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117-2004 测量仪器比对规范

JJF 1117-2004 Specification for Comparison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JJF 1117-2010 |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F 1117-200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04-03-02
实施日期
2004-06-02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的测量仪器的比对工作(以下简称比对)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以保证和检查测量仪器量值的准确可靠并实现溯源性。其他部门组织或发起的类似比对亦可参照使用。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魏寿芳、施昌彦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1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17—2004

测量仪器比对规范

SecificationforComarisonofMeasurinInstrument

ppg

ㅤㅤㅤㅤ

2004-03-02发布2004-06-02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1172004

测量仪器比对规范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췍췍췍—췍췍췍췍

SecificationforComarison췍JJF11172004췍

pp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ofMeasuringInstrument

,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年月日批准并自

20040302

年月日起施行。

20040602

ㅤㅤㅤㅤ

JJF11172004

目录

范围……………………()

11

引用文献………………()

21

术语和定义……………()

31

测量仪器……………()

3.11

比对…………………()

3.21

参考值………………()

3.31

传递标准……………()

3.41

比对组织者…………()

3.51

主导实验室…………()

3.61

参比实验室…………()

3.71

专家组………………()

3.82

测量不确定度………………………()

3.92

比对的组织和策划……………………()

42

比对的提出…………()

4.12

主导实验室的产生及条件…………()

4.22

ㅤㅤㅤㅤ()

4.3专家组的产生及条件………………2

相关职责……………()

4.42

比对的实施……………()

53

比对实施方案的制定………………()

5.13

测量仪器的传递循环和运输规定…………………()

5.25

保密规定……………()

5.35

比对结果的处理及报告………………()

65

比对结果的处理……………………()

6.15

比对报告……………()

6.25

比对结果的评价及利用………………()

76

比对结果的评价……………………()

7.16

比对结果的利用……………………()

7.26

比对结果的备案与上报……………()

7.37

附录比对路线图示及其说明………()

A8

JJF11172004

测量仪器比对规范

1范围

()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的测量仪器的比对工作以下简称比对

、,。

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以保证和检查测量仪器量值的准确可靠并实现溯源性其他部门

组织或发起的类似比对亦可参照使用。

2引用文献

()/:“()

1CIPMMRA1999国际计量委员会国家计量基标准互认与国家计量院签

发的校准及测量证书互认协议

()/:“()

2CIPMMRA附件F1999国际计量委员会关键比对导则国家计量基标准

及国家计量院签发的校准与测量证书互认协议

()/导则: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

3ISOIEC431999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4JJF10712000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5JJF10011998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6JJF10591999

,ㅤㅤㅤㅤ。

使用本规范时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定义

测量仪器(—)

3.1measurininstrumentJJF10011998

g

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3.2比对comarison

p

,

本规范中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测量仪

器复现的量值之间比较的过程。

参考值(—)

3.3referencevalueMRA99.10

具有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溯源性由主导实验室赋予传递标准的值或者是约定采用

值。

传递标准(—)

3.4transferstandardJJF10011998

在测量标准相互比较中用作媒介的测量标准。

:,———。

注当媒介不是测量标准时应该用术语传递装置

3.5比对组织者oranizerofcomarison

gp

,。

本规范中指提出并管理比对工作的单位一般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承担

3.6主导实验室ilotlaborator

py

本规范中是指对比对的组织实施负主要技术责任的实验室。

3.7参比实验室articiatinlaborator

ppgy

本规范中指参加比对工作的实验室。

1

JJF11172004

3.8专家组secialistteam

p

、(

本规范中是指由比对领域内资深专家组成的对比对工作实施技术指导和协调咨

)。

询的专门小组

测量不确定度(—)

3.9uncertaintofmeasurementJJF10011998

y

,。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注:

,。

1.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

。,

2.测量不确定度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估算并用实验标

。,

准偏差表征另一些分量则可用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估算也可用标准偏差

表征。

,,

3.测量结果应理解为被测量之值的最佳估计而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均贡献给了分散性包括

(,)。

那些由系统效应引起的如与修正值和参考测量标准有关的分量

4比对的组织和策划

4.1比对的提出

,,

4.1.1比对项目一般由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议也可以由若干实验室建议由

比对组织者提出。

,,

4.1.2比对项目的提出应有明确的目的应具备相应的条件包括稳定可靠的传递标

,。

准相当技术能力的主导实验室和一定数量符合比对条件的参比实验室

ㅤㅤㅤㅤ

4.2主导实验室的产生及条件

4.2.1主导实验室由比对组织者确定。

4.2.2主导实验室应具备下列条件:

a)应具有法定的资格和公正的地位;

),,

b在比对涉及的领域内有稳定可靠的标准装置其测量不确定度符合比对的要求

能够在整个比对期间持续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

c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传递标准当传递标准中途发生问题时能提供辅助措施

保证比对按计划进行;

d)具有相当的人员技术能力。

4.3专家组的产生及条件

(),

4.3.1专家组成员由主导实验室经与参比实验室协商后提名一般为3~5名由比

对组织者决定。

4.3.2专家组成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a)是本专业的技术权威;

b)相当的协调能力;

),。

c办事公正有责任心

4.4相关职责

4.4.1比对组织者

a)提出比对项目;

2

JJF11172004

b)指定主导实验室;

)指定或征集参比实验室;

c

d)决定专家组;

),;

e召集会议通过比对最终报告

)其他管理事项。

f

4.4.2主导实验室

),;

a提供传递标准并提出传递标准中途发生问题的辅助措施

),;

b前期实验包括传递标准的稳定性试验和运输特性试验

),;

c与参比实验室讨论制定比对实施方案

d)与参比实验室协商后提出专家组名单;

)在整个比对期间持续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e

)按计划向参比实验室发运和接受传递标准;

f

g)收集参比实验室的实验数据;

h)编写并修改比对报告;

)遵守并执行保密规定。

i

4.4.3参比实验室

a)协助主导实验室对专家组组成提名;

b)按比对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比对实验;

),ㅤㅤㅤㅤ;

c按计划接受和发运传递标准确保其安全和完整

d)准时向主导实验室提供比对数据;

)遵守保密规定。

e

4.4.4专家组

a)对主导实验室进行技术上的协助和指导;

b)审查重要文件;

)处理重大技术问题;

c

d)调解技术争议;

)遵守保密规定。

e

5比对的实施

5.1比对实施方案的制定

,,

由主导实验室起草比对实施方案并征求参比实验室的意见经专家组审核确认后

。。

执行该比对实施方案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

5.1.1比对目的简要阐明比对的理由范围和性质

,,、。

5.1.2比对所针对的量需要比对的工作点包括量程频段对准确度等级或不确

定度范围的要求。

5.1.3对比对的环境条件等影响量的要求。

5.1.4传递标准

;、。

规定传递标准及其提供者规定比对用仪器设备辅助设备及相应的准确度要求

3

JJF11172004

5.1.5参加单位及联系方式

、,。:

明确主导实验室参比实验室和专家组标明联系人与有效联系方式包括单

、、、、、、。

位姓名地址邮编电话手机E-mail等

5.1.6比对路线及时间安排的确定

:,、、

5.1.6.1比对路线的确定比对路线有若干种方式本规范推荐圆环式星型式花

。,

瓣式三种典型的路线方式比对路线的选择可根据比对所选用的传递标准的特性确

。,

定可以是典型的三种比对路线形式中的任意一种同时允许采用针对不同性质比对的

。。

其他方式典型的比对路线图示及其说明见附录A

5.1.6.2比对时间的确定:

,、

应充分考虑在传递运输过程中由于外因造成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如温差振动

,,

等据此确定在一个实验室所需的最长比对工作时间从而确定参比实验室的具体日程

。。

安排表时间安排通过与参比实验室协商确定

5.1.7意外情况处理程序的制定

应在比对实施方案的内容中明确:

a)传递标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故障的处理程序;

b)传递标准在某个实验室校准比对过程中因意外发生延时的处理程序。

5.1.8比对技术方案

5.1.8.1传递标准的交接规定

:、、,

ㅤㅤㅤㅤ

针对传递标准的详细描述包括尺寸重量制造商及操作所需的技术数据并规

定接收传递标准时采取的措施及交接方式。

5.1.8.2传递标准运输的规定

:、、、、

针对传递标准的特性提出搬运处理的建议包括拆包安装调试校准再包装

及必要的搬运条件。

,

5.1.8.3规定参比实验室比对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保证比对必需的环境条件及特

殊设备的制备等措施。

,()、

5.1.8.4记录和结果报告的指导包括但不限于规定记录和报告的格式法定计

、。。

量单位数据的有效位数等可将规范记录或报告的格式事先分发给参比实验室

5.1.8.5比对方法程序的选择

)。

a首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和测试程序在某些情

,,,

况下可以要求参比实验室采用特定的方法比如国家或国际上推荐的标准方法并已

();

通过适当途经例如协作试验所确认

)(、)、

b比对参考值通常应由高等级的实验室国家基标准实验室以明确公认的

,,。

程序通过测量计算给出也可由主导实验室和参比实验室共同协商提出

、,

5.1.8.6列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应考虑的主要分量评定方法的必要说明并给出相

应的自由度和置信水平的规定。

5.1.8.7指明比对用仪器设备溯源到国家基准的途经及其测量不确定度。

,

5.1.8.8将比对结果传送给主导实验室的方式及时间表传送和比对过程中的注意事

项等。

4

JJF11172004

5.2测量仪器的传递循环和运输规定

,

由主导实验室组织传递标准的循环和运输应保证传递标准在运输交接过程中的安

,,

全并规定一般应由具备资格的计量人员承担传递标准的循环和运输工作必要时应由

专人携带。

,

5.2.1参比实验室按指定的运输方式和循环方案将传递标准运送到下一个实验室或

主导实验室。

,,

5.2.2传递标准运出之前参比实验室要同时通知下一个实验室和主导实验室并将

运输的详细情况告诉对方。

,

5.2.3当传递标准到达下一个实验室之后该参比实验室要立即核查传递标准是否有

,。

任何损坏并填好书面接收清单

,,

5.2.4如果运输过程发生任何延误主导实验室应通知相关的参比实验室必要时修

改时间日程表或采取其他应对措施。

5.3保密规定

,(),、

明确规定在比对数据或报告尚未正式公布之前主导实验室所有参比实验

,,

室的相关人员以及专家组成员均应对比对结果保密不允许出现任何数据串通不得泄

露与比对结果有关的信息,以确保比对数据的严密与公正。

6比对结果的处理及报告

6.1比对结果的处理ㅤㅤㅤㅤ

6.1.1参比实验室提供比对结果的时间规定

,,

当比对实验完成后参比实验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主导实验室报告比对结果一般

,。

在完成比对工作后的天内用恰当和有效的方式将比对结果传送主导实验室主导

10

,

实验室在接到所有参比实验室的比对结果后应及时组织并按规定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及比对报告的准备。

6.1.2数据的统计分析

),、

a由主导实验室汇总和分析来自参比实验室的结果应特别注意校核数据输入

传送和统计分析的有效性;

)、

b数据处理的修约规则有效位数的取舍以及剔除异常值应按计量检定规程或比

对实施方案规定的方法进行;

)、、。

c原始记录电子备份文件打印结果和图件等应按规定保存适当的期限

6.2比对报告

,。

比对报告分为初步报告和最终报告均由主导实验室起草并修改在报告准备的过

,:

程中应掌握如下原则

),,

a在比对期间主导实验室应对收到的参比实验室提交的比对结果保密直到收

到所有的比对结果或超过其规定的结果送达期限。

),,

b参比实验室提供的比对结果如果缺少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或不确定度报告

,,;

中未包含完整的不确定度分量则视为没有完成应退回修改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上

,。

交的则该结果在比对报告中不予考虑

5

JJF11172004

),

c如果在核查完整的比对结果时主导实验室发现某参比实验室的结果出现异常

(),,;

即离群则应及时通知相关参比实验室检查其结果但不通知所出现的异常情况如

,。

果该参比实验室确认结果无误则该比对结果有效

)(

d比对参考值及其不确定度通常由主导实验室计算提出也可由主导和参比实验

)。,,。

室共同协商提出在计算比对参考值时应采用合适而有效的方法并经专家组确认

),,

e如果参比实验室对比对结果或结果的解释有异议则应提交专家组研究后再

;,

将结果返回该实验室若仍有异议则允许保留意见或保留该实验室退出该次比对的权

利。

6.2.1比对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

a传递标准技术状况的描述包括稳定性和运输性能

b)比对概况及相关说明;

)比对数据记录及必要时的图表;

c

),、

d比对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一般包括参考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参比实验

,;

室的测量结果与参考值之差及其测量不确定度一般情况下应详细列出计算的过程

)专家组审查意见。

e

6.2.2初步报告

),,

a当全部比对实验结束后主导实验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初步报告向参比实

。,;

验室公布并征求意见在初步报告中应包括6.2.1所规定的主要内容并允许参比实

ㅤㅤㅤㅤ;

验室在规定的日期内向主导实验室提出意见

),,

b对参比实验室的任何意见主导实验室应与相关参比实验室讨论讨论的结果

,;

应反映在初步报告的修改中必要时应提交专家组评议

)主导实验室在修改初步报告的基础上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终报告。

c

6.2.3最终报告

a)最终报告应包括6.2.1所规定的主要内容;

),,;

b最终报告包括参比实验室提出的重要的意见及其处理应提交专家组审核

)最终报告由比对组织者召开会议审查通过。

c

7比对结果的评价及利用

7.1比对结果的评价

,

7.1.1比对结果的评价方法和依据取决于比对的目的一般由主导实验室和参比实验

,。

室共同协商并在专家组的指导下统一确定

,集参比实验室关键人员进行比对技术

7.1.2在完成最终比对报告后由主导实验室召

,,。:

评价与研讨正式通报并分析比对结果同时形成会议纪要应重点分析

a)各比对结果及其与比对参考值的比较;

b)各实验室结果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必要改进的建议与意见;

c

d)比对结论及其评价。

7.2比对结果的利用

6

JJF11172004

、、,,

比对结果可提供给各种认证认可考核评审作为实验室能力的有效证明经正

式公布的比对结果还可以下述方式利用:

7.2.1以报导形式将比对情况发表在国内相关杂志上。

7.2.2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国内外相关技术刊物或会议论文集上。

,。

7.2.3在相关考核评审中作为有能力参加重要技术活动的有效证据

7.3比对结果的备案与上报

,。

比对工作全部完成后主导实验室应将所有的比对资料及其拷贝软件备案并将比

对结果及时上报比对组织者。

ㅤㅤㅤㅤ

7

JJF11172004

附录A

比对路线图示及其说明

比对路线图见图、图、图所示。

A1A2A3

,

比对路线可根据比对所选用的传递标准的特性确定可以是如下形式中的任意一种

(同时允许采用针对不同性质比对的其他方式):

图圆环式图星形式图花瓣式

A1A2A3

图中表示主导实验室,,,,,,表示参比实验室。

ABCDEFG

图为圆环式比对方式首先由主导实验室将传递标准在本实验室装置

A.1A1A

,,;

上进行校准得出校准数据后将传递标准传送到参比实验室经实验室按作业指

BB

,;,

导书规定的程序校准后将传递标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