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257.11-2017 贵州肉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1部分:生产管理

DB52/T 1257.11-2017 Gansu Beef Cattle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11: Production Management

贵州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2/T 1257.11-2017
标准类型
贵州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2-08
实施日期
2018-05-08
发布单位/组织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3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257.11—2017

贵州肉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1部分:生产管理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uizhoubeefcattleproduction

Part11:Productionandmanagement

2017-12-08发布2018-05-08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2/T1257.11—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饲养管理..........................................................................1

4饲料使用..........................................................................2

5兽药使用..........................................................................3

6资料保存..........................................................................3

附录A(规范性附录)饲料原料及饲料安全卫生指标......................................4

附录B(规范性附录)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卫生指标........................................5

附录C(规范性附录)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6

I

DB52/T1257.11—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省标准化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镜、何光中、孙元飞、周文章、徐龙鑫、张麟。

本标准为DB52/T1257-2017的第11部分。

II

DB52/T1257.11—2017

贵州肉牛生产技术规范第11部分:生产管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肉牛生产过程中的饲养管理、饲料使用、兽药使用、资料保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的肉牛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127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3饲养管理

3.1牛场选址与布局

3.1.1牛场选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3.1.2牛场应建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通风、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

3.1.3牛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0.5km以上,牛场周围1km以内无大型

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厂或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

3.1.4牛场内的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应分开。生产区要位于管理区主风向的下风或

侧风向,隔离牛舍、粪污处理区和病、死牛处理区位于生产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

3.1.5牛场内道路硬化、裸露地面绿化,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保持整洁卫生。牛圈内垫料应

定期消毒和更换,保持水槽、料槽、及舍内用具洁净。牛场周围有围墙(围墙高>1.5m)或防疫沟(防

疫沟宽>2.0m),并建立绿化隔离带。

3.1.6牛舍布局符合分阶段饲养的要求。肉牛按年龄、体重、性别、强弱分群饲养,所有牛需打耳标。

3.1.7牛舍设计应通风、采光良好,温度、湿度、气流、光照符合肉牛不同生长阶段要求,空气中有

毒有害气体不超过规定含量。

3.1.8生产区1km内禁止饲养其它经济用途动物,尤其是偶蹄目动物。

3.2引种

3.2.1购入种牛要在隔离场观察不少于30d,经兽医检查确定健康后,方可转入生产牛群。

3.2.2严禁从疯牛病等高风险传染性疾病的国家或地区引进牛只、胚胎、精、卵。

3.2.3引进肉牛必须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3.2.4肉牛在装载、运输过程中禁止接触其它偶蹄动物,运输车辆在运输前后均应彻底清洗消毒。

1

DB52/T1257.11—2017

3.3饮水

3.3.1饮水应符合NY5027的有关规定。

3.3.2饮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

3.3.3禁止在肉牛的饮水中添加激素类药物。

3.4灭鼠

投放鼠药需要放在器具内、定时、定点,并及时收集死鼠和生育鼠药并做无害化处理,确保安全。

3.5病、死牛处理

3.5.1牛场不应出售病牛、不明原因的死牛。

3.5.2定点扑杀需要处置的病牛,并焚烧或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

3.5.3隔离饲养、治疗有使用价值的病牛,病愈后归群。

3.6废弃物处理

牛场废弃物须经堆积生物热处理、粪污干湿分离等方法处理。

4饲料使用

4.1饲料原料

4.1.1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组织形态特征,并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异嗅。

4.1.2有毒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NY5127的要求。

4.1.3含有饲料添加剂的应作相应的说明。

4.1.4非蛋白氮提供的总氮含量应低于饲料中总氮含量的10%。

4.1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