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4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60
CCSP66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525—2022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geologicalpredictionofroadtunnel
2022-06-24发布2022-07-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5/T2525—202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3
预报目的和内容...................................................................3
预报工作遵循的规则...............................................................3
预报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4
预报工作中的各方职责.............................................................6
5超前地质预报设计.....................................................................6
预报方法分类.....................................................................6
隧道地质灾害和地质复杂程度分级...................................................7
预报设计文件内容.................................................................7
6超前地质预报实施.....................................................................8
预报实施大纲编制.................................................................8
预报成果报告编制与报送...........................................................8
7地质调查法...........................................................................9
基本规定.........................................................................9
隧道勘察设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10
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10
隧道内地质调查..................................................................10
8物探法..............................................................................11
基本规定........................................................................11
地质雷达法......................................................................12
瞬变电磁法......................................................................13
高分辨率直流电法................................................................15
地震波反射法....................................................................16
红外探测法......................................................................17
9超前钻探法..........................................................................18
超前地质钻探....................................................................18
加深炮孔探测....................................................................20
10超前导坑法.........................................................................20
基本规定.......................................................................20
工作要求.......................................................................21
11复杂地质条件的超前地质预报.........................................................21
I
DB45/T2525—2022
岩溶预报.......................................................................21
断层预报.......................................................................22
涌水突泥预报...................................................................23
煤层瓦斯预报...................................................................24
有害气体灾害预报...............................................................25
其它...........................................................................25
附录A(资料性)隧道地质灾害分级....................................................26
附录B(资料性)各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工作应用情况对比............................27
附录C(资料性)预报实施安全防护规定................................................28
C.1预报准备工作期间的安全防护规定..................................................28
C.2预报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规定....................................................28
附录D(资料性)隧道内不良地质体可能前兆............................................29
D.1溶洞水体、断层破碎带、塌方可能前兆..............................................29
D.2人为坑洞积水、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前兆............................................29
附录E(资料性)公路隧道围岩分级....................................................30
E.1分级方法........................................................................30
E.2分级指标确定方法................................................................30
附录F(资料性)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编录及地质展视图..................................32
附录G(资料性)地震波法实施方法....................................................34
G.1地震波法观测系统设计............................................................34
G.2地震波法数据采集和处理..........................................................34
附录H(资料性)钻孔柱状图..........................................................37
附录I(资料性)岩溶发育条件和发育规律..............................................38
I.1岩溶发育条件....................................................................38
I.2岩溶发育规律....................................................................38
参考文献........................................................................40
II
DB45/T252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家喜、熊春发、姜洪亮、卢超波、杨庭伟、张红波、王淑英、潘隆武、申少
华、吴真玮、王秋敏、任少博、邓忠富、邓长庆、卢卫东、杜掀、郑涛、秦涛、肖坤杰、陀楚明、郑华
斌、林超、宋智成、祝俊、宁晓斌。
III
DB45/T2525—2022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超前地质预报设计、超前地质预报
实施、地质调查法、物探法、超前钻探法、超前导坑法和复杂地质条件的超前地质预报。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其它地下工程的超前地质预报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geologicalpredicationintunnel
在分析既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质调查、物探、超前地质钻探、超前导坑等手段,对隧道开
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体的工程性质、位置、产状、规模等进行探测及分
析判释,并提出技术措施建议。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comprehensivegeologicalprediction
根据预报对象的地质特点,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的预报手段进行相互比较印证的超前地质预报
方法。
地质复杂程度分级classificationofgeologicalfactorsbyintricacy
综合考虑隧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及环境的影响程度,对隧
道所处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进行的分级,包括复杂、较复杂、中等复杂和简单四级,对应着隧道地质灾害
分级的: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
地质调查法geologicalsurveymethod
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地表补充地质调查资料和隧道内地质素描,通过地层层序对比、地层分界
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断层要素与隧道几何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临近隧道内不良地质体的
前兆分析等,利用常规地质理论、地质作图和趋势分析等,推测开挖工作面前方可能揭示地质情况的一
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内地质素描等。
隧道内地质素描geologicalsketchoftheinsideoftunnel
将隧道所揭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构面产状、地下水出露点位置及出水状态、出水量、煤层、
溶洞等准确记录下来并绘制成图表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是地质调查法工作的一部分,包括开挖工
作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
1
DB45/T2525—2022
地球物理探测geophysicalprospectinggeophysicalexploration
利用物理学的原理、方法和专门的仪器,观测并综合分析天然或人工地球物理场的分布特征,探测
地质体或地质构造形态的勘探方法,简称“物探”。
地质雷达法geologicalradardetectionmethod
利用高频脉冲电磁波在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岩体中的传播及反射,根据地质雷达图像进行超前地质
预报的一种物探方法。
地震波反射法seismicwavereflectionmethod
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声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所产生的反射波、散射波特性来预报隧道开挖工作
面前方地质情况的一种物探方法。
红外探测法infrareddetectionmethod
根据红外辐射原理,即一切物质都在向外辐射红外电磁波的原理,通过接收和分析红外辐射信号进
行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物探方法。
高分辨率直流电法highresolutiondirectcurrentmethod
以岩石的电性差异(即电阻率差异)为基础,在全空间条件下建立电场,电流通过布置在隧道内的
供电电极在围岩中建立起全空间稳定电场,通过研究直流电场的分布规律预报开挖工作面前方储水、导
水构造分布和发育情况的一种直流电法探测技术。
瞬变电磁法transientelectromagneticmethod
根据阶跃波形电磁脉冲激化的原理,利用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射一次场,在一次场断电后,地下介
质就会产生感应二次场(瞬变磁场),二次场包含着与地下介质有关的地质信息,通过接收回线观测二
次场并对所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解释地下介质及相关物理参数的一种物探方法。
超前钻探法geologicalpredictionintunnelbydrillingahead
在隧道开挖工作面沿开挖前进方向施做超前地质钻孔,以探明开挖工作面前方地质条件的方法。
超前导坑法geologicalpredictionintunnelbyadvanceheading
以超前导坑中揭示的地质情况,通过地质理论和作图法预报正洞地质条件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可分为平行超前导坑法和正洞超前导坑法。
平行超前导坑法geologicalpredictionintunnelbyparalleladvanceheading
以与正洞平行的另一条先行开挖的超前导坑中揭示的地质情况,通过地质理论和作图法预报正洞地
质条件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正洞超前导坑法geologicalpredictionintunnelbyfrontadvanceheading
以正洞中先行开挖的超前导坑中揭示的地质情况,通过地质理论和作图法预报正洞前方地质条件的
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2
DB45/T2525—2022
物性physicalproperties
探测对象所具有的物理性质。
介电常数dielectricconstant
在有外电场作用时,物质储存电荷能力的量度,是一个点上电位移和电场强度的比值。
正常场normalfield
物理场的相对平稳部分。
异常场anomalyfield
偏离正常场并超过一定数值的物理场。
偏移距offset
激发点到最近检波点间的水平距离。
同相轴event
波形记录上同一信号源的各道相同相位的连线。
视电阻率apparentresistivity
在地下介质电阻率不均匀的情况下,用均匀介质的电阻率理论表达式计算得到的电阻率值。其数值
与介质电阻率、形态和观测条件有关。
4一般规定
预报目的和内容
4.1.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达到下列目的:
——进一步查明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为优化设计和设计变更提供地质依据;
——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4.1.2超前地质预报应包括下列内容:
——地层岩性预测预报,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
的预测预报;
——不良地质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人为坑洞、突水突泥、瓦斯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地下水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及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
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预报工作遵循的规则
4.2.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进行地质复杂程度分级(或地质灾害分级,见附录A),确定重点预报地
段,并遵循实时预报原则,根据预报实施工作中掌握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隧道区段的地质复杂程度分
3
DB45/T2525—2022
级、预报方法和技术要求等。
4.2.2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体现以地质调查为基础,配合采用地球物理探测、超前地质钻探、超前导
坑探测等勘探手段的综合预报思路。
4.2.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宜采用地质调查与勘探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
地面与地下相结合、超前导坑与主洞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预报结果综合分析,相互验证,
提高预报准确性。在综合应用各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时应考虑其各自的工作应用条件(见附录B)。
4.2.4采用的预报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地质灾害和地质复杂程度分级选取。在软弱断层破碎带、富水岩
溶发育区、重大物探异常区等地质条件复杂地段,除采用地质调查法、物探法进行预报外,还应增加超
前地质钻探法进行综合预报。
4.2.5隧道设有平行超前导坑、正洞超前导坑、或为线间距较小的两座隧道时,应充分利用平行超前
导坑、正洞超前导坑、先行施工的隧道开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4.2.6改建及扩建的公路隧道应在充分利用既有隧道工程地质资料及施工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改
建及扩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的空间关系,参照新建公路隧道的要求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4.2.7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
预报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
4.3.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可按图1所示的工作程序进行。
4
DB45/T2525—2022
图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程序框图
4.3.2预报设计阶段的工作应包括:
——提出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编制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设计。
4.3.3预报实施阶段的工作应包括:
5
DB45/T2525—2022
——编制预报实施大纲并组织评审:应在隧道施工前根据隧道地质环境及特殊性完成超前地质预
报实施方案的编制;
——按实施大纲要求开展预报工作:预报实施工作应符合施工安全规定(见附录C);
——提交预报成果报告:在预报外业结束后预报实施单位应及时将预报成果报告报送建设、设计、
施工、监理各方;
——当预报地质情况与前期设计文件相符时,按设计进行施工;当预报地质情况与前期设计文件
不符时,由施工方提出变更设计申请、由参建各单位讨论决定是否根据预报结论变更设计后
进行施工。
预报工作中的各方职责
4.4.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应具备的条件和工作职责包括:
——预报实施单位应具备交通行业桥梁与隧道工程专项检测资质,应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健全的
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技术能力;
——预报工作现场应配备有足够数量、且持有相应上岗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现场情
况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助人员;
——预报工作配备的仪器设备应在检验或校准周期内,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数量和工作效率应
能满足预报和工期的要求;
——收集隧道相关勘察设计资料,根据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结果、超前地
质预报方案设计的要求,编制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
——按照批准的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开展预报工作,按要求及时提交成果报告,并对成果及数
据的真实性负责;
——当遇到预报地质情况与勘察设计资料不符,或遇到重大物探异常和施工地质灾害高风险隐患,
或需要调整预报方案时,应按工作程序要求及时报告有关单位。
4.4.2隧道工程参建单位在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职责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设单位应负责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的审批,并对地质预报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和检查;
——勘察单位根据隧道地质勘察成果资料提出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参加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
纲的审批;
——设计单位在勘察单位提出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的基础上,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设计、参
加实施大纲的审批;施工中分析和研究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的,按
程序及时进行变更设计;
——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预报单位做好预报工作,并将预报工作纳入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应积极
利用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当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按变更设计程序提请进行变更设
计,并不断完善隧道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做好隧道施工安全工作;
——监理单位应对地质预报工作实施监理,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5超前地质预报设计
预报方法分类
5.1.1公路隧道工程在各设计阶段均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设计,预报方法的选择应与施工方法、地质
复杂程度相适应。
6
DB45/T2525—2022
5.1.2超前地质预报按方法原理分类,主要有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物探法和超前导坑法等方法,
各方法包括下列内容:
——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洞内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地层分界
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地质作图等;
——超前钻探法:超前地质钻探、加深炮孔探测;
——物探法: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红外探测、高分辨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等;
——超前导坑预法:平行超前导坑法、正洞超前导坑法等。
5.1.3超前地质预报按预报距离分类,包括长距离预报、中长距离预报和短距离预报等方法,预报长
度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长距离预报的预报长度100m以上;
——中长距离预报的预报长度30m~100m;
——短距离预报的预报长度30m以内。
隧道地质灾害和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5.2.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前,应按附录A的要求分段将隧道地质灾害分为严重、较严重、一般、
轻微四级,对应地质复杂程度分为复杂、较复杂、中等复杂、简单四级。
5.2.2隧道地质灾害分级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可根据开挖过程中的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和实际地质条件
进行调整。
5.2.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根据不同的地质灾害和地质复杂程度分级按表1选取,针对不同类型的地
质问题,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表1不同隧道地质灾害和地质复杂程度分级采用的预报方法
隧道地质灾害分级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
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复杂较复杂中等复杂简单
以地质分析法、地质以地质分析法、地质雷达法
地质分析法、地震波雷达法、地震波反射法为主,对重要地质层面、断层
反射法、地质雷达法、
为主,辅以瞬变电磁法或物探异常地段宜采用地震
采用的预报方法超前水平钻探法、瞬变地质分析法
电磁法(电法、红外探(电法、红外探测法),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
测法)等进行综合预报必要时进行超前水平钻用瞬变电磁法(电法、红外探
探测法)或超前水平钻探
5.2.4对含天然气、瓦斯、放射性物质等特殊地层隧道及深埋隧道内的地温、地应力等地质问题应按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监测测试。
预报设计文件内容
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应编制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着重说明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可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
题及地质风险;
——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7
DB45/T2525—2022
——超前地质预报的设计原则、预报方案、(分段)预报内容、方法选择及不同方法的组合关系、
技术要求(同一种预报方法或不同预报方法间的重叠长度、超前钻孔的角度及长度等),需
要时应编制气象、重要泉点和洞内主要出水点(流量>lL/s的出水点)、暗河流量等观测计
划和观测技术要求等;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工艺要求(必要时提出);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安全措施;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量、占用工作面的时间;
——超前地质预报概预算;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6超前地质预报实施
预报实施大纲编制
6.1.1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前应全面了解隧址区地质情况,分析和掌握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
地质灾害隐患及其分布范围等,核实地质复杂程度分级、超前地质预报设计的内容。
6.1.2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应编制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其内容应包括:
——编制依据;
——工程概况;
——地质概况:与地质预报相关的地形地貌、气象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情况简
述,着重说明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可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地质风险;
——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分段预报内容及具体预报方法、技术要求、预报工作量,必要时应编制
气象、重要泉点和洞内主要出水点(流量>1L/s的出水点)、暗河流量等观测计划和观测技
术要求;
——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设置及投入的人力、设备资源;
——质量要求;
——安全措施;
——成果资料编制的内容与要求;
——工作制度,包括与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等单位的联系制度,地质预报成果报告提交的时
限,信息传递方式等;
——地质预报成果的验证及技术总结的要求;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预报成果报告编制与报送
6.2.1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应编制地质预报阶段性成果报告,隧道贯通后可编写地质预报竣工总报告。
6.2.2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阶段性成果报告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
——工程概况,包括项目概况、本次超前地质预报任务、预报实施时间、以往实施情况等;
——地质调查,包括隧道工作面与洞身地质编录、测绘,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情况等;
8
DB45/T2525—2022
——预报方法与技术,包括预报方法原理简述、测线、工作布置、仪器设备、装置布置、工作参
数、数据质量等;
——资料解释与成果分析,包括地质调查资料的分析评价、物探资料处理与解释,结合地质调查、
物探、超前钻探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地质解释;
——结论与建议,包括预报距离、范围,地质结论,不良地质情况,围岩稳定性和地质灾害分析
预警,围岩分级与不良地质处治建议等;
——插图可包括预报方法原理图、测线或装置布置图、典型数据曲线或映像图、各种仪器设备探
测数据处理成果图等;插表可包括工作量表、物性参数表、仪器技术因素、成果解释列表、
探测精度表等。
6.2.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竣工总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工程概况;
——地质概况:原有地质资料的概略情况及其结论,施工开挖过程中揭示的不良地质、特殊岩土
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设计预报方案和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调整后的预报实施方案;
——统计各预报方法实际工作量,并与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增减的原因;
——预报与施工验证对比情况,包括预报准确率统计结果,对预报绩效进行评价;
——设计与施工地质资料对比情况,对勘察资料进行评价;
——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的经过、措施、效果,运营中应注意的事项;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经验与教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情况及推广应用的建议;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附图和附件:
各种预报方法的预报报告及图件;
隧道及平行导洞洞身竣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内容包括设计与施工地质条件对比、分段围
岩级别的对比、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发育部位与规模的对比及地质纵断面图常规项目(如地
层岩性、褶曲、断裂的分布与产状,破碎带及坍塌和变形地段的位置、性质及规模,地下水
出露的位置、水质、水量等)。
6.2.4预报单位在预报成果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及时提请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各方签字确认接收,
并建立预报成果报告文件收发记录表,对报告文件的接收情况进行记录,统一管理。
6.2.5施工过程中应对实际开挖的地质情况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果与实际相差较大,超前地
质预报方案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并按有关程序经批准后执行。
7地质调查法
基本规定
7.1.1地质调查法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
7.1.2地质调查法应符合下列工作要求:
——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应在实施洞内超前地质预报前进行,并在洞内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过程
中根据需要随时补充,现场应做好记录,并于当天及时整理;
——地质素描图应采用现场绘制草图、室内及时誊清的方式完成,应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记录,
不应回忆编制或室内制作。地质素描原始记录、图、表应当天整理;
9
DB45/T2525—2022
——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洞内地质素描资料应及时反映在隧道工程地质平面图和纵断面图上,
并应分段完善、总结;
——标本应按要求采集,并及时整理。
7.1.3地质调查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编制下列资料:
——地质调查法预报报告;
——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隧道洞身地质展视图,比例为l:100~1:500;
——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隧道内和地表相关性分析预报图(必要时作),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地质复杂地段纵、横断面图,比例为1:100~1:500;
——地质监测与测试资料;
——有关影像资料。
隧道勘察设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7.2.1在进行隧道地质调查工作前,应对隧道勘察设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在全面了解隧址
区域地质情况下进行地质调查。
7.2.2隧道勘察设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收集前期隧道勘察设计资料,熟悉设计文件、资料、图纸;
——明确隧道穿越的地层层序,围岩岩性、结构面密度、产状、充填物,结构面与隧道的空间组
合关系,不同地层及岩性在隧道轴线上的分布范围,不同岩层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性,
特殊地层(煤层、可溶岩地层、膏岩层等)的分布;
——掌握特殊地质构造(如断层)在隧道轴线上的分布位置,断层及破碎带宽度、性质、产状,明
确地层、不良构造与隧道的相互关系及因隧道施工揭穿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见附录D),初
步提出超前地质预报重点区段。
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
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对已有地质勘察成果的核查和确认;
——地层、岩性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特别是对标志层的确认;
——断层、褶皱、节理密集带等地质构造在隧道地表的出露位置、规模、性质及其产状变化情况;
——地表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及分布规律;
——煤层、石膏、膨胀岩土、含石油天然气、含放射性物质等特殊地层在地表的出露位置、宽度
及其产状变化情况;
——人为坑洞位置、走向、高程等,分析其与隧道的空间关系;
——对水文地质的调查;
——根据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结果,结合设计文件、资料和图纸,核实和修正超前地质预报重
点区段。
隧道内地质调查
7.4.1隧道内地质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对隧道测量资料的调查;
——工程地质:
10
DB45/T2525—2022
地层岩性:地层时代、岩性、层间结合程度、风化程度等;
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特征、岩层产状等。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
的宽度、物质成分、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充填物、
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面特征、力学性质,分析组合特征、判断岩体完整程度;
岩溶:岩溶规模、形态、位置、所属地层和构造部位,充填物成分、状态,以及岩溶展布
的空间关系;
特殊地层:煤层、含膏盐层、膨胀岩土和含黄铁矿层等应单独描述;
人为坑洞:影响范围内的各种坑道和洞穴的分布位置及其与隧道的空间关系;
地应力:包括高地应力显示性标志及其发生部位,如岩爆、软弱夹层挤出、探孔饼状岩芯
等现象;
塌方:塌方位置、方式与规模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产生塌方的地质原因及其对
继续掘进的影响;
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危害源存在情况。
——水文地质:
地下水的分布、出露形态及围岩的透水性、水量、水压、水温、颜色、泥砂含量测定,以
及地下水活动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必要时进行长期观测。地下水的出露形态分为:渗水、滴
水、滴水成线、股水(涌水)、暗河;
水质分析,判定地下水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
出水点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暗河等的关系分析;
必要时进行地表相关气象、水文观测,判断洞内涌水与地表径流、降雨的关系;
必要时应建立涌突水点地质档案。
——围岩稳定性特征及支护情况:
记录不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稳定性、支护方式以及初期支护后的变形情
况;
发生围岩失稳或变形较大的地段,详细分析、描述围岩失稳或变形发生的原因、过程、结
果等。
——进行隧道施工围岩分级(见附录E)。
——影像:隧道内重要的和具代表性的地质现象应进行摄影或录像。
7.4.2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主要描述工作面立面围岩状况(见附录F);
——洞身地质素描是对隧道拱顶、左右边墙进行的地质素描,直观反映隧道周边地层岩性及不良
地质体的发育规模、在空间上对隧道的影响程度等,通过隧道地质展视图形式表示(见附录F);
——地质素描应随隧道开挖及时进行,对地层岩性变化点、构造发育部位、岩溶发育带附近等复
杂、重点地段应每开挖循环进行一次素描,其他一般地段不应超过10m进行一次素描。
8物探法
基本规定
8.1.1适用范围:物探法超前地质预报应具备下列条件:
——探测对象与其相邻介质应存在一定的物性差异,并具有足以被探测的规模;
——存在电、磁、振动等外界干扰时,探测对象的信息能够从干扰背景中区分出来。
11
DB45/T2525—2022
8.1.2仪器设备:物探仪器及其附属设备应满足性能稳定、结构合理、构件牢固可靠、防潮、抗震和
绝缘性良好等要求;应定期检查、标定和保养。
8.1.3工作程序:物探应按搜集资料、踏勘、编制计划、施测、初步解释、最终解释、成果核对、报
告编制的程序进行。
8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3/T 454.1-2004 奶牛生产综合体规划 2004-02-01
- DB62/T 1138-2004 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籽用瓜 2004-03-10
- DB62/T 1148-2004 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紫花苜蓿 2004-03-10
- DB62/T 1140-2004 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萝卜 2004-03-10
- DB63/T 453.3-2004 青海省肉羊饲料使用技术规程 2004-02-01
- DB63/T 457-2004 棘球蚴病防治技术 2004-02-01
- DB62/T 1144-2004 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玉米 2004-03-10
- DB62/T 1150-2004 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保护地番茄 2004-03-10
- DB63/T 453.2-2004 青海省肉羊生产基地标准 2004-02-01
- DB63/T 454.4-2004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 200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