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014-2021 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精准防控技术规程

T/CI 014-2021 Precision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fungal diseases in low-latitude plateau sugarcane during the later stage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I 014-2021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0-28
实施日期
2021-10-28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纬高原甘蔗生长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的术语和定义、主要防控对象、症状及流行特点、防控原则和防控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低纬高原甘蔗生长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梢腐病、褐条病、褐锈病的综合防控; 主要技术内容:3术语和定义3.1  甘蔗梢腐病(Pokkah boeng):由串珠赤霉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 (Sheldon) Wineland (无性阶段为镰刀菌Fusarium 复合种)侵染甘蔗梢部引起梢头腐烂的一种流行性真菌病害。3.2甘蔗褐条病(Brown stripe):由狭斑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tenospilus(无性阶段为狭斑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tenospilum)侵染甘蔗叶部引起叶片坏死、抑制甘蔗拔节生长的一种流行性真菌病害。3.3甘蔗褐锈病(Brown rust):由黑顶柄锈菌Puccina.melanocephala H.Sydow & P.Sydow(异名蔗茅柄锈菌Puccinia erianthi Padw et Khan)侵染甘蔗叶部引起叶片坏死、抑制甘蔗拔节生长的一种流行性锈菌病害。3.4 病株率(Disease incidence):甘蔗梢腐病随机取3点,每点调查100株,记录调查总株数、病株数,计算病株率。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3.5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甘蔗褐条病和褐锈病采用3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进行病情分级。其中,1级—叶片无症状;3级—病斑占叶面积0%~25%;5级—病斑占叶面积26%~50%;7级—病斑占叶面积51%~75%;9级—病斑占叶面积76%~100%。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株数×相应级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4主要防控对象甘蔗梢腐病、甘蔗褐条病、甘蔗褐锈病。5   症状及流行特点6防控原则7防控方法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云南凯米克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紫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临沧市甘蔗技术推广站、新平县经济作物工作站、富宁县经济作物工作站、勐腊县人民政府蔗糖办公室
起草人:
黄应昆、李文凤、王晓燕、卢文洁、李婕、代光伟、房超、单红丽、张荣跃、徐宏、董有波、黄丕忠、李银煳、陈杰、普金安、佟显松、张玉平、唐吉昌、普家荣、罗志坚、白升伟、林文根、董显华、段婷颖、俸正明、周中、将玉龙、者林成、朱明胜、龚明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