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880-2013 皂荚栽培技术规程

DB41/T 880-2013 Gum arabic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880-2013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25
实施日期
2014-02-25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880—2013

皂荚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GleditsiasinensisLam

2013-12-25发布2014-02-25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88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司守霞、王建、曹玲、任叔辉、刘光武、刘少华、张孟仁。

I

DB41/T880—2013

皂荚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苗木繁殖技术、栽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皂荚苗木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方法

GB/T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皂荚

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苏木科皂荚属植物,又名皂角、台树、悬刀等,在我国广泛分布。

3.2

催芽

通过机械擦伤、酸蚀、水浸、层积或其它物理、化学方法,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

4苗木繁殖技术

4.1采种和贮藏

选择树干通直,生长较快,发育良好,种子饱满的30年以上盛果期的壮龄母树,于10月中下旬种

子变为红褐色时,选择饱满的成熟皂荚采种。采种后要摊开曝晒,晒干后将荚果碾(砸)碎后,去果皮,

风选净种。种子阴干后装袋干藏。

外地调进种子的检验和检疫符合GB/T2772、GB/T7908的相关规定。

4.2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

具备灌溉条件。

1

DB41/T880—2013

4.3种子处理

4.3.1种子消毒

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h,捞出后用塑料袋密封0.5h,再用清水冲洗。

4.3.2种子催芽

4.3.2.1层积催芽

在秋末冬初将种子浸入水中,每天换1次水,7d后捞出与湿沙混合进行贮藏,经常翻动促其温湿

度均匀,次年春天置温暖处,分批筛选出露白的种子播种。

4.3.2.2水浸催芽

3月10日左右,将皂荚种子放入缸等容器内,倒入100℃开水,边倒水边搅拌直到不烫手为止,浸

泡一昼夜,用淘米法筛选出吸水膨胀的种子播种。未膨胀的种子,用上述方法连续浸种,经30d左右,

绝大多数种子可以膨胀,可直接播种或混入湿沙待露白后播种。

4.4苗期管理

4.4.1松土除草

幼苗出土期间,松土宜浅不宜深,并及时清除杂草。

4.4.2定苗

苗高6cm~10cm左右时,进行间苗定苗,株距10cm~15cm。

4.4.3施肥

苗高达10cm~20cm时,结合降雨或灌溉条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后生长季节再追肥3~4次,每

次间隔3~4周为宜,每667m2施人粪尿100kg或尿素4kg。7月后改施复合肥,每次

15kg/667m2~20kg/667m2,二至三次后停施。

4.4.4灌溉排水

苗木生长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

4.4.5大苗培育

若培育2年生以上大苗,可在秋末苗木落叶后进行第一次移植,株行距0.5m×0.5m~1m。郁闭

后隔行或隔株移植。

4.5苗木出圃

4.5.1苗木质量

除地径、苗高主要指标符合苗木质量标准外,还应保持根系的完整,不损伤根皮,不损伤顶芽,无

检疫性病虫害。皂荚苗木质量标准见表1。

2

DB41/T880—2013

表1皂荚苗木质量标准

I级苗Ⅱ级苗

地径苗高根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