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598.3-2013 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导则 第3部分:过负荷

DB51/T 1598.3-2013 Low-voltage electrical wiring fire cause identification guidelines Part 3: Overloading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51/T 1598.3-2023 |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1598.3-2013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7-18
实施日期
2013-09-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20.01

C8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598.3—2013

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导则

第3部分:过负荷

2013-07-18发布2013-09-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598.3—201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技术要求..........................................................................2

附录A(规范性附录)线路过负荷电气故障发生电气火灾原理简要分析......................6

I

DB51/T1598.3—2013

前言

DB51/T1598《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导则》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必要条件

——第2部分:短路

——第3部分:过负荷

——第4部分:接触不良

——第5部分:漏电

本部分为DB51/T1598的第3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德阳市公安消防支队、达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巴中市公安

消防支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锐、马涛、张学楷、余大波、吴程、郑效桥、杜娟、周毅飞、董绍棠、吴明

凯、李阳、井会根。

II

DB51/T1598.3—2013

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导则第3部分:过负荷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导则---低压线路过负荷电气火灾原因认定的术语、定义和

技术要求,提出了认定低压线路发生过负荷电气火灾原因的程序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低压线路过负荷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其他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907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

GB/T14107消防基本术语第二部分

GB/T16840.1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

GB16840.2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2部分:剩磁法

GB16840.4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法

GB/T27905.4火灾痕迹物证检查方法第4部分:电气线路

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DB51/T1598.1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导则第1部分:必要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5907、GB/T14107、GB50054-2011、DB51/T1598.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

准。

3.1

低压线路Lowvoltagecircuit

交流、工频1000V以下电气线路(以下简称:线路)。

3.2

线路过负荷电气火灾Firecausedbycircuits’overload

通过线路的电流超过其安全载流量,导致线路产生高温、引起绝缘层或周围可燃物燃烧造成的火灾。

线路过负荷电气故障发生电气火灾原理简要分析见附录A。

3.3

线路过负荷电气故障痕迹Electronicfaulttraceofcircuits’overload

因线路发生过负荷电气故障,在线路金属线芯、电气连接处上形成的金属熔化、熔断、金相组织发

生变化等痕迹;以及线路绝缘层形成的熔流(滴)、炭化、粘连、松驰等痕迹。

1

DB51/T1598.3—2013

4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按照DB51/T1598.1的要求,通过现场勘验、现场询问、现场实验、现场分析后,线路发生电气火

灾的必要条件得到确认。

4.2获取过负荷电气故障痕迹证据

通过重点勘验(检查)起火部位(起火点)延伸至火灾现场边缘存在的残存线路,根据DB51/T1598.1

中4.6.3的要求,获取了过负荷电气故障痕迹。

4.2.1线路外观

a)线路绝缘层因过负荷产生的高温而变色、起泡;

b)线路绝缘层内焦(橡胶绝缘内焦更为明显)、松弛、脱离,线芯暴露,地面可能发现绝缘熔滴

(而外部火烧绝缘外焦,不易滴落,将线芯抱紧);

c)线路长时间处于较强过负荷,线芯过热、绝缘层炭化;

d)其他线路外观痕迹。

4.2.2线芯特征

a)严重过负荷使线路被加热,达到其熔化温度,开始在多处熔断,形成位移和断节,铜导线还可

形成少量熔态飞溅物。铝导线在电热或外烧情况下会“断节”,前者比后者的断节均匀且分布于

全线,后者只可能产生在火烧的局部;

b)严重过负荷使整根导线被加热,达到其熔化温度时,气体从导线体沸逸形成结疤,其表面粗糙

且分布均匀,特征是比火烧、短路熔痕大(火烧也可能造成结疤,但火烧导线结疤的大小和分

布距离上不像过负荷大电流造成结疤均匀);

c)铝芯导线严重过负荷,可整条线芯过热形成流淌痕现象;

d)沿整根导线来看,形成高温大电流作用下的金相组织;

e)其他线芯特征。

4.2.3接头特征

过负荷一般整个回路线路变化程度较均匀,但在导线和导线、导线和电气设备连接处往往出现导线

老化,烧焦,老化程度比其它部位重,有时导线接头变色,闸刀开关手柄、闸牙松动,固定绝缘漆熔化,

闸刀与绝缘板接触处烤焦起泡等明显的异常高温痕迹。

4.3获取过负荷电气故障保

定制服务