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245-2020 春兰生产技术规范
DB33/T 2245-2020 Spring Orchid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245—2020
春兰生产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forCymbidiumgoeringiiproduction
2020-03-03发布2020-04-03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245—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省兰花协会、杭州市兰花协会、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春禾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兰农
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吕萍、孙崇波、陈跃、周勤、郑蔚然、徐丹彬、王筠竹、陈康民、孙伟刚、陈小中、
陈旭、蓝海燕、金忠。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3/T2245—2020
春兰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春兰生产的场地建设、栽培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出圃、包装与运输、档案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春兰生产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春兰Cymbidiumgoeringii(Rchb.f.)
兰科兰属建兰亚属长苞组地生种,自然花期2月~3月,植株高度20cm~30cm,叶带状,叶脉不透
明,叶缘无齿或具细齿。多为一葶一花,也有双花,花葶高度5cm~20cm;花苞片比子房连同花梗长,
花色以绿色、淡黄绿色、淡褐黄色居多,花幽香;蒴果狭椭圆形。
3.2
兰株高度height
简称株高,以根与假鳞茎的交界处为基准线,从基准线到株丛的最高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3.3
花葶scapes
从假鳞茎基部外侧叶腋中抽出,由兰花花芽发育而成,直立生长,高度多短于叶。
3.4
假鳞茎pseudobulb
兰花的一种变态茎,通常呈卵球形,粗短而肥厚,是兰花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
3.5
分株苗individualseedling
从母株丛中分离出来带根和假鳞茎的兰花植株。
3.6
1
DB33/T2245—2020
根状茎seed-derivedrhizome
为春兰地下部分呈圆柱状的细长根状茎节,节上有薄薄的小苞衣,表面凹凸不平,是春兰地下增殖
发芽的器官。
4场地建设
4.1场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水源充足、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空旷地块,要求水质清洁,pH值5.6~7.0,
EC值小于0.2ms/cm。
4.2规划建设
4.2.1园区规划
4.2.1.1小区划分
根据朝向,结合排灌系统和道路划分小区。小区大小视实际地形和需要确定。
4.2.1.2道路设置
园内设置宽4m~6m道路;大棚内主干道2m~3m,苗床之间留0.8m~1m的操作道。
4.2.1.3排灌系统
根据水源情况和小区实际需要配置蓄水池,并配备灌溉设施。
4.2.2栽培设施
4.2.2.1薄膜大棚
宜采用热镀锌钢管构架,圆拱顶,单体大棚跨度6m~8m,肩高2.5m以上;连栋大棚跨度8m~
10m,檐高4m以上,长效农用薄膜覆盖。大棚应配置内、外遮阳网,东、西、南三侧立面宜配置外遮
阳,遮阳设施可自动或人工控制遮光网伸缩。大棚内宜配备温湿度调控设施。
4.2.2.2玻璃温室
热镀锌钢结构框架,透明玻璃覆盖,单跨宽度8m,开间3m,平均檐高4m。顶部设外翻电动天
窗,温室四周应可开可闭,以利通风。温室内、外遮阳系统和温湿度调控设施同薄膜大棚。
4.2.2.3肥池
根据生产规模和肥料供给模式确定肥池容积,也可采用可移动配肥容器,用于把各种肥料配成液肥,
液肥应搅拌均匀后浇灌或喷滴灌。
4.2.2.4苗床
苗床宜固定或移动,床高0.6m~0.8m,床宽1.3m~1.8m,床间距0.8m~1.0m。
5栽培管理
5.1苗期管理
2
DB33/T2245—2020
5.1.1组培苗
5.1.1.1炼苗
当瓶苗长出2条~3条成熟根,叶长6cm~12cm时,炼苗15d以上,保持较强的散射光(5000Lux
左右),然后打开瓶盖放置2d~3d。出瓶移栽最适时期为春季,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以上。秋季
9、10月份也可。苗规格应符合附录A要求。
5.1.1.2移栽
用镊子取出瓶苗,洗净根部,用75%百菌清1000倍液浸泡10min,晾干至根部发白后移植,栽培
基质选用脱盐椰糠与珍珠岩6:4配比或水苔包裹,定植到72孔或50孔穴盘,每孔一株苗。
5.1.1.3栽后管理
空气湿度应控制在75%~80%,散射光强度控制在1000Lux~3000Lux,每15d喷施一次75%百菌
清1000倍液,或4.8%代森锰锌1000倍液;杀虫剂视实际需要而定。3个月后每10d喷施一次水溶性
复合肥(N:P:K配比为6∶7∶19)3000倍液,冬季减少喷施次数。
5.1.1.4定植
出瓶苗培育一年、二年、三年后分别进行定植。
表1一年至三年生苗定植要求
类别一年生苗二年生苗三年生苗
苗规格符合附录A要求符合附录A要求符合附录A要求
黑色营养杯
7cm×9cm9cm×12cm12cm×12cm
(口径×高度)
椰糠与珍珠岩1∶1或采用发酵处理0.5采用发酵处理0.7cm~
泥炭土与珍珠岩1∶1cm~1.0cm松树皮与1.5cm松树皮与珍珠岩
比例混合珍珠岩6:4比例或蛭石6:4比例或蛭石、珍珠岩、
基质
加椰糠1∶1比例混合椰糠2∶4∶4比例混合。
pH值6.0~6.5,pH值6.0~6.5,pH值6.0~6.5,
EC值小于0.2ms/cmEC值小于0.2ms/cmEC值小于0.2ms/cm
带基质的苗定植到新营养杯中。种植深度应为:基质表面位置在苗的根与
定植
叶交界处,以露出部分假鳞茎为宜。定植后浇定根水。
5.1.1.5定植后管理
表2定植后管理
根据需要调节光照强度,小苗期遮光率控制在75%~85%,生长期适当增加光照
光照
强度,但不宜超过8000Lux。
空气相对湿度60%~70%时生长良好,休眠期湿度需求降低,白昼湿度需求增高,
湿度
夜间湿度需求降低。
生长适宜温度为10℃~30℃,最佳生长气温范围为15℃~25℃,昼夜温差
温度
5℃~15℃。
3
DB33/T2245—2020
表2定植后管理(续)
一年生苗:叶面追肥以N:P:K配比二年生苗至三年生苗:叶面追肥以N:P:
为6∶7∶19水溶性复合肥3000倍为K比例为5∶11∶26水溶性复合肥2000
肥料
主倍为主
春季以N:P:K配比为14:14:14缓释肥为基肥;生长期每10d叶面追肥一次。
水质要求EC值小于0.2ms/cm,pH值5.6~7.0。基质表面见干时浇透水,但根
水质
系忌水浸。
病虫害防每15d喷施一次杀菌药,每20天喷施一次杀虫剂。病虫害严重季节,每周喷施
治一次杀菌、杀虫药,详见附录B。
5.1.2分株苗
5.1.2.1植株选择
母株7苗以上、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5.1.2.2分株时间
春季3月~4月或秋季9月下旬~11月上旬分株。间隔2年~3年进行一次分株。
5.1.2.3分株方法
脱盆并除去根部植料,剪去枯叶、烂根、空根及干瘪腐烂的假鳞茎。分株时在假鳞茎之间寻找间隙
较大的地方剪开,每丛茎2苗以上。剪刀消毒,剪口要平,切口处涂上植物愈合剂或达克宁药膏等杀菌
药。
5.1.2.4定植及管理
表3分株苗定植及管理
消毒分株后晾干半天,再用70%甲基托布津或75%百菌清800倍液消毒。
定晾干消毒后晾干3h~4h,直至根干燥、发白。
植宜采用12cm×12cm黑色营养杯,每盆宜种植2株~3株苗,种植深度为基
种植
质表面位置在兰株的根与假鳞茎交界处。
光照避免阳光照射,15d后遮光率75%~85%,45d后光照逐渐增强。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60%~75%时生长良好。
温度适宜温度15℃~25℃
管
施肥定植后不能马上施肥,待一个月后再逐量增施肥料(可参照表2苗期管理)。
理
浇水3d~5d后,待伤口自然愈合,浇定根水1次。
病虫害
同5.1.1.5
防治
5.2催花技术
5.2.1植株选择
选择成熟、健壮、假鳞茎肥大的3苗以上植株丛。
4
DB33/T2245—2020
5.2.2水肥管理
5.2.2.1春季
春季营养生长期应勤水勤肥,培育壮苗。以N:P:K配比为14:14:14的缓释肥为基肥,或花生
麸、豆饼发酵后拌骨粉或过磷酸钙10g~15g,以固体粉状施于盆面。基质见干浇水。叶面追肥以施N:
P:K比例为20∶20∶20的水溶性复合肥1000倍液为主,每10d施一次。
5.2.2.2夏秋季
夏秋为花芽分化期,应适当控水,使基质呈半干半湿状态。6月中下旬至10月份花芽分化期改施N:
P:K配比为9∶45∶15的水溶性复合肥1000倍液。看到花芽后改施N:P:K配比为10:30:20的水溶
性复合肥1000倍液。15d~20d施一次。
5.2.2.3冬季
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降低氮肥比例。进入冬季适时通风、降低湿度,保持基质含水量在45%~
50%。
5.2.3温度调控
6月~10月温度宜控制在昼温25℃~30℃,夜温15℃~18℃。可选择海拔600m以上山区越
夏,霜冻前下山。在平地冬季培育,确保温度15℃~20℃,有助于春节前开花。
5.2.4光照管理
以晴天为准,夏季遮光率75%~80%,全天遮顶,光照强度宜为3000Lux~6000Lux;春秋季遮光率
20%~50%,光照强度宜为3000Lux~8000Lux;冬季可全日光照,或遮光率10%~20%。
6病虫害综合防治
6.1总则
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
合理、规范地使用化学农药。
6.2农业防治
6.2.1选择良种
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环境的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或种源。
6.2.2加强管理
应清除兰棚周边的杂树、杂草,减少外源病菌、害虫;定期在场地撒施生石灰、石硫合剂,清洁兰
园;及时销毁病株病叶,减少内源病菌、害虫。应使用堆制彻底发酵或高温灭菌等处理过的栽培基质,
杀死外源病菌、害虫。加强通风换气,合理调控光、温、湿、肥、水,促进兰苗健壮生长,提高兰株抗
病虫害能力。
6.2.3遵守检疫制度
5
DB33/T2245—2020
引进的种苗需在检疫区过渡,确认无病后再进入生产区栽培。园内发生病毒病,应将病株隔离,直
至销毁。不得从发生兰花病毒病的兰园引种。
6.3物理防治
6.3.1黄/蓝胶板诱杀
宜在植株上方30cm~50cm高度悬挂黄/蓝胶板诱杀蚜虫、蓟马、蚧壳虫雄虫等,每667m2挂30
块~40块。
6.3.2机械隔离
在棚室通风口和门口安装40目~60目防虫网,用于隔离蚜虫、粉虱、蓟马等迁飞害虫。宜在苗床
四周撒石灰防止蜗牛、蛞蝓爬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6009-2022 光稳定剂 双(2,2,6,6- 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 2022-09-30
- HG/T 6016-2022 工业用2,3,5,6-四氯吡啶 2022-09-30
- HG/T 6011-2022 粉末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2022-09-30
- HG/T 6038-2022 聚乙烯蜡微粉 2022-09-30
- HG/T 6040-2022 服装合成革用无溶剂聚氨酯树脂 2022-09-30
- HG/T 6017-2022 工业用四丁基锡 2022-09-30
- HG/T 6015-2022 工业用2,2'-联吡啶 2022-09-30
- HG/T 6013-2022 工业用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2022-09-30
- HG/T 6014-2022 工业用生物提取胆固醇 2022-09-30
- HG/T 6039-2022 塑料 水上浮体用改性高密度聚乙烯(PE-HD)材料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