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801-2018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通用技术条件

DB35/T 1801-2018 Distribution Line Fault Indicator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1801-2018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1-22
实施日期
2019-02-22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分类、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随机文件及储运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10 kV~35 kV、额定频率50 Hz的三相交流配电线路中定位线路故障、监测运行状态的故障指示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起草人:
陈彬、黄建业、梁宏池、李怡然、高源、翁晓春、张功林、吴涵、黄毅标、蔡政权、张明龙、朱淑娟、李衍川、刘冰倩、王健、范元亮、郑凌娟、易弢、黄海鲲、陈金汕、谢莉杰。
出版信息:
页数:3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9.240

K45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801—2018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technicalconditionsforfaultindicatorfordistributionlines

2018-11-22发布2019-02-22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福建省地方标准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通用技术条件

DB35/T1801—2018

*

2018年12月第一版2018年12月第一次印刷

DB35/T1801—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分类..............................................................................2

5使用条件..........................................................................3

6技术要求..........................................................................3

7试验方法..........................................................................9

8检验规则.........................................................................15

9标志、包装、随机文件及储运条件...................................................1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外施特征信号典型波形图.........................................19

附录B(资料性附录)故障指示器试验接线图...........................................20

附录C(资料性附录)永久性相间短路故障状态序列图...................................21

附录D(资料性附录)瞬时性相间短路故障状态序列图...................................22

附录E(资料性附录)负荷波动状态序列图.............................................23

附录F(资料性附录)大负荷投切状态序列图...........................................24

附录G(资料性附录)突合负载涌流状态序列图.........................................25

附录H(资料性附录)非故障支路重合闸状态序列图.....................................26

I

DB35/T180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产

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彬、黄建业、梁宏池、李怡然、高源、翁晓春、张功林、吴涵、黄毅标、

蔡政权、张明龙、朱淑娟、李衍川、刘冰倩、王健、范元亮、郑凌娟、易弢、黄海鲲、陈金汕、谢莉杰。

II

DB35/T1801—2018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分类、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

包装、随机文件及储运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10kV~35kV、额定频率50Hz的三相交流配电线路中定位线路故障、监测

运行状态的故障指示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

循环)

GB/T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080.7—19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

方案

GB/T5169.11—201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

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11287—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

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

DL/T634.5101—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634.5104—2009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

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1

DB35/T1801—2018

IEEEStdC37.111-1999IEEE标准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IEEEStandardCommon

FormatforTransientDataExchangeforPowerSystem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masterstationof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

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电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服务配网调度的主站系统

(下文简称配电主站)。

3.2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faultindicatorfordistributionline

由采集单元单独构成或由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组合构成,安装在配电线路上,监测线路运行参数,

检测各类短路、接地故障,并就地发出指示,具备通信功能的还可向配电主站上送监测信息和故障检测

数据的装置。

3.3

采集单元acquisitionunit

安装在配电线路上,能判断并指示各类故障,采集单相接地故障特征数据,采集负荷电流等信息,

并将故障信息、负荷电流等信息上传至汇集单元的单元。

3.4

汇集单元collectionunit

采用架空导线悬挂或电杆固定安装,负责接收、处理采集单元上传的故障信息、负荷电流等信息,

同时与配电主站进行通信的单元。

3.5

相电场强度phasevoltageintensity

某一架空载流导体对地电压的比例感应值。

4分类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根据使用场合,分为架空线型和电缆型;根据信号上传方式,分为远传型和就

地型;根据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分外施信号法、暂态特征法和暂态录波法。根据上述分类方式,故障指示

器分为9种,见表1。

表1故障指示器分类

使用场合信号上传方式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故障指示器类型

外施信号架空远传型故障指示器(外施信号型)

远传型暂态特征架空远传型故障指示器(暂态特征型)

架空线型暂态录波架空远传型故障指示器(暂态录波型)

外施信号架空就地型故障指示器(外施信号型)

就地型

暂态特征架空就地型故障指示器(暂态特征型)

外施信号电缆远传型故障指示器(外施信号型)

远传型

稳态特征电缆远传型故障指示器(稳态特征型)

电缆型

外施信号电缆就地型故障指示器(外施信号型)

就地型

稳态特征电缆就地型故障指示器(稳态特征型)

2

DB35/T1801—2018

5使用条件

5.1环境温湿度

环境温度、湿度分级见表2。

表2工作场所环境温度和湿度分级

环境温度湿度

级别范围最大变化率相对湿度最大绝对湿度使用场所

℃℃/min%g/m3

C1-5~+450.55~9529非推荐

C2-25~+550.510~10029户外(遮蔽场所)

C3-40~+701.010~10035户外(推荐)

CXa特定

aCX级别根据需要由用户和制造商协商确定。

5.2盐雾

盐溶液的浓度(质量比)应为(5±1)%,pH值应在6.5~7.2内(35±2)℃。

5.3大气压力

70kPa~106kPa。

5.4海拔高度

安装场地的海拔不超过2000m。

5.5污秽等级

不低于Ⅴ级。

6技术要求

6.1总体要求

6.1.1就地型故障指示器由采集单元组成。架空线型由三相采集单元组成;电缆型由三相采集单元、

零序采集单元和显示面板组成。

6.1.2远传型故障指示器由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组成。汇集单元最少支持3组采集单元的数据汇集。

6.1.3采用小型化、低功耗、免维护、高可靠设计。

6.1.4汇集单元采用架空导线悬挂安装或电杆固定安装。

6.1.5架空线型故障指示器采集单元采用闪烁发光或闪烁发光与机械翻牌复合的形式指示故障。

6.1.6电缆型故障指示器采集单元采用闪烁发光形式指示故障,显示面板应具有故障报警指示功能。

6.1.7电缆型故障指示器采集单元和显示面板之间采用光纤或无线通信。

3

DB35/T1801—2018

6.2外观与结构

6.2.1采集单元外观应整洁美观、无损伤或机械形变,内部元器件、部件固定应牢固,封装材料应饱

满、牢固、光亮、无流痕、无气泡。

6.2.2采集单元重量应不大于1kg,架空导线悬挂安装的汇集单元重量应不大于1.5kg。

6.2.3采集单元卡线结构应有合适的握力,安装牢固且不造成线缆损伤,适用于线径为50mm2~

240mm2的架空线或线径为70mm2~400mm2的电缆,安装方便可靠。

6.2.4架空线型故障指示器采集单元安装宜支持带电安装和拆卸;结构件经50次装卸应到位且不变

形。

6.2.5可更换电池的电缆型故障指示器,电池应便于安装维护,宜能在不停电状态下进行更换,且保

证指示器防护等级满足6.6.2的要求。

6.3电源

6.3.1采集单元

6.3.1.1内置能量密度不低于锂电池能量密度的非充电电池,电池额定电压应不小于DC3.6V。电池

不更换情况下,持续工作时间应不低于8年,且满足闪光或机械翻牌报警不少于2000h。

6.3.1.2远传型故障指示器采用TA取电,非充电电池作为后备电源。

6.3.1.3在线路负荷电流大于等于10A时,远传型故障指示器TA采集单元取电5s应能满足采集单

元全功能工作需求。线路负荷电流低于10A时,采集单元应至少具备短路故障判断能力,至少每15min

采集一次负荷电流,并上传至汇集单元。

6.3.2汇集单元

6.3.2.1架空导线悬挂安装的汇集单元采用TA取电;电杆固定安装的汇集单元采用太阳能板供电;电

缆型的汇集单元采用TA取电或TV供电。

6.3.2.2汇集单元宜采用锂电池或胶体电池作为后备电源。

6.3.2.3太阳能板额定输出电压应不低于DC15V,容量不低于30W。

6.3.2.4架空导线悬挂安装的汇集单元电池额定电压为DC3.6V,容量不低于7Ah。

6.3.2.5电杆固定安装的汇集单元电池额定电压为DC12V,容量不低于20Ah。

6.3.2.6电缆型故障指示器汇集单元电池额定电压为DC12V,容量不低于7Ah。

6.3.2.7后备电源独立供电时,汇集单元应能全功能工作不少于20d。

6.4功能

6.4.1短路故障识别与指示

6.4.1.1正确识别永久性短路故障和重合闸间隔为不小于0.2s的瞬时性短路故障,并发出短路故障

报警指示。

6.4.1.2短路故障报警指示方式采用闪烁发光型或闪烁发光与机械翻牌复合型。

6.4.1.3远传型故障指示器应能将短路故障信息上传至配电主站。

6.4.1.4短路故障判别应自适应不同的配电线路负荷电流。

6.4.1.5短路故障报警启动误差应不大于±10%,高低温运行环境下启动误差应不大于±10%。

6.4.1.6短路故障电流最小识别时间应不大于40ms。

4

DB35/T1801—2018

6.4.2接地故障识别与指示

6.4.2.1当故障指示器能独立判别单相接地故障,采集单元应能发出接地故障报警指示。当故障指示

器无法独立判别单相接地故障,汇集单元应能接收配电主站下发的故障信息,并控制采集单元发出接地

故障报警指示。

6.4.2.2接地故障报警指示方式采用闪烁发光型或闪烁发光与机械翻牌复合型。

6.4.2.3远传型故障指示器应能将接地故障信息上传至配电主站。

6.4.2.4暂态特征型故障指示器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监测配电线路暂态电流和暂态电压,通过二

者的关系判别接地故障。

6.4.2.5外施信号型故障指示器需配合专用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外施信号发生装置。发生单相接地故

障时,外施信号发生装置自动投入,连续产生4组工频电流特征信号序列共8个电流脉冲(外施特征信

号典型波形参见附录A),叠加到故障回路负荷电流上,故障指示器通过检测相电流特征信号判别接地

故障,随机减少或增加不多于2个电流脉冲,故障指示器应正确判别接地故障,并就地指示。

6.4.2.6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三相采集单元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采集单元应能实现三相同步录

波,并上送至汇集单元合成零序电流波形文件,用于判别接地故障。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录波功能要

求如下:

a)录波启动条件包括电流突变、相电场强度突变等,应实现同组触发、阈值可设;

b)录波范围包括不少于故障时刻前4个周波和后8个周波,每周波不少于80个采样点,录波数

据循环缓存;

c)汇集单元合成零序电流波形文件需标注时间参数,时标误差不大于100μs;

d)录波文件应符合IEEEStdC37.111-1999的文件格式要求,采用CFG和DAT两个文件,并且采

用二进制格式;

e)录波数据可响应配电主站发起的召测命令;

f)录波性能中暂态电流最大峰值瞬时误差应不大于±10%;

g)故障发生时间和录波启动时间的时间偏差应不大于20ms。

6.4.2.7稳态特征型故障指示器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检测线路稳态零序电流,通过判断稳态零序

电流是否超过阈值,判别接地故障。

6.4.2.8接地故障判别适应中性点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等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以及不同配电网网架结构;满足金属性接地、弧光接地、电阻接地等不同接地故障检测要求。

6.4.3复位

6.4.3.1采集单元应能根据故障类型选择复位形式,永久性故障采用上电延时复位,瞬时性故障采用

定时复位。远传型故障指示器还应支持配电主站远程遥控复位。

6.4.3.2上电延时复位时间应不大于5min。

6.4.3.3定时复位时间推荐4h、12h、24h、48h,远传型故障指示器定时复位时间可设定,设定

范围不大于48h,最小分辨率为1min。定时复位时间允许误差应不超过±1%。

6.4.4防误报警

6.4.4.1负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