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245-2018 海螺望春花育苗技术规程

DB34/T 3245-2018 Shellfish Wisteria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245-2018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2-29
实施日期
2019-01-29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螺望春花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建立、砧木培育、嫁接、苗木出圃、标签、 档案建立与管理等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与原产地气候、土壤条件相近区域的海螺望春花苗木培育。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怀宁县林业局、怀宁县望春花 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起草人:
胡一民、刘圣清、骆绪美、韩文妍、程明伟、程光茹、凌遵海、董玉银、方德 年、章健、蒋明、黄志军、周业勇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245—2018

海螺望春花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seedlingpropagationofYulaniadenudatecv.Hailuo

文稿版次选择

2018-12-29发布2019-01-29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24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怀宁县林业局、怀宁县望春花

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一民、刘圣清、骆绪美、韩文妍、程明伟、程光茹、凌遵海、董玉银、方德

年、章健、蒋明、黄志军、周业勇。

I

DB34/T3245—2018

海螺望春花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螺望春花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建立、砧木培育、嫁接、苗木出圃、标签、

档案建立与管理等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与原产地气候、土壤条件相近区域的海螺望春花苗木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LY/T2280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2290林木种苗标签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螺望春花Yulaniadenudatecv.Hailuo

原产安徽怀宁县石镜乡邓林村海螺山的安徽特有木兰科、玉兰属优良栽培种,是传统白玉兰(辛夷)

优良栽培药用原料品种。

4苗圃建立

4.1圃地选择

苗圃应设在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的场所。土层厚度≥50cm、地下水位低于1.0m、pH值5.5~6.5

的酸性沙壤土、壤土。

4.2功能区划

根据生产规划和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布局的原则,区划播种育苗区、嫁接育苗区、大苗培育区等功

能区。

5砧木培育

5.1母树选择

1

DB34/T3245—2018

应选择发育健壮、花蕾密集、果实硕壮、种粒饱满、无明显病虫害、抗逆性强、处于壮龄期15a~

60a生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不得混杂其他玉兰类植株。

5.2采种时间

海螺望春花果实成熟期9~10月,当其聚合蓇葖果由黄绿色转为红褐色,蓇葖有少量开裂露出红

玛瑙般种粒时即可采收。

5.3采种方法

将成熟果实用竹竿从枝头击落,收集起来摊放于通风良好、没有阳光直射的地面上,或搁放于通风

较好的室内,摊放厚度不超过10cm,摊晾5~7d,绝大部分蓇葖自然开裂,分批将已脱出的带鲜红

色肉质外种皮之种粒收集后集中进行去皮处理。

5.4种子处理

5.4.1种粒摊晾

将聚合蓇葖果上脱下的鲜红色种粒放在室内通风处摊晾5~7d,种粒厚度不超过2cm,每天翻动

2~3次,待其鲜红色的外种皮由红变黑,由硬变软,从光滑变皱缩时,再行搓洗去种皮。

5.4.2清洗

将种皮已经变黑发软的种粒浸泡于清水中,每12h换水一次,浸泡24h,再将吸水发涨种粒与

河沙混合搓揉,使其具有骨质硬皮的种粒从其肉质外皮中挤出;对于已脱出的种子,先用清水漂浮去空

瘪种粒及果皮果肉,捞出沉于桶(盆)底呈黑褐或棕褐色具骨质种皮的种粒。在实施第一次种子处理时,

要反复用河沙拌匀多搓洗几次,将其附着于凹陷种脐处的有机物彻底清除冲洗干净,确保其在种子贮藏

期间不出现发霉烂种现象。

5.4.3阴晾种子

将洗净的种子,摊放于室内外通风处,不要让强光照射,以免伤及种胚。待种子外表收干后贮藏。

5.5贮藏催芽

5.5.1贮藏

5.5.1.1种沙混合贮藏

种子与沙的体积比为1∶3,将种子与湿沙均匀混合后,置于小水缸或大花盆中,其上盖一层厚约5

cm的湿沙,再用不太密封的木板盖好,以防鼠类危害。

5.5.1.2层积沙藏

在大水缸或砖池中进行,底部铺一层5cm厚的河沙,其上平铺第一层厚约2cm的种粒;继之在

种粒上覆一层5cm厚的湿沙,沙上铺第二层2cm厚的种子,通常为3层种子、5层沙,最上一层

沙可厚一些,最后用不太密封的木板盖好。

或在通风条件较好的室内地面上进行层积沙藏。

5.5.2催芽

催芽河沙必须干净、无污染且含水量以8%~10%为宜(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度)。

2

DB34/T3245—2018

种子贮藏期间,温度保持在2℃~15℃;在贮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发现沙粒发干,要及时喷洒清

水增湿;如发现种粒有少量发霉,要筛出种子重新用河沙搓洗干净,并换用新鲜干净的湿沙藏好。

翌年2月底,当其种粒有少量裂口露白后,再行下地播种。

5.6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按GB/T2772的规定进行检验。

种子质量分为3级,以种子千粒重、净度、发芽率指标划分等级,等级相关技术指标不属于同一

组时,以单项指标低的定等级。

参见附录A。

5.7播种与播后管理

5.7.1整地作床

5.7.1.1整地

11月~12月将圃地翻耕,深25~30cm,每667m2施入饼肥75kg或复合肥100kg,翻入土中。

5.7.1.2作床

2月底作床,苗床宽1.2m、高30cm、步道沟宽30cm,要求积水能排、缺水能灌。

5.7.1.3材料准备

准备灰粪土500kg/667m2,覆盖稻草300kg/667m2;尿素50kg/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