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117-2010 计量比对

JJF 1117-2010 Measurement Comparison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F 1117-201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0-06-10
实施日期
2010-12-10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计量比对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其他比对可参照本规范。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王池、原遵东、林延东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17—2010

计量比对

MeasurementComparison

2010-06-10发布2010-12-10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117—2010

췍췍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计量比对췍JJF1117—2010췍

췍췍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代췍替JJF1117—2004췍

MeasurementComparison췍췍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年月日批准并自

2010610,

年月日起施行

20101210。

归口单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本规范由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117—2010

本规范起草人

:

王池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原遵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林延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JJF1117—2010

目录

范围……………………

1(1)

引用文献………………

2(1)

术语和定义……………

3(1)

概述……………………

4(2)

比对的作用…………

4.1(2)

比对工作方法………………………

4.2(2)

比对相关方应具备的条件和责任……………………

5(2)

比对组织者的责任…………………

5.1(2)

主导实验室…………

5.2(2)

参比实验室责任……………………

()

5.33

专家组………………

5.4(3)

技术文件要求…………

6(3)

比对计划申报书……………………

()

6.13

比对实施方案………………………

6.2(3)

比对过程记录文件…………………

()

6.35

比对总结报告………………………

6.4(5)

比对的实施……………

7(5)

比对项目的立项……………………

()

7.15

比对的组织…………

7.2(6)

比对前期技术工作…………………

()

7.36

比对实施方案的起草和确定………

7.4(6)

比对实验……………

7.5(6)

比对结果提交………………………

()

7.66

比对数据处理………………………

7.7(7)

比对总结报告的起草和修改………

7.8(7)

比对总结……………

7.9(8)

比对结果的上报及应用………………

8(8)

比对结果的上报……………………

8.1(8)

比对结果的应用……………………

8.2(8)

附录比对申报书内容及格式………

A(9)

附录传递标准的交接………………

B(11)

附录比对方式………………………

C(12)

附录参考值的确定…………………

D(14)

附录比对结果的评价与分析………

E(19)

JJF1117—2010

计量比对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计量比对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其他比对可参照本规范

、。。

2引用文献

下列规范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

,。

统计

ISO8595:1989Interpretationofstatisticaldata———Estimationofamedian(

数据的解释中位置的估计

———)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01—1998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591999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

3术语和定义

计量比对

3.1measurementcomparison

在规定条件下在相同量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所复现或保持的量值之间进行比

,、

较分析和评价的过程简称比对

、。。

比对组织者

3.2organizerofcomparison

受计量行政部门委托负责组织和管理某项计量比对工作的技术机构或学术团体

,。

如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国家大区计量测试中心等

、。

主导实验室

3.3pilotlaboratory

对比对的组织实施负主要技术责任的实验室

、。

参比实验室

3.4participatinglaboratory

其量值参与比对的实验室

传递标准

3.5transferstandard,travellingstandard

在测量标准相互比较中用作媒介的测量标准

量值复现

3.6[]realization

在规定条件下为实现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所代表的量值而开展的一组操作

,。

溯源

3.7tracing

通过不间断的测量系统校准链将测量结果与规定的计量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一组

操作

参考值

3.8referencevalue

由主导实验室赋予传递标准的值或者是约定采用的值它具有合理赋予的不确

,

定度

等效度

3.9equivalentdegree

指某一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与参考值或另一测量结果一致的程度一般单个参比

;

1

JJF1117—2010

实验室的测量结果的等效度指该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与参考值之差两个参比实验室之间

,

的等效度指这两个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之差

归一化偏差

3.10normalizederror

等效度与其不确定度之比用E表示

,n。

Z比分数Z

3.11scores

为某实验室比对结果Yi与参考值Yi的差值与比对量值比对结果的发散量的适当估

jr

计值s之比用Z表示

,。

概述

4

比对的作用

4.1

比对能考察实验室测量量值和出具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的程度考核计量基准计

;、

量标准环境条件人员水平检测方法数据处理管理能力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实

、、、、、、

际水平和能力加强对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监督管理保持我国计量基准标准

;、;、

的水平确保测量量值准确一致可靠比对的结果可作为各种认证认可和考核的

;、、。、

评审证据及实验室能力的有效证明

比对工作方法

4.2

由主导实验室负责实施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测量或分度传递标准通过分

,,()。

析测量结果的量值确定各实验室测量结果与参考值的一致程度分析各实验室的量值

,,

与参考值在合理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的符合程度从而判断该实验室的测量能力

,。

5比对相关方应具备的条件和责任

比对组织者的责任

5.1

确定主导实验室

);

a

确定参比实验室

b);

必要时设置专家组

);

c

召集比对实施方案讨论会和比对总结会

d);

对比对实施方案和比对总结报告进行审批并备案

e);

监督比对过程

)。

f

主导实验室

5.2

主导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

5.2.1

在技术上具备优势参加过相关量的国际比对或对比对有较深入了解

a),;

在比对涉及的领域内有稳定可靠的计量基准或者计量标准其测量不确定度

b)、,

符合比对的要求

;

具有与所承担比对主导实验室工作相适应的技术能力的人员

c);

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满足要求

d)、。

主导实验室责任

5.2.2

预先估计比对的有效性设计或选择比对结果明确可靠溯源性清晰的比对

a),、、

方案并起草比对实施方案

;

2

JJF1117—2010

确定稳定可靠的传递标准及适当的传递方式

b)、;

开展前期实验包括但不限于传递标准的重复性均匀性和稳定性实验以及运

c),、

输特性实验

;

对传递标准采取必要的包装措施保证传递过程的安全

d),;

澄清或解释比对实施方案协调或解决比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监督比对实验

e),,

进程记录比对过程特别是可能引起争议和分歧的问题的处理过程

,,;

汇总参比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结果编写比对总结报告

f),,;

遵守有关比对的保密规定

)。

g

参比实验室责任

5.3

当收到比对组织者发布的比对计划时应按要求及时书面表明是否参加比对

a),;

参与比对实施方案的讨论并对所确定的比对实施方案正确理解

b),;

按比对实施方案的要求接收和交送或发运传递标准确保其安全和完整

c)(),,

如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主导实验室

,;

按照比对实施方案的进度完成比对工作并记录比对过程按时向主导实验室

d),。

上报比对原始数据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

、;

参与比对总结报告的讨论参加比对总结会及相关技术活动

e),;

遵守有关比对的保密规定

f)。

专家组

5.4

专家组成员应具备的条件

5.4.1

本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

);

a

熟悉比对相关工作

b);

办事公正有责任心

c),。

专家组责任

5.4.2

参加比对实施方案比对数据和比对总结报告的讨论

a)、;

对有争议的技术问题提出咨询意见

);

b

遵守有关比对的保密规定

c)。

6技术文件要求

比对计划申报书

6.1

比对计划申报书应详细介绍比对目的及比对能够证明的能力范围比对量及相关要

求具备的条件包括稳定可靠的传递标准比对组织者的组织能力主导实验室

、(、)、、

的技术能力符合比对条件的参比实验室数量及邀请参比实验室数量的建议初步实施

、、

方案经费预算及时间安排等

、。

申报书格式见附录

A。

比对实施方案

6.2

比对实施方案应包括如下内容

:

任务概述比对任务来源比对目的参比实验室的范围和性质

6.2.1:、、。

总体技术描述比对所针对的量及范围对比对涉及的仪器设备和环境的要

6.2.2:,、

3

JJF1117—2010

求对准确度等级或不确定度的要求

,。

实验室主导实验室和参比实验室联系人及有效联系方式

6.2.3:,。

传递标准

6.2.4

传递标准及特性描述传递标准及其附属设备与实验相关的特性的详细描述

6.2.4.1:,

包括制造商及操作所需的技术条件

传递标准的运输和使用针对传递标准的特性提出传递时所需要的特定条件

6.2.4.2:,

如防震防高温防低温等以及处理要求包括包装运输拆包安装调试校准

、、,、、、、、

等还可规定运输及保险的费用承担方

。。

传递标准的交接规定的发送接收传递标准时采取的措施及交接方式设

6.2.4.3:、。

计的传递标准交接单有关传递标准交接中的具体要求见附录

。B。

比对方式根据比对所选择的传递标准的特性和参比实验室的数量等因素确定

6.2.5:

的比对传递方式及具体传递路线或比对地点典型的比对方式图示及其说明见附录

。C。

比对日程充分考虑实验和运输中各因素的影响后确定的实验室所需的最长

:,

6.2.6

比对工作时间参比实验室的具体日程安排在安排日程时可考虑参比实验室的意见

,。。

实验方法可采用国际比对方法国际建议也可以采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

:、,

6.2.7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和程序或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推荐的方法和程序如采用

、。

其他方法和程序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在比对实施方案中给出明确详细的说明

,,、。

意外情况处理如传递标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故障的处理程序及传递标准

:

6.2.8

在某实验室比对过程中因意外发生延时等情况的处理程序

记录格式参比实验室比对实验原始记录的格式比对结果分析所需的其他信

:,

6.2.9

息必要时主导实验室向参比实验室提供规定格式的电子文件以利于后期数据的

。,

分析

报告的提交时间与方式参比实验室提交比对结果报告包括比对数据及相关

:(

6.2.10

资料的时间将报告传送至主导实验室的恰当和有效方式

),。

参比实验室提交比对结果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

6.2.11

比对结果参比实验室的装置方法等具体情况说明等文件

a),、;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并附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其评定和表述需符合

b),,

的要求

;

JJF1059

比对原始记录复印件在记录过程中更改的信息应保留其修改过程清晰可

c)(,,

辨别

)。

为了更好地进行比对结果分析可以要求参比实验室提供标准器证书的复印件

,。

比对数据处理方法参考值的确定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比对结果一致性判定

6.2.12:、

原则包括列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应考虑的主要分量给出不确定度评定原则和计算

,,

方法

常用的参考值的确定方法见附录

D。

保密规定明确规定在比对数据尚未正式公布之前所有参与比对的相关人员

6.2.13:,

均应对比对数据保密不允许出现任何数据串通不得泄露与比对数据有关的信息以

,,,

确保比对结果的公正性

4

JJF1117—2010

其他注意事项

6.2.14。

比对过程记录文件

6.3

比对实施方案所要求的比对过程记录文件如传递标准的交接实验过程和实验数

。、

据的记录以及意外情况的记录与说明等文件

,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