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853-2010 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 快速粘度仪法
GB/T 24853-2010 General pasting method for wheat or rye flour or starch—Using the rapid visco analyzer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的糊化特性测定。
发布历史
-
2010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 起草人:
- 雷玲、孙辉、姜薇莉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1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7.060
X11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853—2010
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
快速粘度仪
Generalpastingmethodforwheatorryeflourorstarch—
Usingtherapidviscoanalyzer
2010-06-30发布2011-01-01实施
发布
GB/T24853—2010
-1.Z-—1—
刖弓
本标准参考了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的标准方AACCMethod76-21:1999«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
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粘度仪》。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对AACCMethod76-21进行了下列修改:
——删除了原标准的目的部分;
-在范围部分增加了规定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和试剂、杆样、试样制备、操作步骤和
结果表述等;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包括糊化温度、峰值粘度、峰值吋间、最低粘度、最终粘度、衰减值和回生
值等;
——增加了原理和糊化特性曲线;
——增加了结果表示;
-根据GB/T1.1-2000中第6.5.1“条文的注和示例”的规定,对各章、条中原有各注的序号作
了删除或重排序号。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玲、孙辉、姜薇莉。
T
GB/T24853—2010
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
快速粘度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
器和试剂、杆样、试样制备、操作步骤和结果表述等。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的糊化特性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杆样、分样
GB/T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糊化温度pastingtemperature
试样加热后,试样粘度开始增大吋的温度。
3.2
峰值粘度peakviscosity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使试样开始糊化至冷却前达到的最大粘度值。
3.3
峰值时间peaktime
在规定条件下,试样测试开始至达到峰值粘度的吋间。
3.4
最低粘度trough;minimumviscosity
在规定条件下,试样达到峰值粘度后,在冷却期间的最小粘度值。
3.5
最终粘度finalviscosity
在规定条件下,测试结束吋的试样粘度值。
3.6
衰减值breakdown
峰值粘度与最低粘度的差值。
3.7
回生值setback
最终粘度与最低粘度的差值。
GB/T24853—2010
4原理
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试样的水悬浮物在加热和内源性淀粉酶的协同作用下逐渐糊化(淀粉的凝胶
化)。此种变化由快速粘度分析仪连续监测。根据所获得的粘度变化曲线(糊化特性曲线,见图1),即
可确定其糊化温度、峰值粘度、峰值温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并计算其衰减值和回生值等特征数据。
二>
=
i
、«m
£
p
-A.
图1糊化特性曲线
5仪器和试剂
5.1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
5.2快速粘度分析仪:配有专用样品筒、搅拌器和控制软件的计算机。
5.3天平:感量0.01go
5.425mL量筒或定量加液器:量取精度为0.1mLo
5.5小型实验磨:能够制备符合7.2要求的粗细度的样品。
6抨样
抨样按GB5491执行。
实验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不得有损坏或者发生变化。
7试样制备
7.1粉状试样制备
将样品充分混合均匀。按照GB/T5497的方法测定样品水分。
7.2小麦和黑麦籽粒试样制备
取充分混合均匀的整粒谷物样品,经小型实验磨(5.5)碾磨粉碎,要求粉碎后的样品90%以上通过
CQ23号筛网。按7.1规定测定样品水分。
8操作步骤
8.1仪器的准备
开启快速粘度分析仪电源,预热30min。开启联接的计算机电源,运行控制软件并由计算机输入
2
GB/T24853—2010
或根据仪器提示载入表1中列示的测试程序。根据仪器的提示,顺序输入试样名称、选择欲采用的分析
程序和测试序号。
表1测试程序"
时间(h:min:s)
阶段温度或转速
标准程序1标准程序2标准程序3标准程序4
150"C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960r/min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3160r/min00:00:1000:00:1000:00:1000:00:10
450"C00:01:0000:01:0000:01:0000:01:00
595"C00:04;4200:08:3000:16:0000:31:00
695"C00:07:1200:13:3000;26:0001:()l:00
750"C00:ll:0000:21:0000:41:0001:31:00
结束00:13:0000:23:0000:43:0001:33:00
读数时间间隔4488
a仪器的空载温度为:50C±1"C。
8.2测定
量取(25.0+0.l)mL水(按14%湿基校正,见附录A),移入干燥洁净的样品筒中。
用称量皿准确称取(3.00±0.01)g淀粉,(3.50+0.01)g小麦粉或黑麦粉,(4.00±0.01)g全麦粉
(按14%湿基校正,见附录A)。
把试样转移到样品筒中,将搅拌器置于样品筒中并上下快速搅动10次,使试样分散。若仍有试样
团块留存在水面上或粘附在搅拌器上,可重复此步骤直至试样完全分散。
将搅拌器置于样品筒中并可靠地插接到搅拌器的连接器上,使搅拌器恰好居中。当仪器提示允许
测试吋,将仪器的搅拌器电动机塔帽压下,驱动测试程序。应注意,已悬浮试样的放置吋间不得超过
1min。
测试过程将由计算机控制,按规定的测试程序进行。测试结束吋,仪器将自动弹出样品筒。弃去已
使用过的样品筒。
根据计算机屏幕显示的粘度变化曲线,记录糊化温度、峰值粘度、峰值吋间、最低粘度、最终粘度、衰
减值、回生值。
8.3试验数量
同一个样品按&2规定做两次试验。
9结果表示
所得数值应以如下方式表示:
——糊化温度单位为C,精确至0.01;
——峰值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3/ 382.2-2002 无公害中药材:延胡索(元胡) 第2部分:种块茎 2002-09-24
- DB33/ 382.1-2002 无公害中药材:延胡索(元胡) 第1部分:产地环境 2002-09-24
- DB33/ 381.1-2002 无公害中药材:白术 第1部分:产地环境 2002-09-24
- DB33/ 381.2-2002 无公害中药材:白术 第2部分:种子和术栽 2002-09-24
- DB33/T 376.3-2002 特种野猪 第3部分:疫病防制 2002-08-19
- DB33/T 376.1-2002 特种野猪 第1部分:种猪 2002-08-19
- DB33/T 376.4-2002 特种野猪 第4部分:鲜、冻猪肉 2002-08-19
- DB33/T 376.2-2002 特种野猪 第2部分:饲养管理 2002-08-19
- DB33/ 381.5-2002 无公害中药材:白术 第5部分:质量要求 2002-09-24
- DB32/T 550-2002 加工型无公害苦瓜生产技术规程 20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