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576-2022 种禽场重要疫病净化技术规程

DB45/T 2576-2022 Seed breeder's farm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important diseases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5/T 2576-2022
标准类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8-25
实施日期
2022-09-30
发布单位/组织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起草人:
施开创、尹彦文、龙凤、冯淑萍、陈思业、屈素洁、胡湘云、谢守玉、陆文俊、韦显凯、李军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220

CCSB41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576—2022

种禽场重要疫病净化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eradicationofmajordiseasesinbreedingpoultry

farms

2022-08-25发布2022-09-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5/T2576—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布局与设施..........................................................................2

4.1场区布局........................................................................2

4.2栏舍设置........................................................................2

5管理措施............................................................................2

5.1卫生环保........................................................................2

5.2无害化处理......................................................................2

5.3消毒管理........................................................................2

5.4生产管理........................................................................2

5.5防疫管理........................................................................2

5.6种源管理........................................................................2

5.7人员配备及管理..................................................................3

6疫病净化程序........................................................................3

6.1净化模式........................................................................3

6.2净化病种及监测方法..............................................................4

6.3高致病性禽流感净化程序..........................................................4

6.4新城疫净化程序..................................................................4

6.5禽白血病净化程序................................................................5

6.6鸡白痢净化程序..................................................................5

6.7鸭瘟净化程序....................................................................5

6.8小鹅瘟净化程序..................................................................6

7净化效果维持........................................................................6

附录A(规范性)监测项目及方法........................................................7

附录B(规范性)种鸡场现场评审表......................................................8

附录C(规范性)种鸭场现场评审表.....................................................12

附录D(资料性)种鹅场现场评审表.....................................................15

参考文献..............................................................................19

I

DB45/T257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施开创、尹彦文、龙凤、冯淑萍、陈思业、屈素洁、胡湘云、谢守玉、陆文俊、

韦显凯、李军。

II

DB45/T2576—2022

种禽场重要疫病净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种禽场重要疫病净化的术语和定义、布局与设施、管理措施、疫病净化程序、净化效

果维持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获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的种禽场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鸡白痢、鸭瘟、小鹅瘟等6种重要疫病的净化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8635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GB/T18936-2020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GB/T16550-2020新城疫诊断技术

GB/T22332-2008鸭病毒性肠炎诊断技术

NY/T536-2017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

NY/T560-2018小鹅瘟诊断技术

NY/T680-2003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NY/T765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863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禽breedingpoultry

经过不断选种、选育,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制订的标准鉴定承认的家禽品种,按经济用途分

为蛋用型、肉用型、肉蛋兼用型和观赏型。

3.2

重要疫病majordiseases

指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鸡白痢、鸭瘟、小鹅瘟疫病等6种疫病。

3.3

净化eradicate

采用监测、检验检疫、隔离、扑杀、销毁等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有计划地在特定区域或场所对

种禽场重要疫病进行根除。

1

DB45/T2576—2022

4布局与设施

4.1场区布局

4.1.1场区与外界有效物理隔离,防止外来人员、车辆、动物随意进入。场区入口处设置明显的防疫

标识。

4.1.2生活区、生产区和无害化处理区独立分开,有效隔离。

4.2栏舍设置

4.2.1设置独立的种禽、育雏、育成、隔离等栏舍,栏舍为全封闭或半封闭,配备降温、保暖、通风

等设施。

4.2.2配备科学的饮水、加药和清粪等设施设备。

5管理措施

5.1卫生环保

5.1.1场区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无杂物堆放,各类废弃物及时清理,禽粪堆放要有防雨、防渗漏、

防溢流等措施。

5.1.2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5.2无害化处理

应符合农业农村部2022年第3号令的要求。

5.3消毒管理

5.3.1制定有完善的消毒制度。

5.3.2种禽场、生产区、养殖栋舍入口处设置消毒设施设备,对车辆、人员、物品、场地环境进行严

格消毒。

5.3.3做好消毒记录,并保存3个月以上。

5.4生产管理

5.4.1采用按栋全进全出饲养模式。

5.4.2建立生产管理制度,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管理制度和健康巡查制度。

5.5防疫管理

5.5.1制定和实施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建立免疫档案。

5.5.2制定和实施年度重要疫病净化计划。

5.5.3制定发病禽和监测阳性禽处置方案。

5.5.4有独立兽医室,具备开展常规动物疫病诊疗和采样条件。

5.5.5有独立兽医实验室,具备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能力,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

5.5.6使用无外源病毒污染的活疫苗,应有该批次疫苗无外源病毒污染的检测证明。

5.5.7生产区或养殖舍具备有效的防鼠、防虫、防犬猫、防鸟等设施设备或措施。

5.6种源管理

2

DB45/T2576—2022

5.6.1建立和执行科学合理的引种管理制度,并记录完整。

5.6.2引进的种禽、种蛋应来源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禽场,跨省及国外引进的种禽、

种蛋应符合相关规定。

5.6.3引进种禽或种蛋前,应进行重要疫病病原或感染抗体检测,且为阴性。引进种禽后应隔离观察30

天,再进行重要疫病病原或感染抗体检测,且为阴性,方可进入生产区。

5.6.4销售的种禽或种蛋均进行重要疫病的申报、检测和记录,记录档案保存至少3年。

5.7人员配备及管理

5.7.1重要疫病防治工作的技术负责人需从事养禽工作2年以上,并具有畜牧兽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

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5.7.2配备至少1名执业兽医师。

5.7.3建立员工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培训。

6疫病净化程序

6.1净化模式

6.1.1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净化模式见图1:

图1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净化模式图

6.1.2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模式见图2:

图2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模式图

6.1.3鸭瘟和小鹅瘟净化模式见图3:

图3鸭瘟和小鹅瘟净化模式图

3

DB45/T2576—2022

6.2净化病种及监测方法

种鸡场净化病种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和鸡白痢;种鸭场净化病种为高致病性禽流

感和鸭瘟;种鹅场净化病种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和小鹅瘟。具体监测项目及方法参见附录A。

6.3高致病性禽流感净化程序

6.3.1本底调查

不同栋舍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种禽群的血清、咽喉和泄殖腔棉拭子,血清与棉拭子应一一对应。血

清样品检测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棉拭子样品先检测通用型禽流感病原,阳性样品再进一步进

行H5和H7亚型的分型鉴定。

6.3.2免疫控制

采取免疫、监测、淘汰以及综合性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抽检免疫抗体合格率90%以上,且H5和

H7亚型禽流感病原阴性;连续2年以上无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病例,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无疫。

6.3.3监测净化

6.3.3.1每季度对种禽群监测1次,血清样品按照每栋舍种禽数的0.5%随机抽样进行抗体监测;咽

喉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按照每栋舍种禽数的0.1%随机抽取进行病原学监测,棉拭子与血清样品应一

一对应,每栋禽舍血清或病原采样数不低于30份。

6.3.3.2种禽群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及时补免。补免后仍不合格的,淘汰处理。禽只病原监测阳性的,

按照农牧发〔2020〕12号处置。

6.3.4免疫净化效果评价

按照种禽场现场评审表附录B、附录C、附录D要求逐项评审和抽样检测。种禽群抽检免疫抗体合

格率90%以上,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原抽检阴性,种禽场内连续2年以上无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病

例,视为达到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净化标准。

6.4新城疫净化程序

6.4.1本底调查

不同栋舍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种禽群的血清、咽喉和泄殖腔棉拭子,血清样品检测新城疫抗体,棉

拭子样品检测新城疫病原。

6.4.2免疫控制

采取免疫、监测、淘汰以及综合性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种禽群抽检免疫抗体合格率90%以上,

且新城疫病原抽检阴性;连续2年以上无新城疫临床病例,视为达到新城疫免疫无疫。

6.4.3监测净化

6.4.3.1每季度对种禽群监测1次,血清样品按照每栋舍种禽数的0.5%随机抽取进行抗体监测;咽

喉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按照每栋舍种禽数的0.1%随机抽样进行病原学监测,棉拭子与血清样品应一

一对应,每栋禽舍血清或病原采样数不低于30份。

6.4.3.2种禽群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及时补免。补免后仍不合格的,淘汰处理。种禽群病原学监测阳

性的,无害化处理。

4

DB45/T2576—2022

6.4.4免疫净化效果评价

按照种禽场现场评审表附录B、附录C、附录D要求逐项评审和抽样检测。种禽群抽检免疫抗体合

格率90%以上,新城疫病原抽检阴性,种禽场内连续2年以上无新城疫临床病例,视为达到新城疫免

疫净化标准。

6.5禽白血病净化程序

6.5.1本底调查

每栋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核心群的胎粪、血样或种蛋样品,检测禽白血病病原。

6.5.2监测净化

每年对核心群的每批次种鸡采集核心群胎粪、血样或种蛋样品进行100%病原监测,病原阳性个

体及时淘汰。

6.5.3净化效果评价

按照种鸡场现场评审表附录B要求逐项评审和抽样检测。核心群抽检禽白血病病原阳性率≤10%,

核心群连续2年无禽白血病临床病例,视为达到禽白血病净化标准。

6.6鸡白痢净化程序

6.6.1本底调查

每栋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核心群的血清样品,检测鸡白痢抗体。

6.6.2监测净化

每年对核心群的每批次种鸡采集全血或血清进行100%抗体监测,阳性个体适时淘汰。

6.6.3净化效果评价

按照种鸡场现场评审表附录B要求逐项评审和抽样检测。核心群抽检鸡白痢抗体阳性率≤8%,核

心群连续2年无鸡白痢临床病例,视为达到鸡白痢净化标准。

6.7鸭瘟净化程序

6.7.1本底调查

全群检疫鸭瘟,发现临床疑似鸭瘟的病鸭采集肝、脾、脑等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

6.7.2免疫控制

采取免疫、监测、淘汰以及综合性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鸭群免疫覆盖率90%以上,场内连续2年

以上无鸭瘟临床病例,视为达到鸭瘟免疫无疫。

6.7.3监测净化

存栏种鸭每半年监测1次,以临床观察为主,抽检病原学样品,检测为阳性的,无害化处理。

5

DB45/T2576—2022

6.7.4免疫净化效果评价

按照种鸭场现场评审表附录C要求逐项评审和抽样检测。鸭群免疫覆盖率90%以上,连续2年以

上无临床病例,鸭瘟病原抽检为阴性,视为达到鸭瘟免疫净化标准。

6.8小鹅瘟净化程序

6.8.1本底调查

全群检疫小鹅瘟,发现临床疑似小鹅瘟的病鹅采集肝、脾、肾、肠道等内脏器官进行病原学检测。

6.8.2免疫控制

采取免疫、监测、淘汰以及综合性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鹅群免疫覆盖率90%以上,场内连续2年

以上无小鹅瘟临床病例,视为达到小鹅瘟免疫无疫。

6.8.3监测净化

存栏种鹅每半年监测1次,以临床观察为主,抽检病原学样品,检测为阳性的,无害化处理。

6.8.4免疫净化效果评价

按照种鹅场现场评审表附录D要求逐项评审和抽样检测。鹅群免疫覆盖率90%以上,连续2年以

上无临床病例,小鹅瘟病原抽检为阴性,视为达到小鹅瘟免疫净化标准。

7净化效果维持

7.1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和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7.2根据本场实际,制定并执行免疫程序。通过免疫无疫净化评估的种禽场,可根据本地区及本场疫

病流行情况逐步退出免疫,并开展非免疫无疫净化工作。

7.3净化禽群建立后,本文件无特定要求的,疫病监测比例和频率与监测净化阶段一致,以持续维持

净化禽群的健康状态。

6

DB45/T2576—2022

A

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