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877-2010 船用陀螺罗经组合操舵仪

GB/T 11877-2010 Marine autopilot with gyro compas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1877-201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0-09-02
实施日期
2010-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航海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2/SC 5)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陀螺罗经组合操舵仪(以下简称组合操舵仪)的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组合操舵仪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九江中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
沈红星、丁华、肖宁、段德智、张洪斌、郭玉芳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2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

47.020.70

U65

囝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1877—2010

GB/T

11877—1999

代替GB/T

船用陀螺罗经组合操舵仪

Marinewith

autopilotgyrocompass

2010-09-02发布

丰瞀徽鬻瓣訾麟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况19

11877—2010

GB/T

刖置

本标准代替GB/T11877--1999《船用陀螺罗经组合操舵仪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11877—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船用陀螺罗经组合操舵仪技术条件”改为“船用陀螺罗经组合操舵仪”;

…修改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第3章);

——修改了组成要求[4.1b)、4.1e)];

——修改了功能要求(4.3.2);

——增加了对外信息输出要求(4.3.7);

——删除了性能要求中的舵角复示器刻度精度和艏向指示器刻度精度要求;

——修改了报警、转舵范围、防水性、倾斜和摇摆要求等(4.3.8、4.4.1、4.6.3、4.6.4、4.6.6);

——删除了霉菌的要求和相关的试验条款;

一~修改了安全、安全距离、防水试验、倾斜和摇摆试验、安全距离试验等(4.8、4.10、5.11.3、5.11.4、

5.11.6、5.15);

——增加了油温高、滤器堵塞、罗经报警试验(5.2.5、5.2.6);

——修改了标记和识别、包装、运输和贮存(第7章、第8章)。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12/SC5)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航海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

本标准起草单位:九江中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红星、丁华、肖宁、段德智、张洪斌、郭玉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1877

11877—1989,GB/T1999。

一GB

11877—2010

GB/T

船用陀螺罗经组合操舵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陀螺罗经组合操舵仪(以下简称组合操舵仪)的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组合操舵仪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08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2008,IEC60529:2001,IDT)

GB/T4300--2007船舶与海上技术船用陀螺罗经(ISO8728:1997,IDT)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973

CB/T2005船舶与海上技术磁罗经在船上的定位

IEC

60945:2002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一般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IEC

61162—1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数字接口第1部分:单发送器和多接收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船用陀螺罗经组合操舵仪marinewith

autopilotgyrocompass

一种将陀螺罗经与操舵装置组合为一体,通过陀螺罗经获取航向信号控制舵机,能使船舶自动保持

预定方向的艏向控制系统。

3.2

艏向heading

通过真子午线的垂直平面与通过船舶艏艉基准线的垂直平面之间的水平角。它是由真北(000。)起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0。来测量。

3.3

自动操舵automaticsteering

使船舶自动地稳定在给定航向上航行的操舵方式。

3.4

随动操舵follow-upsteering

使舵机按给定舵角指令转舵的操舵方式。

3.5

简易操舵on-offsteering

使舵机按给定转向转舵的操舵方式。

3.6

error

跟踪误差tracing

组合操舵仪在随动的工作状态下,稳态时的给定舵角和实际舵角的差值,是衡量随动操纵精度的

指标。

1

11877—2010

GB/T

3.7

inindication

error

舵角指示误差rudderangle

组合操舵仪在工作状态下,舵角复示器的读数和舵角发送器的读数之间的差值。

3.8

rate

rudder

平均转舵速度average

舵叶从一舷满舵到另一舷满舵所转过角度除以该段时间的商值。

4要求

4.1组成

组合操舵仪一般应包括下列装置:

a)航向信号处理器,包括航向指示器;

b)航向顶置装置;

c)自动操舵装置;

d)调节装置;

e)转换装置(带操舵状态指示器);

f)报警装置;

g)陀螺罗经。

4.2外观

4.2.1设备外观不应出现漆层脱落、材料龟裂、零件变形和锈蚀等现象。

4.2.2零部件不应受机械损伤和破坏,紧固件不应松动和脱落。

4.3功能

4.3.1组合操舵仪应能实现自动、手动(包括随动、简易操舵)方式及其相互转换,并有相应标牌和操舵

方式显示。应可在任何舵位改变操舵方式,并且只需通过一个或两个手动控制就可在3s内完成。

4.3.2组合操舵仪应能在各种条件下,从自动操舵转换到手动操舵。

4.3.3组合操舵仪应能避免不同操舵方式和操舵部位同时操纵。

4.3.4组合操舵仪装置的照明亮度应可以调节。

4.3.5组合操舵仪操作和调节开关的数量应尽可能少,并能防止危及设备和航向安全的操作。

4.3.6组合操舵仪应有适当的调节控制装置,使操舵仪适应因天气和船舶操纵性能变化所产生的

影响。

4.3.7组合操舵仪应能对外输出操舵仪的各种工作信息(应包含操纵部位、操纵方式、通道及机组选择

状态、给定舵角、实际舵角、报警等信息)。

4.3.8组合操舵仪应具有电源失电、泵电机过载、断相和航向偏差(预设限制的范围为5。~15。)超过允

许值时的视觉和听觉报警功能。当接受来自舵机液压系统失油压、低液位、油温高、滤器堵塞等传感器

和罗经报警的电信号时,应能发出视觉和听觉报警。报警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a)有独立电源或蓄电池供电;

b)有消音功能,但视觉信号在故障排除之前不应消失,并不影响下个报警的视觉和听觉报警;

c)用于故障报警的视觉显示一般为红色,对可稍缓采取措施的报警则可用黄色。

4.4性能

4.4.1转舵范围

组合操舵仪的转舵范围为左35。至右35。,并应设舵角限位装置。

4.4.2航向指示器指示误差

航向指示器的指示偏离罗经航向应不大于0.5。。

2

GB/T”877—2010

4.4.3操舵炅敏度

4.4.3.1组合操舵仪自动操舵灵敏度值应不大于0.5。航向。

4.4.3.2组合操舵仪随动操舵灵敏度值应不大于10舵角。

4.4.4电源变化

组合操舵仪在表1所示电压和频率波动的情况下应能正常工作。

表1电源变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