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525-2022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33/T 525-2022 Oil Camellia Procedural Guide fo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6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525—2022
代替DB33/T525.1—2013、DB33/T525.2—2013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high-yieldproductionofCamelliaoleifera
2022-09-27发布2022-10-27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525—20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DB33/T525.1—2013《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苗木培育》和DB33/T525.2
—2013《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第2部分:生产技术》;与DB33/T525.1—2013和DB33/T525.2—2013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修改了砧苗的培育(见第4章,DB33/T525.1—2013年版的第4章);
b)修改了接穗的采集与贮藏(见第5章,DB33/T525.1—2013年版的第5章);
c)修改了嫁接(见第6章,DB33/T525.1—2013年版的第6章);
d)修改了芽苗移栽(见第7章,DB33/T525.1—2013年版的第7章、第8章);
e)修改了苗木质量(见第8章,DB33/T525.1—2013年版的第9章、第10章);
f)删除了丰产林指标(见DB33/T525.2—2013年版的第3章);
g)修改了立地等级(见9.1.1,DB33/T525.2—2013年版的4.1.1);
h)修改了标准中油茶栽培密度(见9.4,DB33/T525.2—2013年版的4.5);
i)修改了品种配置(见9.6,DB33/T525.2—2013年版的4.8);
j)修改了施肥(见10.1,DB33/T525.2—2013年版的5.1);
k)修改了中耕除草(见10.2,DB33/T525.2—2013年版的5.2.2);
l)修改了低产林改造和更新(见第11章,DB33/T525.2—2013年版的第6章);
m)修改了油茶病虫害防治(见第12章,DB33/T525.2—2013年版的第7章);
n)修改为果实采收与处理方法(见第13章,DB33/T525.2—2013年版的8.4);
o)增加了建档(见第14章);
p)删除了验收规定(DB33/T525.2—2013年版的第9章)。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富阳绿园园艺公司、青田县林业技术推
广中心、江山市林业种子种苗管理站、淳安县林业局、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站、金华市
婺城区东方红林场、衢州市柯城区林业局、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建德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小华、王开良、任华东、曹永庆、舒金平、韩素芳、王年金、王毅、俞春莲、
周庆、邵慰忠、楼君、尹润富、叶金水、洪友君、陈红星、吕明亮、方新高、龙伟、林萍、常君、盛宇、
康志雄、陈友吾。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4年首次发布为DB33/T525.2—2004《无公害油茶籽油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2013年对DB33/T525.2—2004《无公害油茶籽油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了第一次修
订,发布为DB33/T525.1—2013《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苗木培育》,DB33/T525.2
—2013《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第2部分:生产技术》;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DB33/T525—2022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茶(Camelliaoleifera)苗木培育、丰产林营造、抚育管理、低产林改造、果实采
收与处理、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茶新造丰产林及管理、现有油茶林的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26907油茶苗木质量分级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砧苗的培育
4.1采相似气候区与接穗亲和性好、集充分成熟的大粒种子。把经过后熟的种子,用0.1%高锰酸钾清
毒处理1小时~2小时,再用清水洗净,装入拉丝袋,保湿在1℃~5℃冷藏或沙藏。
4.23月初,种子经0.4%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1小时~2小时后,播种到沙床上,覆沙12cm,浇
透水压实。播种后及时喷淋多菌灵一次,保持沙床湿润,沙床5cm深处见白需浇水。
5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5.1应选择通过省级以上认定的采穗圃内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无性系作为采穗母树。以半木
质化叶芽饱满枝条成活率最高,采穗时分品种装袋并做好标记。
5.2采穗时间在阴雨天或晴天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
5.3油茶接穗宜随采随接,需要调运的,应保湿包装。接穗临时贮藏,宜摊放在铺有3层~4层遮阳
网的阴凉处,适时喷水,保持叶面湿润;或贮放于10℃左右的冷库内。
1
DB33/T525—2022
6嫁接
6.1切砧木
起出砧苗,洗净。在砧苗种子上方2cm~3cm处切断苗茎,下方5cm~6cm处断根,从苗茎上端
正中髓心劈开,开口长1.2cm。
6.2削接穗
按品种批次进行嫁接。在接穗饱满芽叶柄下方1mm~2mm处两侧,各削一个成15°角、长约1cm
的斜面,两斜面交会于髓心,形成30°尖削度的楔形。再从叶柄上方2mm~3mm处截断,成为带一芽
一叶的接穗,置清水中待用。削好的接穗及时嫁接,水中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
6.3接合
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叶柄一侧皮层与砧木皮层对齐,用长3.0cm~3.8cm、宽0.8cm~1.0
cm、厚0.11mm的长方形铝片在砧穗结合部扣紧并翻转,使砧穗结合紧密牢固,嫁接完成。接后即淋水
保湿。
7芽苗移栽
7.1苗圃地选择与整地作床
7.1.1苗圃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具有排灌设施的立地。
7.1.210月~12月,每667m2(亩)施有机肥3000kg、复合肥50kg和过磷酸钙50kg,全面翻耕。翌
年1月~3月,每亩施50kg过磷酸钙,洒施5kg~10kg硫酸亚铁水溶液后,精细整地、作床。苗床宽
1.2m,高35cm,长不超过20m,床间距50cm。嫁接前2天喷乙草胺。大田育苗宜每2年轮作。搭建
1.8m高的荫棚,上部及四周覆盖透光率25%~30%的遮阳网。
7.2芽苗移栽
按品种进行比例,分品种移栽。移栽时嫁接口与地面平齐,舒根、压紧、浇透水。株距3cm~5cm,
行距5cm~8cm。喷施800倍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定植后,及时加盖塑料拱棚和遮荫棚。
品种间留有标识牌,并给示意图。
7.3接后管理
在9月份降温后,去塑料拱棚。去塑料膜后及时除草、除萌、去花芽,适量追肥。苗期重点防治东
方蝼蛄、小地老虎、蛴螬、苗木茎腐病、炭疽病、软腐病等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第二年苗木在
苗床中继续培养一年出圃。
8苗木质量与调运
苗木质量应符合GB/T26907规定。造林地准备好并下透雨后进行苗木运输,途中注意根部保湿,
长途运输根部应打泥浆。起苗后超过24小时应假植。
9丰产林营造
2
DB33/T525—2022
9.1造林地的选择
9.1.1适宜立地及立地等级划分
9.1.1.1选择海拔高度600m以下、相对高差200m以下、坡度25°以下、土壤厚度≥60cm,且土壤
性质为红壤、黄壤或黄棕壤,呈酸性至微酸性,为中壤至粘壤的地块为造林地。谷地宽度不足50m的
两侧山坡,常年照射不到阳光,不宜选用。5°以下平地不宜种油茶。
9.1.1.2在油茶适生区域内,立地条件划分主要依据坡度、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三个主要因子,其指
标见表1,各指标为最低指标,其中1项达不到,降为下一级。
表1立地条件划分等级的主要因子及水平
土层厚度肥力(土层0cm~30cm)
等级坡度
cm有机质%全N%容重
I>5°、<10°>100>1.8>0.14<1.00
II10°~25°60~1001.0~1.80.08~0.141.00~1.30
III>25°<60<1.0<0.08>1.30
9.1.2空气质量要求
造林地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9.1.3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造林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2018表1的二级及以上要求。
9.1.4灌溉水质量要求
造林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9.2良种选择
9.2.1良种要求
选择经过国家或省级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浙江省区域种植的良种。良种种苗需由具有生
产经营许可证及良种证的单位生产。
9.2.2苗木质量
9.2.2.1二年生嫁接苗
苗龄二年生,苗高30cm以上,接芽抽梢后的枝条基径粗0.3cm以上。
9.2.2.2大容器嫁接苗
苗龄3年,苗高45cm以上,基径粗0.45cm以上,分枝数3枝以上。用一年嫁接苗装盆培育。
9.2.3植物检疫
苗木出圃时应进行检疫,办理调出地植物检疫证书,随车(船)携带,一车(船)一证,货证相符。
9.3整地
3
DB33/T525—2022
9.3.1全垦整地
适用于坡度在15°以下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MES 24021-2024 半导体超纯聚合物过流部件污染物检测及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 2024-12-30
- T/CIET 306-2023 氢气隔膜压缩机安全养护技术规范 2023-11-21
- T/WZSJD 2359-2024 暖通用流量平衡阀 2024-07-10
- T/NXJX 074-2024 阀位变送器 2024-11-04
- T/WZBF 059-2024 多相输送硬密封球阀 2024-06-20
- T/WZSJD 2360-2024 燃气紧急切断电磁阀 2024-07-03
- T/WZBF 024-2022 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用旋塞阀 2022-12-06
- T/CMES 24019-2024 超洁净磁悬浮泵 2024-12-30
- T/CCGA 10003-20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医用气瓶安全处理指南 2021-09-30
- T/CMES 24020-2024 超洁净气动波纹管泵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