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242-2021 湿地调查技术规范
DB22/T 3242-2021 Wetland surve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CSZ10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242—2021
湿地调查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wetlandinventory
2021-06-01发布2021-06-15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242—2021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原则...........................................................................2
4.1调查目的.......................................................................2
4.2调查范围.......................................................................2
4.3调查周期.......................................................................2
4.4数学基础.......................................................................2
4.5调查单元.......................................................................3
5程序流程图.........................................................................3
6基本属性和区位调查.................................................................4
6.1湿地边界.......................................................................5
6.2湿地类型.......................................................................5
6.3湿地面积.......................................................................5
6.4位置...........................................................................5
6.5海拔...........................................................................5
6.6所属流域.......................................................................5
6.7记录...........................................................................5
7基质与土壤调查.....................................................................5
7.1地表基质.......................................................................5
7.2湿地土壤.......................................................................5
7.3记录...........................................................................6
8水文水环境调查.....................................................................6
8.1水文特征.......................................................................6
8.2水质...........................................................................6
9湿地植物调查.......................................................................7
9.1湿地植被.......................................................................7
9.2植物群落.......................................................................7
9.3记录...........................................................................8
10湿地动物调查......................................................................8
10.1鸟类..........................................................................8
10.2两栖、爬行动物................................................................8
10.3兽类..........................................................................8
10.4鱼类..........................................................................8
10.5水生无脊椎动物................................................................8
10.6记录..........................................................................8
11保护和利用状况调查................................................................8
11.1保护状况......................................................................8
11.2湿地利用方式..................................................................8
I
DB22/T3242—2021
11.3受威胁状况....................................................................8
11.4记录..........................................................................8
12调查成果..........................................................................9
12.1县(市/区)级调查成果...........................................................9
12.2省级调查成果..................................................................9
13数据管理..........................................................................9
附录A(资料性)湿地划界技术要求....................................................10
A.1数据准备......................................................................10
A.2判读流程......................................................................10
A.3外业调查及举证................................................................11
附录B(规范性)一、二、三级流域划分................................................13
附录C(资料性)湿地调查记录用表....................................................14
附录D(资料性)湿地受威胁状况分类..................................................23
附录E(资料性)数据库结构..........................................................24
图1湿地调查技术流程图...............................................................4
表1土壤测试指标及方法...............................................................6
表2水质测试指标及方法...............................................................7
表B.1一、二、三级流域及其代码表....................................................13
表C.1湿地斑块调查记录表............................................................14
表C.2地表基质与土壤调查记录表......................................................14
表C.3水文调查记录表................................................................15
表C.4水质调查记录表................................................................15
表C.5湿地植被调查记录表............................................................16
表C.6样地描述记录表................................................................16
表C.7植物群落样方调查记录表(乔木层)..............................................17
表C.8植物群落样方调查记录表(灌木层)..............................................17
表C.9植物群落样方调查记录表(草本层)..............................................18
表C.10植物群落样方调查记录表(苔藓层).............................................18
表C.11植物图片信息记录表...........................................................19
表C.12鸟类调查记录表...............................................................19
表C.13两栖、爬行动物调查记录表.....................................................20
表C.14兽类调查记录表...............................................................20
表C.15鱼类调查记录表...............................................................21
表C.16水生无脊椎动物调查记录表.....................................................21
表C.17湿地保护利用状况调查记录表...................................................22
表D.1湿地受威胁类型及其代码表......................................................23
表E.1湿地斑块属性数据库结构表......................................................24
表E.2湿地区属性数据库结构表........................................................27
II
DB22/T324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宪国、祝占胜、薛振山、刘波、徐春光、武立军、高炳浩、李正东、武海涛、
姜明、邹元春、宗翔、杨铎。
III
DB22/T3242—2021
湿地调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湿地调查的程序,规定了基本属性与区位、基质与土壤、水文水环境、湿地植物、湿
地动物、保护和利用状况调查的方法,描述了过程记录、标记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湿地的调查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2528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GB/T27648重要湿地监测指标体系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32土壤总磷的测定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HJ710.3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哺乳动物
HJ710.4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鸟类
HJ710.5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爬行动物
HJ710.6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两栖动物
HJ710.7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内陆水域鱼类
HJ717土壤质量全氮的测定凯氏法
LY/T1237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
NY/T1121.2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1121.1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SL79矿化度的测定(重量法)
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DB22/T2951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地边界wetlandboundary
1
DB22/T3242—2021
湿地与非湿地之间的地表界线。
3.2
湿地植物wetlandplants
在湿地上生长并繁殖的植物,能够适应长期或季节性淹水、饱和土壤。主要包括能够适应淹水的维
管植物及苔藓。
3.3
湿地土壤wetlandsoil
在生长季节水分饱和、淹水或积水足够长的时间,处于厌氧状态的土壤。包括湿地泥炭土壤和湿地
矿质土壤。
3.4
内陆滩涂inlandbeach
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及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
3.5
重点湿地keywetland
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内的湿地;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以及
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湿地。
3.6
全覆盖调查fullcoverageinventory
调查所有湿地的基本特征,包括基本属性和区位调查、地表基质调查、水文特征调查、植被调查、
保护和利用状况调查。
3.7
湿地斑块wetlandpatch
湿地特征相对一致的湿地单元。
3.8
湿地区wetlandarea
由多块湿地斑块组成的、具有一定水文联系和生态功能的湿地复合体。
4总体原则
4.1调查目的
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统一完整、准确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和用
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等工作需要。
4.2调查范围
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最小起调面积600m2。
4.3调查周期
每年调查一次湿地基本属性和区位,每5年进行一次全覆盖调查。
4.4数学基础
2
DB22/T3242—2021
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方式采用高斯-
克吕格投影。1:2000、1:5000、1:10000比例尺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3°分带。
4.5调查单元
4.5.1湿地区
4.5.1.1湿地区划分
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为独立湿地区;
其他湿地依据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貌单元的独立性及县级行政区划分。
4.5.1.2湿地区命名
应根据现有的湿地区名称或地形图上就近自然地物、居民点等对湿地区进行命名。
4.5.1.3湿地区编码
单独区划的湿地区,编码固定为5位:第1位为2级湿地类代码,为数字2~4;编码第2位为
扩充码,暂时为0;编码第3、4、5位为湿地区顺序码。其他湿地区,编码固定为9位,前6位是
各县(区、市)的行政区划国标代码,编码第7、8、9位为湿地区顺序码。
4.5.2湿地斑块
4.5.2.1湿地斑块划分
应按三级流域、湿地类型、积水状况、县级行政区域、土地权属、保护状况、湿地主导利用方式进
行斑块划分。
4.5.2.2湿地斑块编码
湿地斑块标识编码为16位,前9位为斑块所在湿地区编码,编码第10位为2级湿地类代码,
编码后6位为斑块序号。
5程序流程图
流程见图1。
3
DB22/T3242—2021
图1湿地调查技术流程图
6基本属性和区位调查
4
DB22/T3242—2021
6.1湿地边界
划界方法及要求参见附录A。
6.2湿地类型
6.2.1应依据历史调查数据,初步识别湿地类型,建立解译标志库。
6.2.2采用室内建标和野外建标相结合的方法,完善遥感解译标志库。
6.2.3通过遥感影像解译获取分类信息,结合实地调查确定湿地类型。
6.3湿地面积
在GIS平台中计算并汇总。
6.4位置
6.4.1湿地斑块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应从省行政区划图上查取。
6.4.2应记录湿地斑块中心位置及四至的经纬度坐标。
6.5海拔
依据实地调查或基础测绘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计算湿地斑块平均海拔。
6.6所属流域
湿地斑块所属流域应从三级流域划分图上套取,参见附录B。
6.7记录
填写调查数据,参见附录C.1。
7基质与土壤调查
7.1地表基质
按照岩石、砾质、泥质、土质填写基质类型。
7.2湿地土壤
7.2.1样品采集与制备
7.2.1.1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原则、采样方法、样品制备与保存、质量控制按HJ/T166规定执行。
7.2.1.2沉降物样品的采集方法、样品制备与保存方法按SL219规定执行。
7.2.2测试指标及方法
见表1。
5
DB22/T3242—2021
表1土壤测试指标及方法
测试指标方法
有机质,%按LY/T1237规定执行
泥炭层厚度,cm按GB/T25283规定执行
pH按NY/T1121.2规定执行
总氮,mg/kg按HJ717规定执行
总磷,mg/kg按HJ632规定执行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mg/kg按NY/T1121.16规定执行
7.3记录
填写调查数据,参见附录C.2。
8水文水环境调查
8.1水文特征
8.1.1水源补给方式
按照地表径流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人工补给填写主要补给方式,存在多种补给方式
的按照补给量从大至小依次填写。
8.1.2水源补给状况
水源补给稳定性分为稳定、波动、增加、减少。
8.1.3入流流量
有进水口的湖泊和沼泽湿地,应调查年均入流流量。
8.1.4水深
8.1.4.1湿地地表积水水深测定应按照GB/T27648规定执行。
8.1.4.2地表无积水的沼泽湿地,调查湿地水位埋深,设置50cm深的测井,静止15min后测量测
井水面与地表间的垂直距离。
8.1.5坡度
应依据基础测绘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生成坡度图,套合湿地图斑,获取湿地的坡度。
8.1.6记录
填写调查数据,参见附录C.3。
8.2水质
8.2.1监测指标及方法见表2。
6
DB22/T3242—2021
表2水质测试指标及方法
调查指标调查方法
矿化度按SL79规定执行
pH
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按GB3838规定执行
氨氮、总磷,mg/L
8.2.2根据湿地区面积设定取样点数,<1000hm2的至少取3个采样点;>1000hm2的每增加600hm2
增加1个采样点。
8.2.3调查季节应符合DB22/T2951的要求。
8.2.4采样方法、样品运输和保存应按照SL219规定执行。
8.2.5填写调查数据,参见附录C.4。
9湿地植物调查
9.1湿地植被
调查方法应按照GB/T27648规定执行。
9.2植物群落
9.2.1调查时间
在植物生物量高峰期开展调查。
9.2.2样地布设
9.2.2.1样地形状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样地面积不小于400m2。
9.2.2.2每100hm2设置1个样地,不足100hm2的按1个样地设置,可根据主要植被类型设置样
地数量。
9.2.3样方设置
9.2.3.1主林层为乔木层,每个样地设置1个乔木群落调查样方;主林层为其他层片,在样地内随机
设置5个样方。
9.2.3.2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本群落样方面积的设定按照DB/T2951规定执行,苔藓群落样方面
积宜为0.25m×0.25m。
9.2.4分层调查
如果植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出现多个不同层片,应进行分层调查。
9.2.5图片采集
7
DB22/T3242—2021
选择完整、正常、未遭病虫害的湿地植物拍摄图片。
9.3记录
填写调查数据,参见附录C.5~C.11。
10湿地动物调查
10.1鸟类
应按照HJ710.4规定执行。
10.2两栖、爬行动物
10.2.1两栖动物应按照HJ710.6规定执行。
10.2.2爬行动物应按照HJ710.5规定执行。
10.3兽类
应按照HJ710.3规定执行。
10.4鱼类
应按照HJ710.7规定执行。
10.5水生无脊椎动物
应按照DB22/T2951规定执行。
10.6记录
填写调查数据,参见附录C.12~C.16。
11保护和利用状况调查
11.1保护状况
通过资料收集和访谈等方式获取。调查保护地的名称、面积和分级分类管理情况。
11.2湿地利用方式
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和访谈等方式获取。
11.3受威胁状况
以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湿地的破坏和受威胁情况,受威胁类型(参见附录D)
较多时,按威胁面积或程度大小记载。
11.4记录
填写调查数据,参见附录C.17。
8
DB22/T3242—2021
12调查成果
12.1县(市/区)级调查成果
12.1.1调查实施方案。
12.1.2调查记录表。
12.1.3湿地分布图(含流域分布图)。
12.1.4统计汇总表。
12.1.5调查成果报告。
12.2省级调查成果
12.2.1湿地调查工作实施方案。
12.2.2调查数据记录表、调查成果统计表。
12.2.3湿地分布图(含流域分布图)、其他专题图。
12.2.4湿地调查成果报告。
12.2.5湿地调查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13数据管理
13.1调查所取得的空间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以数据库形式表达,数据库应满足可扩充、可共享的要求,
结构见附录E。
13.2对数据规范性、准确性、非重性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按照程序入库,并做好记录。
13.3入库完成后,应对入库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登记。
9
DB22/T3242—2021
A
A
附录A
(资料性)
湿地划界技术要求
A.1数据准备
A.1.1获取调查区相关图件和资料
调查区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流域等专题图,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成果图集,泥
炭资源及碳库调查数据库,多年平均水边线数据,多年平均土壤含水量数据,多年平均植被盖度;湿地
植物名录等有关的文字资料和统计数据。
A.1.2遥感数据源的选择
多光谱遥感数据应采用亚米级高分系列数据,光学数据单景云雪量一般不应超过10%,特殊情况不
应超过20%,且云雪不能覆盖重点调查区域。
A.1.3遥感数据源处理
对遥感数据要以湿地为主体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并进行几何精校正。数学基础上采用“2000国家大
地坐标系”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经过处理的遥感影像数据,按标
准生成数字图像或影像图。
A.2判读流程
A.2.1建立解译机制
A.2.1.1调查线选设
选设3~4条调查线,原则包括在遥感假彩色上色彩齐全,对工作区有充分代表性,实况资料好,
类型齐全,交通方便。
A.2.1.2线路调查
通过对遥感假彩色像片识别,利用GNSS技术,建立起直观影像特征和湿地实况的对应关系。
A.2.1.3室内分析
依据野外调查确定的影像和地物间的对应关系,借助有关辅助信息(湿地图、水系图、湿地分布图
及有关物候等资料),建立遥感假彩色影像上反映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B/T 5464-2019 制鞋机械 鞋面帮脚上胶机 2019-12-24
- QB/T 5460-2019 制鞋机械 铆钉机 2019-12-24
- QB/T 5462-2019 制鞋机械 后帮预成型机 2019-12-24
- QB/T 5466-2019 工坊啤酒机械 糖化过滤锅 2019-12-24
- QB/T 5463-2019 制鞋机械 外底压合机 2019-12-24
- QB/T 5468-2019 饮料机械 聚酯(PET)瓶风力输送机 2019-12-24
- QB/T 5469-2019 制酒饮料机械 瓶(罐)输送机 2019-12-24
- QB/T 5465-2019 制鞋机械 鞋头定型机 2019-12-24
- QB/T 5470-2019 制酒饮料机械 无菌水杀菌机 2019-12-24
- QB/T 5467-2019 工坊啤酒机械 煮沸回旋锅 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