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3121-2016 玉米褐条霜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GB/T 33121-2016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clerophthora rayssiae Kenneth,Kaltin et Wahl var.zeae Payak et Renfro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Zea mays)植株及其谷物中的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检疫和鉴定。
发布历史
-
2016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福清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起草人:
- 王宏毅、陈定虎、黄智辉、林谷圆、郑万里、黄蓬英、方志鹏、林石明、严进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2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121—2016
玉米褐条霜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SclerophthorarayssiaeKenneth
,
KaltinetWahlvar.zeaePayaketRenfro
2016-10-13发布201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312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SAC/TC271)。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
:、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福清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宏毅陈定虎黄智辉林谷圆郑万里黄蓬英方志鹏林石明严进
:、、、、、、、、。
Ⅰ
GB/T33121—2016
玉米褐条霜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褐条霜霉病菌Sclerophthorarayssiaezeae
(Kenneth,KaltinetWahlvar.Payak
的形态学检疫鉴定方法明确了样品现场采集实验室鉴定标本制作和样品保存等方法
etRenfro),、、。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Zeamas植株及其谷物中的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检疫和鉴定
(y)。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植物检疫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GB/T18085—2000
植物检疫烟霜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GB/T18086—2000
进出境植物苗木检疫规程
SN/T1157
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方法
SN/T2122
进出口粮谷检验检疫操作规程
SN/T2504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
孢子囊sporangium
孢囊梗顶端膨大并在下方生出横隔与菌丝分开形成囊状结构的无性繁殖器官
,。
注1成熟后易脱落并在囊内形成游动孢子
:,。
注2孢子囊的英文复数形式为
:“sporangia”。
32
.
孢囊梗sporangiophore
支持孢子囊的菌丝分枝
。
33
.
藏卵器和雄器oogonium&antheridium
生殖菌丝生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异形配子囊大的为雌配子囊能在囊内形成一个雌配子卵子即
,,(),
为藏卵器小的能产生雄配子即为雄器
;,。
注1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藏卵器与雄器同体
:。
注2藏卵器与雄器的英文复数形式分别为
:“oogonia”“antheridia”。
34
.
卵孢子oospore
藏卵器中的卵子与雄器的雄配子相配合后形成
。
4病原菌基本信息
中文名玉米褐条霜霉病菌又称褐条指疫霉菌玉蜀黍变种
:,。
1
GB/T33121—2016
英文名简称
:Brownstripedownymildewofcorn,BSDM。
学名Sclerophthorarayssiaezeae
:Kenneth,KaltinetWahlvar.PayaketRenfro,1967。
分类地位藻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
:Chromista,Oomycota,Oomycetes,Peronosporales,
科指疫霉属Sclerophthora褐条指疫霉
Peronosporaceae,Thirumalachar,Shaw&Narasimhan,1953,
菌Sclerophthorarayssiae
Kenneth,KoltinetWahl,1964。
传播途径该病菌可以由被病原菌污染过的种子或带病植株以及混杂于货物中的病残体作远距
:,,
离传播
。
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
A。
5方法原理
本标准主要以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为害症状病原菌的孢囊梗孢子囊和卵孢子形态特征为鉴定依
,、
据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为害症状参见附录和附录病原菌的孢子囊和卵孢子形态特征见附录
。BC,D。
6仪器设备和试剂
61仪器设备和器具
.
611仪器设备
..
生物显微镜配带倍油镜且最大观察倍数不低于倍配备图像采集系统和图像分析软
(1001000,
件或至少配带照相功能和镜台测微尺体视显微镜总放大倍数不低于倍超净工作台振荡器
,)、(50)、、、
高压灭菌锅
。
612器具
..
医用解剖刀解剖针眼科手术剪刀胶头滴管微量可调加样器枪头
、、、、(2L~20L)、(2L~
滤筛孔径为烧杯离心管或μ三角瓶μ培μ养皿
20μL)、(0.18mm)、(250mL)、(10mL20mL)、(500mL)、
直径为
(150mm~200mm)。
62试剂和材料
.
621试剂
..
无菌水乙醇溶液吐温氢氧化钠席尔氏缓冲液配制方法按执
、75%、20、10%、(GB/T18085—2000
行和苯胺蓝棉蓝乳酚油配制方法按执行
)0.05%()(GB/T18086—2000)。
622材料
..
无菌滤纸铝箔纸膜载玻片和盖玻片
、、Parafilm、。
7检疫和鉴定
71检疫
.
711现场检疫
..
7111植株症状检查
...
现场对玉米植株的检疫要在光线充足处仔细检查植株叶片是否带有可疑症状参见附录和附
,,,B
2
GB/T33121—2016
录
C。
7112种子和原粮的检疫
...
现场对玉米种子和原粮的检疫要在检疫的现场仔细检查种子或原粮中是否夹带有可疑症状叶片
,
及其他病残体参见附录和附录
,BC。
712抽取样品
..
对于植株样品的扦取主要按照执行对于种子样品的扦取主要按照执
,SN/T1157;,SN/T2122
行对于原粮样品的扦取主要按照执行
;,SN/T2504。
713送检
..
将现场检疫获取的抽取样品连同现场发现的病残体送实验室作进一步的室内检疫及玉米褐条霜
,,
霉病病原鉴定
。
72实验室病原菌观察记录
.、
721直接镜检
..
对于现场送检的带有可疑症状病叶或病残体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用解剖针挑取叶片病斑背面
,,
上的霉状物放在加有滴约席尔氏缓冲液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先在显微镜下用倍物镜
,110μL,,40
观察有无病菌的孢囊梗孢子囊再用倍油镜记录其形态特征测量其大小并拍照留存
、,100,,。
722保湿培养
..
对于未带有可疑症状的病叶或病残体用流水充分冲洗用乙醇溶液浸泡进行表面灭
,,75%1min
菌无菌水冲洗次置于灭菌的培养皿垫有充分吸取无菌水的三层无菌滤纸中用膜封口
,3,(),Parafilm
后置于培养箱中在相对湿度黑暗条件下保湿培养过夜诱发孢子囊产生后按方
,21℃,100%、,,7.2.1
法镜检观察测量和病原鉴定
、。
723组织透明法检验卵孢子
..
对于病斑上霉状物稀少的老病叶用眼科手术剪刀剪成约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
,10mm×10mm,,
氢氧化钾溶液煮沸至叶组织透明平整放入用胶头滴管加上滴苯胺蓝
10%,5min~10min,10.05%
棉蓝乳酚油作浮载剂的载玻片上置于显微镜下用倍物镜或倍物镜逐片观察有无卵孢子如
(),,4020。
发现有卵孢子用倍油镜记录其形态特征测量其大小并拍照留存
,100,,。
724洗涤检查
..
对于玉米种子和原粮每份样品充分混匀后随机取置于三角瓶内加入适量蒸馏水
,,100g500mL,
约浸软后再用胶头滴管加入滴滴吐温用铝箔纸将三角瓶口封住用振荡器激烈振
(150mL),1~220,,
荡将洗涤液经滤筛过滤到烧杯后倒进离心管以转速离心必要时可重复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QPHRA 0002-2020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星级划分与评定 2020-12-07
- T/CCIAT 0014-2019 海绵城市基础设施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 2019-12-01
- T/CCAA 0020-201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果蔬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2014-04-01
- T/HYMPLA 002-2021 仓前羊锅美食文化村服务规范 2021-11-10
- T/CSIQ 9000.6-2018 “五位一体”全程质量支撑体系(QBBSS) 第6部分:保险要求 2018-09-16
- T/ZGTXXH 001-2020 信息通信工程类工程能力评价规范 2020-12-05
- T/SDAS 24-2018 “泰山品质”标准先进性评价要求 2018-08-01
- T/WPHT 011-2022 知名区域品牌创建实施指南 2022-06-06
- T/CAQ 10201-2016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2016-08-18
- T/CAS 375-2019 网络安全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规范 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