11/T646.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放射性radioactivity

某些核素能自发与随机地发生核转变,同时发射一种或多种辐射,或发生自发裂变,或在轨道电子

俘获后发射X辐射,这种特性被称为放射性。

3.2

核材料nuclearmaterial

任何含有钚(238Pu同位素浓度超过80%者除外)、233U、浓缩铀(235U或233U)、非矿石或矿渣形式的含

天然存在的同位素混合物的铀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材料。

3.3

高浓铀HEUhighenricheduranium

含235U的质量百分数大于0.72%的铀称为浓缩铀,235U的含量大于等于20%的浓缩铀称为高浓铀。

3.4

低浓铀LEUlowenricheduranium

指235U的含量低于20%的浓缩铀。

3.5

1

DB11/T646.5—2016

反应堆级Pureactorgradeplu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