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256-2023 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技术规范

DB12/T 1256-2023 Air fixed pollution source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electrical usage

天津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2/T 1256-2023
标准类型
天津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9-06
实施日期
2023-10-10
发布单位/组织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三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刘佳泓、薄喆、张莹、易晓娟、刘茂辉、韩少强、孙猛、邓小文、展先辉、张堂蕾、黄荣霞、朱洁、孙国鼐、陈魁、常文韬、高建政、刘赫男、王爽、杨继东、刘桂华、于金山、张佳成、周长新、王冰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50

CCSL70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1256—2023

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processofelectricitymonitoringsysteminstationary

sourceemissioncontrol

2023-09-06发布2023-10-10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I

DB12/T1256-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组成...............................................................2

5现场端技术要求.....................................................................2

6数据传输要求.......................................................................3

7监控系统要求.......................................................................4

8运行维护要求.......................................................................4

附录A(规范性)常用监测因子和设备信息编码(可扩充).................................6

附录B(资料性)通讯命令示例和拆分包及应答机制示例...................................8

附录C(资料性)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现场端巡检记录......................................10

I

DB12/T125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三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佳泓、薄喆、张莹、易晓娟、刘茂辉、韩少强、孙猛、邓小文、展先辉、张

堂蕾、黄荣霞、朱洁、孙国鼐、陈魁、常文韬、高建政、刘赫男、王爽、杨继东、刘桂华、于金山、张

佳成、周长新、王冰。

II

DB12/T1256-2023

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组成、现场端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监控系统

要求和运行维护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安装和管理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的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587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7214.1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第1部分:气候条件

GB/T176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标准

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产设施productionfacility

排污单位中与大气固定污染源排放直接相关的生产设施。

3.2

污染防治设施equipmentofpollutiontreatment

对排污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治理,使其达到法定要求所需的设施。

3.3

工况用电监控系统processelectricitymonitoringsystem

对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用电情况(电流、电压、功率、电量等)进行监控的系统。

3.4

监测终端monitoringterminal

采集、传输排污单位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工况用电信息的装置。

3.5

数据传输终端datacollectorandtransmissionterminal

将监测终端采集的数据上传到监控系统的装置。

3.6

总用电监测点位totalelectricitymonitoringpoint

安装在排污单位总用电进线处,为对所有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整体用电情况进行监控而布设的

监测点位。

1

DB12/T1256—2023

3.7

排污单位pollutantdischargingentity

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4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组成

4.1系统组成结构

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由现场端、数据传输网络和监控系统三部分组成。

4.2现场端

安装在排污单位污染源现场,包括监测终端和数据传输终端。现场端通常采用串接型和互感器型监

测终端,并将监测终端采集的电流、电压、功率和电量等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终端上传到监控系统。监

测终端和数据传输终端可以为一体机。

4.3数据传输网络

数据传输终端通过4G/5G等移动通信方式将监测数据上传到监控系统。

4.4监控系统

用于接收、分析、存储、展示现场端数据信息的系统。包括排污单位基本信息、用电信息、报警信

息,以及对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用电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等,远程掌握排污单位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

设施运行情况。

5现场端技术要求

5.1设备采集参数要求

现场端采集基本数据项应包括但不限于:电流、电压、功率、电量。现场端性能指标技术要求应按

照表1执行。

表1现场端性能指标技术要求

现场端设备技术指标技术要求

电压测量范围(kv)0-10

电压测量误差(%)±1

电流测量范围(A)0-2000

监测终端电流测量误差(%)±1

传输距离开阔地区可支持1km及以上距离通信

LED指示电源、通讯、无线状态指示

防护等级IP54

数据传输终端接口标准具备调试串口、具备RS485等备用接口

5.2设备功能

现场端设备功能应包括但不限于:

a)监测终端应满足对监测点电流等信息的采集,监测频率可调节;

2

DB12/T1256-2023

b)监测终端应支持免停电安装,不影响排污单位的正常生产情况;

c)设备开机应自动运行,当停电或设备重新启动后应能自动恢复运行状态;

d)监测终端应根据监控系统时间进行校准,确保与监控系统保持时钟同步;

e)现场端设备应具备开盒报警、设备故障报警、设备运行状态报警等主动报警功能;

f)数据传输终端设备断网后会保存数据,待网络恢复后重新补发上传监控系统;

g)数据传输终端的数据存储时间不低于1年;

h)适应环境的能力应符合GB/T17214.1的有关要求;

i)抗电磁干扰能力应符合GB/T17626的有关要求;

j)抗振动性能应符合GB/T6587的要求。

5.3监测点位要求

5.3.1总体要求

5.3.1.1工况用电监测点位包括总用电监测点位、生产设施用电监测点位、污染防治设施用电监测点

位。

5.3.1.2点位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a)现场端的点位设置应根据排污单位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原则上要求全面覆盖生产设施及污染防

治设施;

b)在准确反映排污单位停限产、错峰生产、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的前提下,布设的点位数量力

求精简;

c)生产设施名称、污染防治设施名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