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965-2020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DB53/T 965-2020 The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ing coniferous forests of Pinus kesiya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T 965-2020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4-26
实施日期
2020-07-26
发布单位/组织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965—2020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2020-04-26发布2020-07-26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96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斌、孟梦、陈伟、袁莲珍、曹建新、姜远标、施莹、陈绍安、冯弦。

I

DB53/T965—2020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思茅松(Pinuskesiyavar.Iangbianensis)速生丰产林培育的造林地选择、苗木培

育、造林、抚育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思茅松速生丰产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3/062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DB53/T24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DB53/T249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造林地选择

3.1气候条件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区海拔800m~1700m,年平均温度18℃~22℃,≥10℃活动积温5500

℃~7000℃,年降雨量≥1000mm,相对湿度≥70%。

3.2立地指数

适于培育思茅松速生丰产林的立地指数条件见附录A。

4苗木培育

4.1种子选择

宜用经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良种,种子质量分级符合DB53/T248的规定。

4.2苗圃地选择

按DB53/T249的规定。

4.3容器育苗

4.3.1容器规格

采用10cm×15cm塑料容器袋或无纺袋。

4.3.2基质配方

1

DB53/T965—2020

体积比1:1:1的红壤(赤红壤)心土、火烧土和思茅松林下表土层土,添加2%过磷酸钙或1%复

合肥充分混合。

4.3.3装袋置床

配制好的基质装入容器内,装满填实,每行15袋置于苗床,苗床四周用土履盖。

4.3.4种子处理

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min,清水冲洗后用40℃温水浸泡24h,捞出阴干即可播种。

4.3.5播种

4.3.5.1每年2月中下旬~3月上旬开始播种。

4.3.5.2播种前1天容器内基质浇透水,并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消毒。

4.3.5.3每个容器内点播1粒~2粒种子,播后覆盖0.5cm厚细土,并用松针覆盖。

4.3.6苗期管理

4.3.6.1幼苗出土70%后分次揭除覆盖物。

4.3.6.2苗木出土后每15天喷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连续喷3~4次。

4.3.6.3幼苗长出第二轮真叶后,每15天交替喷施1次0.1%N、P、K含量15:15:15的三元复合肥

溶液和0.1%氮肥溶液。

4.3.6.4及时清除圃地及容器内杂草,间除长势较弱、感染病害的苗木,每个容器内保留1株长势好

的苗木。

4.3.7苗木出圃

4.3.7.1苗木培育100天出圃,执行DB53/T062中Ⅰ级苗质量。

4.3.7.2苗木出圃与造林时间相一致,要求随起、随运、随造。

4.3.7.3起苗时用起苗铲从容器底部插入,将容器袋完整撬起,放入运苗筐内,保持基质不松散。

5造林

5.1林地清理

5.1.1林地清理在造林当年2月份前结束。

5.1.2砍除造林地内的杂灌草,并归堆烧除。

5.2整地

5.2.1在造林当年5月份以前完成。

5.2.2穴状整地,穴规格40cm×40cm×40cm,穴底平。

5.2.3带状整地,带宽100cm~150cm,在带内中心点挖穴,穴规格40cm×40cm×40cm,穴底平。

5.3施基肥

5.3.1每穴施过磷酸钙100g。

5.3.2回填表土至穴深1/3时,施入基肥,充分混合后,回填生土至穴满。

2

DB53/T965—2020

5.4造林密度

5.4.114~16立地级,初植密度167株/亩(株行距2m×2m)或133株/亩(株行距2m×2.5m),

以培育中小径材。

5.4.218~22立地级,初植密度111株/亩(株行距2m×3m)或74株/亩(株行距3m×3m),以培

育大径材。

5.5植苗

5.5.1时间

雨季6月~8月。

5.5.2方法

如用塑料容器苗造林,需除去塑料容器,如用无纺布容器苗,可直接造林。造林时在穴中心挖深15

cm小穴,将苗木直立放入小穴中,边回土边压实,回土厚度应高于地面2cm~3cm,防止积水。

5.6补植

造林1个月后成活率低于95%的造林地块,用同龄苗木及时补植。

6抚育管理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